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探索

2012-04-29 14:27尹守军张乐霞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28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专业课程

尹守军?张乐霞

摘?要: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选取不合理等问题。优化课程设置,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需要明确培养目标,需要调整专业课程结构,科学选取课程内容。

关键词:艺术设计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2.3;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0(a)-0187-01

20世纪80年代,艺术设计专业在国内快速兴起,发展至今,已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艺术设计不仅注重艺术性,更注重实践性与技术性,因此,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艺术设计专业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尤为迅速。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形势背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显现出了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市场需求,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使学生既具有艺术设计能力,又能够符合职业教育的特性,己成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也对于课程设置的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课程设置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体系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相对发展较晚,虽然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但依办学经验的缺乏,使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受到一定的影响。

1目前国内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1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

我国的高职校艺术设计专业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现今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设置还是从本科艺术院校中抄袭而来,对于课程目标的定位缺乏深刻理解。明确课程目标定位,不仅要注意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而且要注重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所教所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国内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引入了多元化主导方式或技能应用型主导方式,但这两种方式的目标定位都存在一定缺陷。多元化主导方式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过于杂乱,片面地理解了“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教学理念,这种方式忽略了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容易造成“多能”而“不专”的情况;技能应用型主导方式的课程目标则过于陕窄,学生就业过于依赖当前的市场需求,忽视了市场的发展,如果行业运作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教学工作受课程目标制约,明确的课程目标,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

1.2 课程结构不合理

课程设置不仅要考虑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结构关系,而且要考虑课程的逻辑顺序,课程的设置要根据课程目标,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将课程合理地进行组合。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很多存在整体结构关系不合理,课程分散或课程孤立,课程之间关联松散等现象。

1.3 课程内容选取不合理

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内容的选取缺少灵活性,过分强调技能训练,而放松了创意能力的培养。当然,突出技能是高职教学的特色,过分强调学生的创意能力培养,学生会出现“眼高手低”现象,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艺术设计的精髓是创意,没有了创意的艺术设计不是真正的设计,只是刻意的模仿,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称得上是工匠,而不是设计师。我们的课程设置中有多种设计软件的训练,过多的软件课程导致学生对电脑的依赖性,而对于主动地创意想象产生了惰性,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明确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职业教育的目的,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必需”和“够用”的标准是多少,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有待完善,课程内容有待整合。

2优化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

2.1 优化课程设置,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优化课程设置,需要了解社会发展对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文化使得新事物、新理念层出不穷,新技术日新月异,这要求艺术设计人才必须了解先进的设计理念,掌握最新的技术方法,能够顺应社会发展,关注市场经济和专业技术领域发展的新态势,具备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市场经济的多元化,要求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艺术设计是一门边缘学科,与各行各业相互渗透,传统的单一技能应用型人才已不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的是“一专多能”型的复合型人才。社会发展迅速,设计行业随时要面临提升与转型,这样势必要求从业者具备转型的专业能力,同时,新的就业结构也需要就业者具有多种专业能力。

2.2优化课程设置,需要明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职业为导向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突出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和技能共举的教学方法,以及“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设计应用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目前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体系中较为缺失,这种状况导致学生设计应用能力单一,造成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应从多元化角度出发,努力把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进行综合,这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强调设计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以及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艺术设计的过程本身就是充满创造性的,是一种具有思维创新的、开放性的、过程性的体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及有较强的设计能力,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从容地面对社会,成为社会需求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2.3优化课程设置,需要调整专业课程结构,科学选取课程内容

根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特点,创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改变不合理的课程结构,采用“模块化”教学,注重前后续课程的搭配,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有力手段。技能性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特点,通过调整选修课与必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重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合理的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现了专业交叉、渗透与结合的特点。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要紧密联系社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具体安排,应注重学科之间的合理衔接,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避免出现知识点的重复或空白。

时代的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从最根本的课程体系建设入手,才能突出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培养出懂理论、熟技能,富有创造力,又有较高职业素质的设计人才。我们应当继续抱着探求的实践态度,避免模仿式教育、防止极端化教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终完成高职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卢晓中.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晓军.德国双元制课程特点及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

[3]徐良瑛.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美术和设计教育发展[J].艺术教育,2007(11).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专业课程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