钟继飞
个性化教育就是尊重每个幼儿独特的天赋、气质、秉性、兴趣,以最适合他们的方式,帮助他们形成完整、健康、充实的个性特征的过程。我园在“创意剪纸”园本课程的实践中,通过幼儿多种自主活动,拓展幼儿个性发展的自主空间,建构有利于幼儿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为提高教育品质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探索,创新
1.目标明确。以剪纸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为切入口,把艺教并存、个群相宜,激发幼儿的剪纸兴趣,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作为课程的核心目标。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制订相应的剪纸教学计划、教学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我成立了剪纸活动的研究课题组,专门聘请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李放担任指导老师,开展了幼儿剪纸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区级课题研究。通过发挥教师的群体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实践剪纸教学的理念策略,实施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体的园本研究运行机制,使幼儿喜欢剪纸、乐于表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开启智力。为建立完善有特色的课程体系,使剪纸课程开展得更为全面、科学、系统,精选本园部分教师关于剪纸教学的论文、经典教案设计等,编著了《剪出心中的天空》园本教材。
2.研发与实践互动。教师是构建具有个性特色教育的核心力量。我们坚持“探索、求实、创新”的指导思想,引导教师充分认识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是保育、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创意剪纸”课程是以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实现幼儿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要努力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临摹示范被动接受灌输为主要手段,只重视知识传递,忽略幼儿对剪纸活动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尤其忽略幼儿的情感、态度的培养的错误教育方法。建议教师做到一少三多:少一些剪纸中的直接指导,多一些观察和分析,多一些剪纸材料的支持,多一些剪纸分享时间,努力实现从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幼儿的学转变,从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向注重提高素质、开发潜能转变。在园本教研中鼓励教师自行选择教育活动内容、设计教育策略,开展“一课多研”,互相交流教学个案、教学新设计、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组织教育理论学习探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研讨撰写学术论文,促使教师成为会研究、会观察、会反思的新型教师。
3.创新教育评价机制。教育评价具有展示、激励、调节、导向等重要作用,是促进幼儿、教师、课程发展的“指挥棒”。为此,我们探索构建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育评价机制。明确教师对幼儿的评价,重在发现每个幼儿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兴趣、优势领域和潜能,并促使其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教师应以不同的成功标准衡量,并及时予以赞赏鼓励,使每个幼儿都能品尝成功的喜悦,体验成长的快乐,增强自尊心、自信心。对教师的评价,实行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质化、量化评价。评价内容涉及活动的目标、教育的内容、教师的指导、对个体差异的关注程度等,并将幼儿提问、质疑是否得到鼓励、幼儿人格是否受到尊重也列入评价范围,使教育活动更具教育性、适宜性、有效性。
二、引领,促进
1.采用主题活动、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自我管理三位一体的综合活动课程模式。教学应游戏化、故事化、小组化。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融合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课程内容,创设游戏、故事、歌谣、剪纸添画等开放性问题情境,通过时间、空间的不固定性、材料低结构性、组织形式多元化,施行趣味联想、添加等创新教法,引导幼儿用一张纸,一把剪刀,再现、复述、创编故事内容,亲身体验对某一作品的情感,自由地表达内心世界的感受,让幼儿从中获得更多方法和能力。例如用剪出的人物、动物制成有趣的皮影戏操作游戏;引导幼儿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面具打扮自己,进行表演活动。
我认为,保持“个性”是每个幼儿的权利,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全面发展”是教师的义务。因此,要支持鼓励幼儿以不同的方式学习、思考。对剪纸作品不用同一模式、同一答案抑制他们,而是鼓励、提示兴趣、能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幼儿,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进行个性化、多元化大胆探索,使每个幼儿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在“我们的家乡”这一主题活动中,让幼儿建构自己喜欢的景物、建筑、人物活动等。对认知能力较强的幼儿,注重生生互动,采用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幼儿多质疑。对认知能力较弱的幼儿,注重师生互动,鼓励支持幼儿敢于表现,让幼儿在小步递进中达到目标,从而培养乐观、开朗、大胆、自信的个性,使他们都获得具有个性的发展。
2.施行快乐教育。应创造优美、生动、富有情趣、具有感染力的环境。我们在每层楼的走廊设置剪纸风采栏,张贴幼儿剪贴画、撕贴画、单色、双色剪纸等不同形式的作品,楼梯两侧也挂着师生精美的获奖剪纸作品,让全园师生及家长欣赏和品评。每一个班级还设置了不同自主性游戏区,有“剪纸乐”、“巧手屋”等,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要求教师在开展生成的剪纸活动时,尽可能融入幼儿经历过的生活素材,通过图片、头饰、面具、手偶等直观教具、感知材料,幼儿在熟悉的环境、愉悦的回忆中,再现有意义的生活。让幼儿依据最喜欢、最想要表现的内容,充分参与活动和感知,获得学习事物的方法和能力,直接感受、触摸真实的美,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幼儿学习剪纸的兴趣和效果,把“要我剪”变为“我要剪”,在享受学习的快乐中学会求知,在富有情趣、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里,不断提高观察分析、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能力。
3.优化教育资源。我们在开发园本课程的过程中,把挖掘个性化、多样化的乡土资源作为重要内容,搜集了绍兴“酒乡”、“桥乡”等历史文化资料,组织主题性的剪纸活动,给幼儿提供多元文化信息,让幼儿在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文化环境中开阔视野,增进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发展自己的潜能,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价值意识、合作意识。把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纳入创意剪纸中,邀请不同职业、文化背景的家长参与剪纸活动材料、内容准备策划,每月开展一次家园剪纸分享活动,让幼儿带着剪纸主题内容回家与家长一起讨论,共同合作完成剪纸作品,再回园交流。将幼儿作品、点滴进步记录及老师的评价结果等资料制作成册,增进幼儿及家长对创意剪纸课程的理解和兴趣。我们还经常精选借鉴优秀幼儿读物、幼教杂志、幼教网的相关内容经验,丰富剪纸活动内容,增强剪纸教学质量成效,从而推进教学内容园本化、教学资源园本化、教学方式园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