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知识转移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2012-04-29 15:16:43刘记飞葛秋萍
现代情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刘记飞 葛秋萍

〔摘 要〕本文从整体和局部的角度对知识转移效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在对知识本身、知识转移主体和知识转移环境等知识转移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归纳的基础之上,指出现有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知识转移;知识转移效率;影响因素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的普遍运用,标志着我们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Peter F.Drucker[1]指出:“在新的经济体系内,知识并不是和人才、资本、土地相并列的社会生产资源之一,而是惟一有意义的资源”。企业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就要紧密地关注知识的应用和发展,加强对知识的管理。而知识转移可以使企业在付出较低成本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知识存量,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为企业运用知识实现良好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转移利于加速知识的运用,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但由于受到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往往非常低下。因此,本文对知识转移效率影响因素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更深的认识。

1 知识转移效率影响因素的整体分析

Davenport & Prusak[2]认为知识转移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吸收两个过程。提供知识并不代表转移知识,接收知识意味着对信息的充分理解并能够据此采取行动,如果知识没有被吸收,那么就不能说知识已经转移了。Simonin[3]指出,知识的复杂性、默会性、先前经验、合作伙伴的保护倾向、文化距离和知识距离等会对知识转移效率产生影响。Szulanski[4]把众多的因素合在一起加以研究,他认为吸收能力、关系纽带、动机与信任、以及组织学习意愿会对惯例与事物嵌入性知识流动与转化起到关键作用。Commings & Teng[5]发现知识特性、转移主体之间的关系、知识差距和转移活动等都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国内学者周晓东和项保华[6]指出知识拥有者转移知识的主观意愿、表达知识的能力、知识接受方的知识水平和对知识的吸收能力、知识转移的方法和内部环境等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效果;知识转移过程类似于信息发送的过程,知识提供者通过媒介把知识传送给知识接受者,从而实现知识的发送和知识的接收两个过程,完成知识的有效转移。

常荔和邹珊刚等[7]从知识链的角度分析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认为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因素有:知识的性质与内容,知识提供者传递知识的能力、知识接受者的学习和吸收能力、知识结构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及社会环境因素等。苏卉[8-9]就知识来源方特性和知识接收方特性对于知识转移效率所产生的效应分别进行了研究,其认为在知识转移时,知识来源方的知识领先程度、知识保护程度、知识接受方的接受意愿、学习和吸收能力等确实会对知识转移效率造成影响。马庆国和徐青等[10]认为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知识的性质、知识发送方的动机和知识表达能力、知识接受方的动机和吸收能力、转移主体之间的知识相容性、知识转移的媒介和传输途径等。

2 知识转移效率影响因素的局部分析

2.1 知识自身特性对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

2.1.1 知识的类型

Polanyi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Dixon[11]认为隐性知识的属性和隐性知识的类型影响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与转化,进而影响知识转移效率。Davenport&Prusak[2]指出,不同类型的知识的高效转移转移需要不同转移方式的匹配才能完成。曹兴和徐焕均等[12]认为显性知识易于吸收,可以有效编码,对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较小;而隐性知识往往镶嵌于特殊背景中,具有很大的内隐性和整体性,转移时容易造成失真现象,从而导致知识转移的低效率。

2.1.2 知识的模糊性

Simonin[3]对知识的模糊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知识的模糊性对知识转移的绩效有重要影响。蔺丰奇和刘益[13]指出知识的模糊性是知识转移的巨大障碍,知识的转移依赖于知识是否易于被转移、理解和吸收,知识的模糊性越高,接受者学习、吸收知识的效果就会越低。余光胜[14]认为影响知识有效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知识的模糊性,并提出组织学习是共享和创造企业知识的有效途径。

2.1.3 知识的复杂性

知识的复杂性可以减弱知识的可转移性。Reed & Defillippi(1990)认为知识的复杂性增加了知识接受者对知识本身识别和理解的困难程度,使知识转移变得困难,从而造成知识转移的低效率。知识本身的复杂程度越高,知识转移的效率就会越低。Szulanski[15]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知识的内隐性和难以表达性对知识流动与转化有显著影响。Leonard[16]提出知识的隐性化或结构化程度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深度和效度。

2.2 知识转移主体对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

2.2.1 知识提供者的转移意愿

Hamel(1991)指出在知识转移的过程中,合作伙伴对于知识的主观保护会提高知识的内隐性,进而影响到知识转移的速度,降低知识转移的效率。Simonin[3]认为知识提供者对知识本身采取的保护程度是影响知识有效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知识提供者对知识的主观保护程度越高,知识的内隐性就会越强,从而降低知识的可表达性,影响知识转移的绩效。汪忠和黄瑞华[17]指出,对知识的主观保护程度取决于对合作伙伴的信任程度,转移主体之间建立的高度信任感,有利于双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分享传播信息;反之,若转移主体之间缺乏信任,知识提供者就会加强对知识的保护程度,从而造成知识转移的不完整性,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

