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名人图书馆的发展模式研究

2012-04-29 15:16:43姬秀丽
现代情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发展前景

姬秀丽

〔摘 要〕针对我国名人图书馆迅速发展的现状,按照建馆方式,现有名人图书馆的发展模式可以划分出慈善组织和知名人士捐助建馆、依托普通图书馆的“馆中之馆”和经政府批准为著名人物建立的纪念图书馆等3种基本类型。在对各种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基于社会的强烈需求,未来名人图书馆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名人图书馆;发展模式;发展前景

名人图书馆就是以名人名字命名的图书馆,这里的“名人”是指各行各业中能力崇高而备受景仰的人物。我国早在宋代就有为每一位皇帝建一座档案阁的制度,这可以说是我国名人图书馆的雏形。真正意义上的名人图书馆作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上个世纪初,如松坡图书馆、明复图书馆、木斋图书馆、东原图书馆等。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变迁,目前全国各地分布着300余所名人图书馆。按照建馆方式,可将名人图书馆的发展模式划分出3种基本类型:

1 慈善组织和知名人士捐助建馆模式

慈善组织和知名人士对于图书馆的捐助主要包括捐资和赠书等内容,根据捐助主体的不同,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海外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和港澳台同胞、华侨捐助建馆;二是国内知识精英和基金会捐助建馆。

1.1 海外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和港澳台同胞、华侨捐助建馆海外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和港澳台同胞、华侨等长期关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香港著名慈善家邵逸夫。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基金本着“雪中送炭”的宗旨,配合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与教育部合作,在大学、中学、小学等各类学校捐资建立的“邵逸夫图书馆”就已经有100余所。此外,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朱敬文先生成立的“朱敬文教育基金会”,随着祖国大陆的开放及发展把目光转向祖国大陆高等学府,先后在6所高校捐建了“敬文图书馆”。其他类似的还有李达三图书馆、霍英东图书馆、曾宪梓图书馆和李常盛图书馆等等。这些图书馆都是以捐资者本人的名字命名的。还有些图书馆是遵照捐资人的意愿,以其亲属名字命名。如美籍华人唐仲英先生先后在江苏省吴江市盛泽中学和苏州大学捐资建“炳麟图书馆”,以纪念父亲唐炳麟先生。香港著名的实业家包玉刚先生在上海交通大学捐资建立的以其父亲名字命名的包兆龙图书馆等。

美国健华社是美国加州的一批华人华侨自发组建的一个民间组织,其宗旨是号召海外华侨捐助祖国大陆老、少、边、穷地区建立图书馆,截至到2010年已捐建了118所图书馆,116所以捐赠人的名字命名。

在对图书馆的多年支持中,海外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和港澳同胞、华侨等已有成熟的运作机制,即严格与规范的申请和批准程序以及命名的具体规定,如香港邵逸夫基金向内地教育事业赠款项目管理办法(2007年10月修订)中明确规定:“获得邵氏基金赠款建设的各类项目,其建筑物均以邵逸夫先生的名字命名”。

1.2 国内的知识精英和基金会捐助建馆

近年来,随着慈善意识的增强,国内的知识精英也开始关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2003年12月,我国知名的书画家、楹联艺术家沈左尧先生倾其所藏艺术珍品捐赠给湖州师范学院图书馆,学校遂将图书馆命名为“沈左尧图书馆”。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发后,国学大师季羡林,为支持四川省雅安市图书馆重建捐款20万元,该馆命名为“季羡林图书馆”。2009年8月,由知名学者和作家余秋雨捐助图书、设备重建的都江堰市3所学校图书馆全部落成,并命名为“秋雨图书馆”。

1.3 慈善组织和知名人士捐助建馆模式分析

这是我国名人图书馆的主要模式,占现有名人图书馆的2/3强,海外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和港澳台同胞、华侨等私人个体是这种模式的绝对投资主体,他们出于眷恋故土,报效祖国,长期关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由他们捐助建立的名人图书馆遍布中国大地。这种模式的重要特点是捐助组织和个人只出捐赠建馆资金、图书或设备等,具体的运营则交由地方政府或学校负责,图书馆以捐助者的名字命名。

中国古人认为青史留名的主要途径有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图书馆以捐资者名字命名,主要体现了对捐助者的诚挚谢意和尊重,也是对捐助者本人德行的宣传,这种做法可以大大鼓励捐助者的积极性。研究民间力量建设图书馆的著名图书馆学者王子舟提出今后的图书馆法与地方法规、个体图书馆章程中,应该尽量细化、具体化某些鼓励条款,其中包括:对捐建图书馆馆舍的,除了对捐助者进行表彰和奖励外,可以允许捐助者使用其名称为所建图书馆冠名,以作永久纪念。这种模式在推动民间力量捐助图书馆方面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但这种模式的名人图书馆多不重视与命名对象有关的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等工作,缺少发扬名人精神,弘扬名人文化的具体内涵,除命名方式不同外,其功能任务无异于普通图书馆。

