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新路促老区“永新”

2012-04-29 00:44郭铁
民生周刊 2012年25期
关键词:永新县桑蚕蚕茧

郭铁

永新县地处湘赣边界,古称“吴头楚尾”,属江西省吉安市辖区范围。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永新人忠勇信义的性格,有41位开国将军从这里走出。作为革命老区县,“三湾改编”、“龙源口大捷”、“贺子珍故里”等历史故事和遗迹为永新人所津津乐道。

生态好、历史红、人文盛的永新,没有成为工业强县、经济强县。然而,作为永新的惠农经济、惠农文化却搞得有声有色。桑蚕养殖、农民剧团、联防自治,已成为永新地域的三张新名片,缔造着“不旧”永新。

惠农:桑蚕养殖

6月上旬,位于永新县石桥镇长溪村的桑蚕养殖基地已空空如也。在每间蚕房,零星还可以看到桑蚕作茧用的蚕蔟。而养殖基地外,去年种下的180亩新桑长势正旺。

春蚕养殖已在5月下旬结束,而夏蚕养殖即将在6月中旬开始。“你来的时间不巧。”长溪村党支部书记刘生先说。

在地理条件方面,永新县地形以山丘为主,耕地面积只有37.3万亩。目前,蚕桑占永新县所有种植面积不足一成,但其综合产值却占到整个农作物产值的30%,与粮油、蔬菜并称为永新三大农业主导产业。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种桑养蚕所需劳动量较小,全年春、夏、早秋、中秋、晚秋5个蚕期约120天,因此符合永新县现有的劳动力状况。

永新县委办公室李小山算了一笔账:种植水稻每年每亩产值大约为1300元,除去化肥、农药等硬性支出,纯产值约为1000元。种桑养蚕,每亩产值约4600元,除去成本,亩产值为3800元。

“这还不包括种桑的附加值。在桑园内可以套种花生、大豆、蔬菜、竹荪等经济作物,每亩可增收1000—1400元。”

丰厚的经济效益使农民尝到了甜头。在1994年时,永新的蚕桑种植达到了5万亩峰值。然而,跟风种植的后果,是蚕茧、蚕丝价格的暴跌。

为了保障蚕农的利益,永新县政府启动了保护价收购政策。“现在蚕茧的市场收购价格是每斤15元,而我们的保护价格是18元。如果以后市场价格超过18元,县里的收购价格也随行就市。”永新县委副书记娄致文说。

在长溪村的桑蚕养殖基地,记者看到,旧有的草蔟用稻草编扎而成,上边粘有黄色的蚕丝;不远处,新的方格蔟也在晾晒,上边的蚕丝却是乳白色的。

据技术人员介绍,草蔟结出的蚕茧品质不高,丝质不纯,影响价格。方格簇能提高茧的解水率,提升蚕茧质量。

桑蚕养殖技术难度高,需要随时调节温度和湿度,且不能打农药。因此,从购买蚕种到养殖销售,永新县蚕桑办的技术人员参与到了各个环节。

农民买种,是蚕桑办下拨的高产蚕种;农民养蚕,有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农民卖茧,全县设有10多个收购点,由技术人员亲自为蚕茧质量把关、定价。收购后的蚕茧将运到县内两家缫丝、丝锦企业进行抽丝加工,最后制成蚕丝被在市场销售。整个蚕丝产业链在永新境内就可以完成。

如今,永新全县桑园种植面积达3.16万亩。娄致文认为,这已基本达到一个合理的种植规模。“种桑养蚕虽然比不上工业产值,却是实实在在的惠农经济。”

乐农:农民剧团

刘姓是永新县石桥镇樟枧村的大姓。用以供奉祖宗荫德的“刘氏家庙”,述说着一位明朝二品官员的丰功伟绩。如今,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徽派建筑,其外表的装饰早已褪色,但迈进祠堂,里面却大有文章。

在这座占地百余平米、高比三层楼的老式祠堂里,跨过门堂,经过天井,一幅数米高的祖先画像巍然而立。有趣的是,在这常人认为庄严肃穆的地方,几位年岁较长的村民却在祖宗面前打起了麻将。