2.2.2 知识提供者的编码能力

王开明和万君康[18]指出知识提供者的表达能力会影响对知识的演示效果,进而降低知识转移的效率。宋建元和陈劲(2005)认为知识提供者的编码能力与知识转移效率呈正相关关系,提供者表达和描述知识的能力越强,知识转移的效率就越高。

2.2.3 知识接受者的满意程度

Leonard-Barton & Deschamps[16]认为知识接受者对知识的满意程度非常重要,知识接受者对于转移而来的知识能否独立的加以吸收,并通过改进、扩展和开发进行更充分的利用,可以作为考察知识转移效率的依据;Szulanski等[19]将接受者对于知识的满意度作为考察知识转移效率的重要因素,从接受者预期的调整、接受者对于被转移知识的满意程度以及接受者对于知识转移过程的满意程度3个方面对知识转移的效率进行了考察。

2.2.4 知识接受者的吸收能力

Simonin[3]的研究说明知识转移的效率会受到知识接受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程度等因素的影响。Dixon[11]指出知识接受者的吸收能力影响知识有效转移的最终实现,能否实现较高的知识转移效率首先要分析知识接受者的吸收能力。刘丽萍[20]认为知识转移效率与知识接受者的吸收能力之间是一种增函数的关系。

2.2.5 转移主体之间的知识差异

Lane[16]等学者的研究说明,在合作的过程中,当知识提供者和接受者已有的知识存量之间存在明显差别时,知识接受者的吸收能力将会非常低,知识转移的效率就会受到严重影响。Spender & Grant[21]指出,在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中,要尽量减小知识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的难以模仿性,以促进知识的有效转移。Dixon[11]指出,对于知识转移来说,拥有相似或相容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知识更容易转移,知识的相容性影响着知识转移的效果。Phan & Peridis[22]也认为双方知识资源互补性有助于知识创造,双方在知识水平上的差距为组织学习互补或先进的知识提供了良机,差距越大改进本身的知识与技能的空间也就越大,知识转移就更容易发生。周晓东和项保华[6]指出知识差异是影响知识转移主体是否发生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知识差异越小,对知识的编码和吸收遇到的阻力就会越小,知识交换的成本也会越小,从而最终越有利于知识的迅速转移和共享。

2.3 知识转移环境对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

2.3.1 组织制度和文化

Kostova[23]认为制度和组织文化对知识转移很重要,它们会影响接受者参与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意愿和能力,从而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周晓东和项保华[6]指出,一个鼓励合作、激励共赢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和和谐团结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员工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促进知识的有效转移。一些公司的“聚会文化”和“非正式午餐”等非正式和正式的聚会会增加员工之间的熟悉度和情谊,促进互相交流,从而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陈明和周健明[24]通过实证分析,认为企业创新型、支持型文化会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2.3.2 组织结构和关系

Damanpour(1991)通过对知识转移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得出,组织结构中决策权集中程度的高低与知识转移绩效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Kostova[23]认为组织、关系和制度情境对知识转移都很重要,它们会影响接受者参与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意愿和能力;Thomas Kalling[25]指出组织结构和动机是影响知识转移效率的一个主要因素;魏江[26]认为合理的组织结构是实现知识高效扩散和共享的制度保证。

2.3.3 管理流程

李利霞和周晓东等[27]指出部门的心智模式、整体认知机能障碍、冲突和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对企业知识转移有重要影响。冯亚明[28]指出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可以提高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转移效率。肖小勇和李自如[29]认为知识具有默会性、情景依赖性和分散性,对于知识转移来说,要依据不同的转移知识的特性,针对转移需要采取不同类型的激励工具。简兆权和刘荣[30]对科技中介在不同知识转移路径的作用机理及各路径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科技中介可以促进企业提高知识转移效率。

2.3.4 信息技术平台

曹兴和徐焕均[12]指出运用信息技术可以降低知识在传播过程中的失真现象,打破时空的限制,从而提高知识传播的效率,他们认为信息技术平台是缩短知识搜寻时间、加快知识转移的一种有效方式。王伟和黄瑞华[31]指出知识地图和知识库对知识转移效率的影响很大,组织内部其他部门和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按照“地图”有针对性的从系统里面搜索和运用知识,或者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专家,从而使组织和个人能够及时的了解最新的信息和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

3 研究结论及展望

迄今为止,学者们对知识转移效率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包括了对个人、组织和团体之间的知识转移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涉及到企业联盟、跨国公司、产学研、企业内部等领域。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知识转移的模型,如Jeffrey & Bing—ShengTen提出的四要素模型、Szulanski(的四阶段模型、Alice Lam提出的知识转移的情境模型、南希·M·狄克逊提出的知识转移选择模型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知识转移机制。由于知识发生转移一般是由接受者的需求引致的,因此,笔者比较赞同Gilbert & Cordey-Hayes的知识转移五步骤模型,对其模型进行改进如图1所示。

