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探索

2012-04-29 15:33陈玉霞
考试周刊 2012年29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

陈玉霞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现状,从三段式模块教学的构建、师资设置、教学方式、实训等方面入手,分析“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途径,旨在完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有效实现职业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高职“工学结合”模式商务英语职业能力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正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采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在将来工作中需要的应用能力为目标。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新教育观念,使该专业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是许多专家和同行关注的话题。

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英语语言专业和商务知识应用专业的整合,培养学生的英语基本应用能力和商务运作及管理能力。

作为我国高职院校的新兴专业,目前的商务英语专业还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粗略地分为四种基本模式:“英语+商务知识”模式、“商务英语”模式、“英语+汉语商务课程”模式及“英语+商务专业方向”模式。从以上设置模式实施中,调查显示,每个模式的实施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加强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商务知识的能力培养;或注重了商务知识的系统学习,但学生的语言能力往往过于薄弱。总之,纯语言性的课程缺乏商务背景,不利于学生将语言与商务知识和技能相融合;而纯粹的商务理论知识,也不利于对学生的特殊用途英语水平的培养。

对于目前我国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来说,我认为应强调职业性的发展,强调以工作实践为导向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整合,有利于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

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

“三段式模块化”课程模式要求整合商务和语言课程模块,形成具有一定系统性的课程设置,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特色。

1.EGP模块即基础阶段教学模块

高职的商务英语课程可分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普通通用英语)指的是典型的语言教学课程。学生学习是为了掌握英语语言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商务英语初级阶段,即EGP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向学生讲授英语语言的普遍现象,训练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为学生进入提高阶段的学习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调查表明: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基础阶段开设通用英语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写作等。由于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入学成绩不高,多数学生存在语言基本功不扎实,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因此,在此阶段的商务英语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认知策略的培养,为后期获得职业知识和培养能力,以及培养职业拓展能力打好基础。

2.ESP模块即专业英语模块

著名的语言学家Halliday认为,专门用途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

所有的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按照学习目的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为了职业需要(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简称EOP),二是为了学术研究需要(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AP)。

商务英语高级阶段,即ESP阶段的教学是指专门用途商务英语教学,即与各专业相关的专业英语教学,为以后学生进行与专业有关的国际商务活动做准备。调查表明:大多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在高级阶段阶段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有:剑桥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函电写作、外贸单证、国际贸易实务、报关实务等。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普适性的商务应用和操作技能。该模块以语言能力模块为基础,旨在帮助学生熟悉国际贸易政策和进出口业务流程。

在上述EGP和ESP教学过程中,为了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对于偏理论型课程以案例分析和理论讲解为主开展教学,也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以情景化体验方式为主展开互动教学。

3.EOP模块即职业英语模块

对于目前我国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来说,强调专业性的发展,强调以工作实践为导向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整合,在EGP及ESP的教学模块上加入EOP教学模块,将英语语言、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融合交互发生作用,这是工学结合的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EOP模式以未来职业需求和自身学习需求为基础,既考虑到职业岗位的不同性,又考虑到学习者水平的差异性,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职业范围内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

职场英语模块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要有特定的学习目的;二是有特定的教学内容。EOP的教学内容要贴近专门的行业,并与工作实践和行业标准相联系,使学生在进行语言技能训练的时候就像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真正体现学以致用的理念。依据岗位工作任务设计专业拓展课程:文秘英语、宾馆英语、会展英语、商务英语谈判与礼仪、报关报检实务、跟单实务、市场营销策略,这些课程具有针对性、适应性、目标性。在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贯彻EOP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提倡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中心的教学资源,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任务,达到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在EOP模块阶段,针对社会职业岗位对英语的不同要求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培养目标,重点强化职业岗位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EOP模式下,所有的教材内容、学习材料和教学活动都应该是与专业相关的真实内容加上真实任务。在教学中以“情景教学”为基础,重在实践。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中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课程目标制定以实际场景和岗位要求为依据,最终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分段式实施模块化课程体系,创建“岗、课、证”融通