2 依托传统图书馆的“馆中之馆”模式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出现在中国,人们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为谋求自身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环境,图书馆不约而同地在“特色”方面寻找突破口,出现了一批以收藏名人资源为特色,以名人名字命名的图书馆。这种名人图书馆多采用“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的工作方式,实质是依托传统图书馆的“馆中之馆”,根据依托主体不同,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依托基层公共图书馆的“馆中之馆”;二是依托高校图书馆的“馆中之馆”。

2.1 依托基层公共图书馆的“馆中之馆”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图书馆许多县级以下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开始注重收集籍贯在本地的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或著名文学家、艺术家等地方历史文化名人相关资源,并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图书馆,如邓小平图书馆、剑英图书馆、刘少奇图书馆、蔡畅图书馆、林伯渠图书馆、陶铸图书馆、沈从文图书馆、张元济图书馆、严济慈图书馆、魏源图书馆、陆费逵图书馆等。

以名人名字命名赋予了图书馆有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标志性名称,直观地表现了图书馆与名人之间的特殊渊源关系,拉近了读者与名人的距离,提升了图书馆的美誉度。由于名人效应,这种图书馆在建馆时比较容易得到政府或社会的一次性资助,有充足的经费购买设备、藏书和技术等,许多馆的现代化程度还超越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准,但这种捐助往往是一次性的,新馆建成后,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单纯依靠地方财政支持图书馆的继续运转就很费力气。另一方面,读者的存在和需求,决定着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价值,用户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决定着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水平,而这些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读者和少量的研究者,对图书馆的利用缺少规律和周期性,这就缺乏推动图书馆工作前进的动力。

2.2 依托高校图书馆的“馆中之馆”

上个世纪90年代后,部分与名人有深厚渊源的高校也开始出现了名人图书馆。如为纪念原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烈士,1991年11月,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被命名为“湛恩纪念图书馆”。2003年,为了纪念宁恩承对学校的贡献和业绩,东北大学将图书馆命名为宁恩承图书馆。2010年7月15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万里同意,其家乡高校泰山学院的图书馆命名为万里图书馆等。

这种依托高校图书馆的名人图书馆,虽然数量还不是很多,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这是因为名人图书馆与高校能够形成良性互动:

在资源方面,高校图书馆原有的资源可以和名人资源相得益彰,得以形成全面和特色相结合的文献资源格局,同时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既具有多样的专业学科性,又具有围绕学科专业的丰富的广延性,可以为名人专题研究和研讨提供背景资源依托。

在研究方面,高校有相当数量的专家、学者,可以依托馆藏资源,积极配合学校教学科研,围绕命名对象开展多视角、全方位的专题研究,不仅会在学术层面促进名人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成果的交流,而且能在精神层面挖掘出名人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思想风貌。

在读者方面,可以在促进青年学生自我确认的同时扩大名人影响力。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大多数是青年学生,社会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就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变化而言,对一些著名人物的认同则可促进年轻人的自我思考和励志。青年学生在利用图书馆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逐渐接受名人的影响,同时他们以读书学习为要务,利用图书馆是学习的主要方式,这种利用还带有明显的规律性和周期性。每年的毕业生带着名人思想走向全国各地的同时又迎进一批新生,有利于把名人的影响力逐步辐射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2.3 依托传统图书馆的“馆中之馆”模式分析

这种依托传统图书馆的“馆中之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催生的产物,是目前我国图书馆界为谋求自身发展,主动采取的改革措施。特别是依托高校图书馆的“馆中之馆”,能够使名人图书馆与学校发展各取所需,双赢互利,在资源收集、名人研究、读者利用等方面比依托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名人图书馆有优势,不失为我国图书馆特色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但这种模式的名人图书馆,是依托传统图书馆这个母体发展的,它首先要完成图书馆母体的功能和任务,然后再考虑名人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它的馆藏由两大块构成:普通馆藏和特色馆藏,与命名对象有关的文献资料是特色馆藏,只是整体馆藏的一部分。目前整个图书馆界的发展都面临着经费短缺的困扰,名人图书馆作为“馆中之馆”,人力、物力投入得不到充分保障,开展名人资源收集、整理和利用方面的工作有很大的局限性。

3 经政府批准为著名人物专门建立的纪念性专业图书馆模式这种图书馆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主要收藏与命名对象有关的文献资料。1996年12月20日,毛泽东图书馆建成开放。这是经中共中央批准、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的纪念性专业图书馆,是韶山革命纪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馆建筑面积5 500平方米,隶属于湖南省韶山管理局,业务上受湖南省文化厅指导。1998年2月21日,周恩来图书馆在南京梅园新村开馆,该馆是江苏省暨南京市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的重点工程,是南京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的一部分。2009年6月27日,李先念图书馆在李先念的故乡红安县高桥镇李家大屋正式开放,这是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项目。该馆是李先念故居纪念园二期工程的主体建筑,按李先念同志在中南海居住的房屋仿造而来,分为生活区、办公区、功能区等。2011年12月11日,在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钱学森图书馆在上海交通大学建成开馆。

