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赴武汉调研,在六省经济座谈会上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一时间,稳增长成为热门词,随后全方位的刺激政策扑面而来、全面开花。
从家电再下乡到汽车节能补贴,从温州金融改革到鼓励民资参与铁路、市政、能源等领域建设,从节能环保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从七大经济产业规划出台,到发改委急速扩大项目审批数量……各大部委的政策纷纷扬眉出鞘,其内容囊括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 投资、消费和出口。
经济向下,政策向上。一年多来的经济下行趋势,遇上稳增长的基调,能否跳出“雾里看花”的阴霾?此尚方宝剑能否救市?
有数据表明:今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批准项目328个,是去年同期的两倍;5月的批准项目达到241个。
大量项目的屡屡获批,引发了市场无限遐想,尽管发改委明确表示,不会重复2008年的大规模投资计划,但4万亿引发的后续阵痛,还是让人们记忆犹新。国际上,某些金融机构不免惊呼:新版4万亿救市卷土重来。
著名经济学家吴晓求对此深表担忧:“因为地方政府有很大的冲动,能要到发改委的批文,就是领导的业绩。短期来看,也能带动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对中国经济的消极作用大大超过短期的刺激作用。”
况且,眼下的市场低迷比起2008年要错综复杂的多。能否改变过度依赖政府主导投资的增长模式?能否真正启动民间金融?能否使稳增长与调结构并举?能否将结构性减税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诸多问题在“十八大”前夕浮出水面,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两年前的保增长,到如今的稳增长,坊间的些许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从GDP连续五个季度放缓趋势来看,下行压力有增无减。无论是用电量、信贷、工业企业利润,还是汇丰PMI都处在快速下滑状态,外需更是不断恶化,就业呈现38个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糟糕的是,上次只是单纯的经济下滑,这一次导致的货币危机,引发了金融市场的不小震荡。
更多的担心,还是原本“十二五”期间逐年上马的项目,一下子集中提前到眼前,蜂拥而上带来的低效与浪费,显而易见。抽丝剥茧,不难看出,如今似乎打开的民资准入,“参股可以,控股不行”的开放模式,民间资本很难接受。而温州金融改革,至今没转一个小贷银行。更不要说,那些不减行政开支的减税……迄今为止,依然语焉不详。
实际上,中国市场缺乏一个明确的、可实施的顶层设计。
如何摆脱经济减速、宏观调控、投资过热的怪圈?政府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而 “走慢点、走稳点”应该成为顺利进入下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有效途径和基本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