根据职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在模块化课程体系下,注重各个模块化知识和技能的融通、组合,形成文化素质、专业基础、专业方向、技能拓展的特色模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互相支撑。

在EGP模块阶段,强调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重视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在ESP模块阶段,突出口、笔译和进出口业务操练。在EOP阶段,开展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融语言操练与业务处理为一体。在各个模块的实施过程中,注重基础阶段英语与高级阶段英语的知识衔接及在高级阶段中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循序形成和巩固拓展,从而充分体现语言与专业方向、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应充分考虑各自院校的具体情况,确立相应的岗位培养方向如:贸易、文秘、翻译、旅游等;并将相应岗位的教学内容与国际商务考试所涵盖的职业资格认证内容相结合,实现课证融通。在三个模块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及培养方向,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注重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考取大学英语(CET)四、六级证书。在高级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根据专业培养方向,考取相应的证书,如:英语导游证、中级涉外文秘资格证书、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商务英语(BEC)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翻译证书。这些专业资格证书以商务活动、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为依据,是大学生达到职业水平的凭证。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改革教学考核手段

1.师资建设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建立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高职院校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加强专业教师团队的“双师结构”建设,完善教师知识能力结构,建设一支能够胜任语言教学、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满足专业教学和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我国目前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教师大多数由英语教育及英语语言类专业毕业的教师授课,他们的英语水平较高,但是知识结构单一,对商务知识了解不多,在教学中往往偏重于语言本身的教学。首先,应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到高校进修,不断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到相关的企业单位有计划地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其次,应针对专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组建教学团队,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建立语言、贸易和商务文秘、旅游等方向的教学团队,由骨干教师负责该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建设。通过团队的配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明确学生能力的培养方向,达到强化学生的某种职业能力的目的。

师资培训应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和制定培养制度,构成在职教师个性化、终身化的培养体系。通过培训,教师能更新观念,获取最新信息,了解市场对学生未来岗位的需求,具备把语言教学与行业技能相结合的能力。

2.考核方式及手段

在商务英语的考试评价方式上,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成绩考核采取期中期末笔试的方式,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忽视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对基本语言技能的掌握,忽略对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考核。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评价应该采取多元化手段,改变以往的考试模式,不再以笔试为唯一的考核标准。首先,可以利用试卷考查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对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语言的能力考查可以采用口试、问卷、主题答辩、情景模拟等教学考核手段,不仅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而且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考核主体要多样化,对学生的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结合的方式,并结合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根据职场的特点设计多方位、立体式的考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表现。最后,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结果及时查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使职业教育教学更贴近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四、开展“任务导向”课程改革

目前高职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普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拘泥于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课,忽视学生的参与与互动。教师依旧采用“说教式”、“翻译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词汇、语法、翻译等知识的讲授,忽视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应运用“任务导向”推动课程改革。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职业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商务职业情境教学,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教学模式单一死板,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通过任务型教学法,能真正体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高职类院校应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要提供岗位实务训练和仿真实训,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现场作业的实际知识与技能。根据课程体系的模块,校内实训课程,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项目式情景教学设计学习场景和学习任务。建立校内语言实验室、商务模拟室,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商务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融合商务英语、贸易流程、国际商务会展等岗位一线中,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与真实环境下进行职业规范化训练,培养学生从事和胜任相应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可采用校企共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宗旨,学校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如:外贸公式、行业协会、会展中心、政府部门等建立与本专业群相关的稳定的实习基地。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实现就业为导向的,因此,尤其要加强毕业前的顶岗实习,部分专业课的技能项目,可利用顶岗实训的模式。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岗位能力项目学习和实训,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参加企业的工作。通过实训,学生能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及对工作过程的了解,从而培养职业技能。

六、结语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注重基于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建设,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树立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荣.构建高职高职英语教学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0,(2).

[2]李绍杰.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的设置模式和教学方法[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2).

[3]钱立武.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EOP教学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4).

[4]武雯敏.商务英语学科建设ESP+EGP框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基金项目: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1年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科研项目“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高职英语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2011B44)。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工学结合模式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