名人纪念性专业图书馆集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和纪念馆的功能于一体。它不仅收藏与名人有关的图书,而且收藏和陈列各种实物,包括名人生前所获得的奖章、奖状、证书、聘书,有关文件、手稿、磁带、光盘、赠送的书画、物品、日常生活用品等,并常年举办相关展览,实际上是一个集中保管命名对象文献资料并提供服务的中心,便于读者对该命名对象及其经历的重大事件和活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其馆藏具有针对性、垄断性和系统性等特征,如韶山毛泽东图书馆位于毛泽东家乡湖南省韶山县,收藏了各种版本的毛泽东著作、毛泽东批阅过的书刊、研究毛泽东生平与思想的文著10多万册。周恩来图书馆建在江苏南京,主要收藏周恩来的论著,以及介绍研究他的生平和思想的书刊、音像资料、照片等文献5万余册(卷)。

名人纪念性专业图书馆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但这种模式目前的管理和服务方式尚在摸索过程中,如毛泽东图书馆是毛泽东故居的一部分,周恩来图书馆属于梅园新村纪念馆的一部分,李先念图书馆属于李先念故居的一部分,都位于旅游景区内,与其他图书馆缺乏沟通和资源共享。参观的读者多,真正利用馆藏资源的读者少,更多的是为研究者提供便利,缺乏对普通读者的有效服务方式,缺少有力牵引图书馆服务深度进一步拓展的信息环境,且经费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加上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等方面影响,文献资源收藏困难,馆藏种类不齐、数量有限等,图书馆可能发挥的巨大潜能被限制。为进一步发展,有的名人纪念图书馆开始尝试与高校合作,如毛泽东图书馆现已成为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信息中心。有的名人纪念图书馆选择建在与命名对象有深厚渊源的高校,利用高校原有资源形成良性互动,如钱学森图书馆建在其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与学校原有图书馆相得益彰。

4 小 结

现有名人图书馆的3种模式虽然各有特色,实际上都是名人与图书馆的结合,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结合的方式不同,功能和作用也不尽相同。总起来看,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了弘扬名人热爱祖国、艰苦创业、敬业乐群、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范和广泛传播他们的科技、文化成果的作用,同时图书馆借助名人效应,为其自身发展获得了更多的社会支持。以笔者利用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和相关网站的检索,结合媒体报道进行初步统计的结果为依据,我们看到1982年后,名人图书馆的数量总体上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0年后发展迅猛(见图1:1982年以来名人图书馆成立数量)。

但我们应该看到,现有模式下名人图书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特色馆藏、特殊功能、特色服务内涵尚需进一步挖掘,不能满足社会的强烈需求。一方面,亟须建立名人图书馆等有效名人资源保护机制。近年来,我国问世于清末民初的一代大家、一些创建新中国的老革命家先后相继谢世。他们的离去,带走了诸多领域中先知者的光芒,却留下了记录他们人生轨迹的珍贵史料,其涉猎之丰、内容之珍、孤本之贵,叹为观止。由于

图1 1982年以来名人图书馆成立数量

缺乏有效的名人资源保护机制,导致典籍流失,文稿散落,其损失之巨,难以估量。另一方面,从整体发展水平上看,目前我国图书馆数量、藏书以及服务水准与国际标准有很大差距,国家对图书馆事业经费投入的力度不足,公共图书馆数量不足以及服务能力低下与不断提高的人民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亟需国内外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和知名人士积极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中来。

很多图书馆学者纷纷著文探讨名人图书馆的价值,认为名人图书馆以其所具有的特殊地位和功能、不断丰富图书馆领域的人文景观,呼吁让名人图书馆成为图书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需要是图书馆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基于社会的强烈需求,未来名人图书馆还会不断涌现,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香港邵逸夫基金向内地教育事业赠款项目管理办法[EB].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72/info1264062057497272.html,2011-10-10.

[2](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609.

[3]王子舟.民间力量建设图书馆的政策与模式[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85.

[4]王嘉陵.创建新馆的探索——记广安市图书馆(邓小平图书馆)建馆[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5,(6):5-8.

[5]岳晓东.青少年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的异同分析[J].青年研究,1999,(7):1-2.

[6]韶山毛泽东图书馆[EB].http:∥www.mzdlib.com,2011-10-10.

[7]徐文,吴小宝.全国第一家周恩来图书资料研究中心周恩来图书馆[J].档案与建设,1998,(2):10-11.

[8]殷皓洁.中国“名人图书馆”的发展概况[J].图书馆建设,1999,(6):71-73.

[9]王开萍,许玉芹.论名人图书馆的建设[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4):13-15.

[10]张小平.图书馆立法的研究重点[J].图书馆建设,2006,(5):15.

[11]高哲琴.我国民营图书馆的产生与发展策略[J].图书馆建设,2008,(3):32.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发展前景
江西省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1:39:40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0:52:33
韩国化妆品代购的前景分析
下一代互联网IP技术研究与发展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51:46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运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