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紫鹏
摘要:物理学科要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猜想,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思维。
关键词:强化 主体 培养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212-01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而社会的进步又要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我们为了培养新的一代人,既要创设条件使其具有为了适应现代、工作所需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追求新知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又要使其具有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事业,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因此,物理课程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科学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1 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认知的手段,还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一个有创新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道路上不断进步,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总结大量的信息。
(2)主体教育思想强调由传统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的转变,强调在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基础上,着力培养主体精神,强调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尊重主体,就要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天生的求知欲,改变传统意义上让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局面。
(3)注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努力创造条件使学生主动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学好知识,通过课本想想做做,想想议议,动手动脑学物理等栏目,强调引导学生注意这些栏目的功能,注意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点明思路,让学生思考解答。
2 鼓励学生猜想,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思维
思维积极性是改变环境的条件和毅力,是从事创造活动在所必要的、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激励学生去猜想。
(1)联系实际,进行猜想。联系实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现从实践上升到理论质的飞跃。如: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的规律的活动中,有学生猜想并联电路的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但联系到家庭电路中各个用电器之间的电压和进户线间电压的关系,就否定了前面错误的猜想,得出正确的结论。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情境是由教学的客观环境和师生的客观心理因素共同构成的。心理学研究说明,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创设适当的情境,学习了杠杆知识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使用杆秤在买卖东西时,往里买东西时多秤一点,沾点便宜,往外卖东西时少秤一点,让顾客吃一点亏?学生觉得有趣,猜想颇多,议论纷纷,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寻找出了答案。
3 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物理实验教学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1)观察是创新的前提,引导学生观察认真观察非常必要的。观察是实验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到创新的,物理学习中的观察是人们对事物或问题的物理特征通过视觉获取信息,运用思维辨认其形式、结构和数量关系,从而发现某些物理规律和性质的方法。而物理思维通常是从观察物理现象开始,结合运用其他方法,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如:在观察电的热效应和磁效应的实验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在实验过程中能看到什么现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2)增大实验的开放性,让实验走进生活。实验的开放除了传统的物理实验外,还应包括实验仪器的开放,实验方案的开放,实验结论的开放。如:做杠杆有关的实验。有些学生做直杆实验,有些学生做滑轮,有些学生做轮轴,还有些做斜面的实验等等。在教学中,应让实验走进现实生活,选择生活中的课题设计实验。如:自行车链条放一些润滑油的原因,指甲剪是怎样的杠杆,植物油浮在水面上什么原因等等。都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实验研究这些问题,可使学生觉得物理是适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3)改进实验方法,传统实验做完后,还要求学生必须做一些应用方面的实验,如做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的实验。例如在做完测电阻的实验后,总结实验采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这种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是经常使用的方法。
4 创新教学,逐渐培养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创新的教,学生才能创新的学。教师要把“教的创新”意识渗透到每个环节中,设计到每个问题中去,使创新体现在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的物理问题之中,体现在引导学生自觉的应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去观察,分析、实验验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在课堂上设计恰当的物理问题,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条件,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成就感。如:在学习了定滑轮和动滑轮之后,同学们知道,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动滑轮可以省力,我们现在需要一个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简单机械,应该怎么办?学生们讨论,实验之后,得出滑轮组可以实现两个要求的结果。
(2)在物理习题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一个铜球质量是89g,空心部分注满密度为13.6×103kg/m3的水银后,总质量为225g,求: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铜球的体积有多大?通过密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上问题应人刃而解。
(3)强化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这是物理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如:学过能源的有关知识后,了解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情况和前景。学过噪声的知识后,让学生找出教室里和家庭中噪声的来源,说出减弱、消除噪声的方法。通过知识的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达到使物理知识以广阔的背景为基础,使学生知道知识的来源和应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创新,努力使物理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舞台。
参考文献
[1] 余伟.创新能力培养与应用教程[M].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