但是现有研究也存在局限性:

(1)缺乏对知识转移机制整体性的考虑,只是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局部性的分析或对局部进行分析。

(2)衡量知识转移效率的量化指标较少且不统一,处于最初的探索阶段。

(3)多以发达国家为背景,针对我国知识转移效率现实情况的研究较少。

(4)实证研究较少,多是从模型等纯理论角度进行的研究,研究结果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突破上述局限性,从不同的视角探讨知识转移效率,形成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体系。

(1)在对知识转移的主体和客体方面的特征等微观因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对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管理过程和外在环境等较宏观方面的研究,两者结合寻找知识转移效率提高的途径和方法。如各种中介对知识转移成效的影响。

(2)对知识转移流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协调管理,为知识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通过知识转移流程的再造和优化,促进知识的有效转移。

(3)关注我国知识转移的现实情况,注意相应研究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理论结合实践,针对具体的知识转移效率情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等.知识管理[M].杨开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6-88.

[2]Davenport,T.H.,Prusak,L.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27-106.

[3]B.L.Simonin,Ambiguity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9,(9):595-623.

[4]Szulanski,G.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A Diachronic Analysis of Stickines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00,82(1):9-27.

[5]Commings,Jeffrey L.and Bing-sheng Teng.Tranfer R&D Knowledge: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J].Joue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03,20:39-68.

[6]周晓东,项保华.企业知识内部转移:模式、影响因素与机制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3,(5):7-10.

[7]常荔,邹珊刚,李顺才.基于知识链的知识扩散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01,(5):122-127.

[8]苏卉.知识来源方特性对知识转移效率影响效应的结构分析[J].情报科学,2009,(3):431-436.

[9]苏卉.知识接收方特性对知识转移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09,(5):138-142.

[10]马庆国,徐青,廖振鹏,等.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0-43.

[11]Dixon,N.M..Common Knowledge:How Companies Thrive by Sharing What They Know.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0:48-75.

[12]曹兴,徐焕均,刘芳.企业内部知识流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理论财经与实践,2009,(4):69-74.

[13]蔺丰奇,刘益.影响中外企业间技术转移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3):31-35.

[14]余光胜.一种全新的企业理论(下)[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3):10-13.

[15]Szulanski,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S):27-43.

[16]Leonard-Barton,D.;Deschamps,I.Managerial Influenc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Technology[J].Management Science,1988,34(10):1252-1265.

[17]汪忠,黄瑞华.合作创新企业间技术知识转移中知识破损问题研究[J].科研管理,2006,(3):95-101.

[18]王开明,万君康.论知识的转移与扩散[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22(10):2-7.

[19]Szulanski,Jensen,Robert;Gabriel.Stickiness and the adaptation of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 in cross-border knowledge transfer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4,35:508-523.

[20]刘丽萍.知识转移过程的运行机制与隐性知识转移机理研究[J].哲学动态,2004,(9):13-17.

[21]Spender,J.C,Grant R.M.Knowledge and the Firm:Overview[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S):5-9.

[22]Phan P H,Peridis T.Knowledge creation in strategic alliances:Another look at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17):201-222.

[23]Kostova,T.Transnational transfer of strategy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a contextual perspectiv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9,24(2):308-324.

[24]陈明,周健明.企业文化、知识整合机制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4):580-586.

[25]Thomas Kalling,Organization-intern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and the role of motivation:A qualitative case study,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Apr/Jun 2003,10,(2):115-126.

[26]魏江.知识特征和企业知识管理[J].科研管理,2000,(3):6-10.

[27]李利霞,周晓东,黎赔肆.企业职能部门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及促进机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4):112-113.

[28]冯亚明.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人才资源开发,2006,(6):13-16.

[29]肖小勇,李自如.基于知识特性与转移动机的知识转移机制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05,(2):111-114.

[30]简兆权,刘荣.基于科技中介的区域创新系统知识转移路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8):97-101.

[31]王伟,黄瑞华.知识转移的效率:知识特性和内部知识市场的影响[J].科技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3):75-79.

(本文责任编辑:王 涓)

猜你喜欢
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新常态下煤炭企业知识转移过程研究
商业经济(2017年2期)2017-03-07 01:47:41
水驱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3:54:01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30:10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09:07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0:12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45:52
高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知识转移方式
商(2016年3期)2016-03-11 13:49:17
高管流动、关系人口学与跨企业战略学习
商业研究(2015年7期)2015-11-03 04:02:24
科技企业孵化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