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功能及有效途径

2012-04-29 00:13杨爱丽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28期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高校

杨爱丽

摘?要: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为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其教育内容的隐含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等特征弥补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本文旨在探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同时,阐述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特殊功能?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0(a)-0248-02

探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式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是目前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而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深入和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有其特殊的教育功能。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是指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将教育的意向、目的隐藏到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特定的活动形式中,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内容,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1]。

1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受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影响,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之而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当代学生对传统的、正规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和排斥情绪,并且一些学生存在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就需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辅助作用。

1.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当今高校学生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主体意识强烈、思维活跃、感触敏锐、情绪波动显著等特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他们个性张扬、差异明显的思想品德发展要求。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内容寓于多种形式中,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出现,比较容易消除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以及对教育本身的抵触感情绪,使学生在宽松、自由、愉快的环境氛围中受到教育,满足了他们成为平等、独立、自主的个体并在教育过程中成为主体的愿望,也激发了他们自觉参与教育活动的意识。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而教育信息容易被接受。

1.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开启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属于固定的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计划性、目的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局限,将触角和思路拓展到学校的各个领域,凝聚融合了学校所有的教育因素、教育途径、教育力量,利用高校的全部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启了新的工作思路。

1.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2]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场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的关键。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激发学生的首创精神,特别注重突出了学生的人性化、生活化的理念。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教育更加贴近了学生的心理、学习和生活。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我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2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教育功能

2.1改善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时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和制约接受的态度,从而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如果受教育者以愉悦的心态接受教育,会促使其对教育活动持一种积极的态度,愿意接受教育,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相反,如果受教育者以冷淡、烦闷的心态接受教育,就会对教育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抵制的态度,达不到教育目的。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居高临下的权威式的训导,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更回避明显的强加意图和声色俱厉的批评指责,因此避免学生对教育活动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相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注重营造宽松、自由、愉快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

2.2激发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和热情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的内心要求。”

当代大学生喜欢独立思考,厌恶观念强加;主张自主判断,排斥被动接受;倡导多元化的理论获取,反对单一性的理论灌输。任何命令和要求只有他们真正从心底认可才能使他们心悦诚服,从而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恰恰淡化了他们被动接受教育的角色意识,赋予他们更多的空间和自由选择权利,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参与动力和热情。

2.3强化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和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关键是将教育者所传授的政治思想观念内化为受教者自身的政治思想观念,进而转化为适当得体的行为方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意图隐藏在友好、无拘无束的氛围中,这样受教育者比较乐于接受教育者的思想,容易达到教育的预期目的。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隐蔽的方式巧妙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通过不断内化,自觉地指导、规范他们的日常言行,进而为今后他们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3.1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人格是指个人的思想、品德、尊严、价值、学识和能力的总和。教师的人格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对教师的观察、理解和模仿而获得。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情操、坦荡的胸怀、正直的为人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受到感染和熏陶。[3]

教师应该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力求教育形式生动、活泼、新颖,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建立师生之间时时相亲,事事相亲的新型师生关系,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巨大的育人功能。

3.2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对内集中体现为育人气候,对外向社会树立一种学校形象的特殊文化,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新课题。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这些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环境提供丰富的载体资源。高校应通过校园(公寓、宿舍)文化、大学(公寓)精神、校园建设、社区(公寓)的精神文明建设,努力营造文明幽雅的生活环境、团结互助的和谐氛围、进取创新的精神风貌,形成一个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3.3注重校园网络建设,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特别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学习、科研、娱乐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网络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主动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高校应该利用校园网络优势和大学生开展平等的对话,针对大学生中的不良思想,开展民主、互动的思想交流,帮助他们及时扭转消极的、错误的观点和立场,形成积极的、正确的思想和观念。

3.4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交叉并举

长期以来,显性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采用的教育手段,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显性教育固有的一些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亟待解决。隐性教育恰恰克服了显性教育的不足,在应用中教育者的教育意图、目的,受教育者一般感受不到,这样能够避免受教育者的逆反情绪[4]。因此,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应该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交叉并举,达到相互促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了解学生的需求,采用既办实事又讲道理的方法,在积极倡导“两课”教育活动的同时,积极探索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实效,就必须立足于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优良作风,给予学生更好的生活启迪和人生指导。只要我们高校的教育者充分意识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建设和利用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养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职君利.陈晓鹤,叶云.论高校应进一步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J].陕西教育,2009(7).

[2]贾丽敏.浅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4).

[3]于玉娟.试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6).

[4]方见粉.浅谈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实现途径[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猜你喜欢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高校
浅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