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翠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
摘要《论语》的教育管理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仁道思想对于我们现代的教育管理思想启发较大,思考深刻。所以教育管理者在管理中要注重吸收孔子管理思想的精髓,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关键字《论语》;孔子;教育管理
当代重读《论语》,研究孔子的教育管理思想,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管理经验,这将对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的管理者们,热衷于引进西方的管理模式,但是忽视了管理过程中“人”这一重要的质化因素。行为学的先驱者梅奥的霍桑试验对我们科学管理中如何做好人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后西方的管理模式中,也开始重视人的重要作用。我国的国家政策“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等思想也深深体现出现代社会对人的重视和人性化的追求和探寻,企图从各个领域体现人的价值。重视量化研究的西方研究的视角也从“人”的失落转向“人”的复归,在教育管理这个人性色彩密布的领域也不可避免的关注“人”这一重要的质化因素。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虽然封建思想严重,集权制,世袭制等治国的社会里,“人”这一主线也贯穿始终。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中表现的更为明显。作为儒家文化的开山巨著——《论语》,为我们今天的教育管理者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管理思想。下面笔者从宏观角度阐述《论语》中的几点教育管理思想以及对现代社会的教育管理者的启示和思考。
一、“人性可塑”——管理的理论基础
儒家的人性可塑论的突出特点就是提倡管理不仅是对人性的塑造过程,也是对人性的适应过程。《论语》中人性可塑论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的“仁”的思想,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作为私学的创办者和直接管理者,已经具备了朦胧的教育目标管理思想,即“天下有道”的管理目标。《论语》中又进一步提出了人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因为人性是可塑的,这里就很自然的追溯到孔子主张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这肯定了人性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是可以塑造的,人性的这种可塑造性,对人的管理提供了可能。反思《论语》的人性塑造论的思想,难免感触至深。作为新时代的教育管理者,在采用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和创新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承认自己的管理对象是有灵动思想的人,是学生,是活泼开朗,思维活跃,有个性和可塑性的青少年群体,塑造如何,至恶还是至善,管理扮演必不可缺少的角色。教育管理者应该更多关注其道德提升,人性塑造和品格发展,而不同于其他管理,不能过分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教育行业究其实质是服务行业,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服务,教育管理只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宏观的方面调控和指引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管理者在进行管理工作时首先必须要关注人性,关注学生的价值和可塑性。
二、“修己安人”——管理的素质要求
《论语》中对管理者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修己安人”,“修己”是管理者的自我管理,通过“修己”以达到“安人”的目的,所以在教育管理中对管理者的要求也是一样的,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即所谓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教育管理者在教育组织管理中不是盲从规章制度或依靠赋予的职位权威滥用权力,而是应该在榜样模范中影响自己的团队或管理对象。“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论语·里仁》)教育管理者要注重自身修养的重要性,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为学生做表率,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管理合力。因此,一个品质高尚的教育管理者本身就具有典范和威慑作用,而品质低劣,即便有再大的能力也恐怕是无济于事的。“修己”的实质就是提高内在的道德修养,即使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忠、恕、孝、慈、悌、信对于我们的教育管理仍然有着现实的意义。教育管理者的素养,模仿作用与管理水平和管理绩效直接或间接相关,所以现在的学校或行政教育管理者都要起到“领头羊”的作用,通过自己的模范力量和人格魅力去影响管理对象。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和强制,做到人性化管理,模范感化带动。
三、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基层管理
孔子的思想自始至终也贯穿了一种细节管理,基层管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重视家庭,即“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并且,社会的和谐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层组织的和睦和有序构成的。因此在教育管理体系中,只有各个基层部门的工作做好,学校才可以稳定发展。学校的发展是由各个部门的工作成绩共同促成的,教育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基层工作,根基不稳怎能造出坚固结实的房屋?相应的基层管理工作开展不够活跃,完善,何谈高层管理和运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育管理者一定要从基层抓起,要体察基层的学生和教师的心声,只有融入他们,用心倾听他们的声音,用情打动他们的言行,才会和他们血肉相连,打成一片,更容易获得教师学生的认同和支持,有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春秋)孔丘 《论语》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11.
[3]赵九运.孔子管理思想论———《论语》新探[J].甘肃社会科学, 1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