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茂 张世萍
摘要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以反理性、反权威、反中心为特征,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主张平等、对话;注重良好情感的培养;倡导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看,儿童道德教育应是一种通过日常生活培养“有道德”的人的教育;儿童道德教育的重点应是儿童道德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儿童;道德教育
从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古代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德育;在近代,德育和体育、智育、美育等共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历史上,道德教育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17世纪著名的教育家洛克认为培养绅士应首先进行德育;18世纪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完善的道德品质,成为“真正善良”的人;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威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养成品德;20世纪永恒主义教育代表的倡导者赫钦斯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道德教育推动人性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整个教育发展史上人们都非常重视道德教育。
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身心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儿童道德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儿童道德教育的实施中,人们通常将外在的社会目的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唯一目的;将课堂教学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唯一场所;将道德知识的掌握作为儿童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由此造成了儿童道德教育“空”、“假”、“大”的现象。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社会诸多问题进行“否定”和“批判”的基础上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主张平等、对话;注重良好情感的培养;倡导教育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一、儿童道德教育的目的——使儿童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的最终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我国的传统道德教育强调以社会为本位,注重人们对规则的遵守和权威的服从。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儿童道德教育强调应将儿童培养成“合道德”的人。这样的德育目的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道德应该是儿童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儿童的自主精神在道德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后现代主义非常重视人的主体性,认为儿童道德教育的主体应是儿童本身。基于此,儿童道德教育的目的应是培养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样的人不但会遵守相应的社会规则、维护合理的社会秩序,还会追求主体内在精神的发展,让儿童真正成为一个社会人。
二、儿童道德教育的途径——日常生活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主义存在很多弊端,其中从教育方面来看最大的弊端之一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脱离,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脱离在道德教育中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儿童道德教育面临的最主要的困境就是道德教育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相脱离,人们往往将道德教育的场所定位于学校课堂的理论说教,而忽视日常生活中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由此造成了道德教育对儿童的影响“课堂+日常生活=0”的现象。
道德从其本性来说是实践的。首先,马克思哲学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得以产生的基础是物质生活。其次,道德是在人的相互交往中产生的,没有人之间的交往就没有道德。正如爱尔维修所言“如果我生在一个孤岛上,孓然一身,我的生活中就没有什么罪恶和道德了。”道德的实践本性要求应在日常生活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因此,应使道德教育的场所从单一关注课堂的道德理论转变到关注儿童日常生活中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和家长应以儿童的生活世界为基础,在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使儿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道德的人。
三、儿童道德教育的重点——道德情感的培养
道德情感是人在处理相互道德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行为时,因自身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作为德育主体的人不是一种静止的、孤立的存在,而是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存在和发展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儿童作为独立的个体,是“自然人”和“社会人”的相互统一,是儿童道德教育的主体,儿童道德教育应该关注儿童的情感和儿童的活动。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儿童道德教育中都存在“知德”必然“行善”的误区,儿童道德情感受到人们的忽视。在中国,从先秦时期的“以理节情”到唐汉的“以理抑情”,再到宋明理学的“以理灭情”,使得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在总体上呈现出强烈的推理倾向。五四新文化运动使得“道德不在情欲之外”的道德观被大力宣传,但由于传统道德观念和西方工具理性的影响,情感性道德观念仍未从真正意义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实际的道德教育中仍以道德知识的接受为主,忽略道德情感的培养。从现行的道德教育实践来看,“道德投入”与“道德产出”存在明显的失衡,就其原因主要是道德教育中存在明显的重理性知识传授,轻道德情感培养的倾向。重视人的情感培养的后现代主义认为道德教育中应关注到人的存在,道德应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的,道德教育中应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
儿童的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道德教育中应注重发挥儿童的主体性,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让儿童真正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
参考文献:
[1] 冯雪红. 关于对我国教育中德育地位的考察[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117~120.
[2] 戚万学等著.道德学习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7).121.
[3] 乔建中等著.道德教育的情绪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