石桥镇镇长谭子沛说,这所宗堂既是古村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全村的文化载体。除举行重大会议外,这里成了全村人的文娱场所。当然,它也是樟枧村老年协会、诗词协会和农民剧团的活动场地。

2002年,40岁的刘小兰和全村十多个“文艺骨干”一起办了件大事——成立农民剧团。“在这之前就有表演,只不过在2002年时有了组织。”

刘小兰介绍,农民剧团的演员多为四五十岁的村民。由于青壮劳力大都外出打工,因此留守的老人、妇女们就自编、自导、自演了许多文艺节目。歌舞、腰鼓、小品……表演方式不拘一格;只要有心加入,剧团门槛也不设限。

据永新县文化部门统计,全县类似的农民剧团有46个,农民演员800多人,如田味村的“红土情”、白鹭村的“农家美”、白堡村的“好日子”等,成为永新县的一大文化特色。

“为了支持农民剧团的发展,政府鼓励演员们走出村子,到县里演出。演出涉及的场地、路费、服装等问题都由政府解决,农民没有任何负担。”娄致文说。

目前,这些农民剧团已经在城乡巡回演出1400多场,观众达12万人次。2006年,刘小兰所在的农民剧团,凭借特色的腰鼓表演,一举拿下了全县农民剧团表演赛的冠军。

除了农民剧团,樟枧村还成立了诗词协会。会长刘松现已69岁,在剧团舞台旁边,他指着墙上的毛笔书法说,“这些都是我们的作品。”尽管目前协会仅有8名成员,且都是小学、初中文化,但却丝毫没有减少这位老人的创作热情。

“我们写的律诗也讲究平仄。”刘松和会员们的学习方式是,几个人坐下来互相品评作品,然后修改,并请镇村干部做评判,最后将成熟的作品挂在宗堂里展览。如今,诗词协会与农民剧团一起,成了樟枧村的两大文化名片。

安民:联防自治

永新县地处湘赣两省五县一市交界处,流动人口多,加之“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地貌特征,使得全县的社会治安环境尤为复杂。

据娄致文介绍,尽管永新人以“忠勇信义”的性格闻名,但也正是这种性格,使得永新人有时容易意气用事。全县农村人口多达40万,邻里纠纷、权属之争时有发生。“信访不信法”,一度成为村民解决矛盾冲突的极端做法。

为解决农村社会管理这一难题,永新县从2009年5月开始,在各个村里建立了“十户联防”机制,将相邻的10户村民组织起来,划分成联防小组。

2011年,永新县发案率比照2010年和2009年分别下降10.8%和4.6%,破案率分别上升3.6%和2.8%。从2009年至2011年,永新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县”。

牛军林是永新县才丰乡龙安村联防队的一名成员,除进田务农外,他每天必做的工作就是在村里巡逻,对潜在的治安隐患进行排查。看到小孩在河边独自玩耍,牛军林会立即劝导孩子回家或及时通知家长;看到谁家的牛走出了村子,他就把牛牵回并提醒主人仔细看管。巡逻内容微小琐碎,却无不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

除联防队外,永新县还启用了各个村的“五老”人员(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劳模),成立了调解小组。今年4月,象形乡合心村的老年活动室里举行了一场“五老”家庭调解会。调解员是退休老教师龙溪章,而他要面对的,则是一个无人赡养的老人和他的6个儿子。

在认真听取每个家庭的陈述后,龙溪章让老人和孩子们进行了现场对话,并对大家的处境和过错进行了分析调解。最后,龙溪章终于做通了6个儿子、儿媳的工作,使老人从牛棚搬回了儿子家。

而无论联防队员,还是“五老”人员,除政府偶尔颁发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外,一概分文不取。“我不觉得委屈,也没觉得累,即使没做联防队员,我也会做这些工作。”牛军林说。

猜你喜欢
永新县桑蚕蚕茧
咬破死亡的蚕茧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夏秋用双限性桑蚕品种“蜀芳×川白”的育成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永新县初中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桑蚕 广西“天虫”占全国半壁江山
永新县晚稻新品种展示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