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友锋
摘要: 本文分析了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存在的一些误区,提出了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课堂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存在的一些误区
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课堂提问提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然而,在我们身边的教学中,课堂提问依然存在着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
(一)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问题难度控制不当。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启而不发”的局面。
(二)关注了优等生,而忽略了后进生。回答问题往往成了优等生展示自己的舞台。
(三)课堂上往往教师关注了向学生提问题,而忽视了鼓励学生问老师问题。
(四)提问思考时间过短,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一)从教学法的角度思考
1.精心设计问点。
(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讲究感情色彩,努力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环境,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迸发。教师若能抓住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接受信息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特别能打动学生的心。
(2)抓住知识点的坡度提问。
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课堂提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设计提问要讲究坡度。
(3)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充分假设,沿不同的方向自由地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答案。例如: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对学生的数学建构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一题多解,就是“求异”,即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和原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更多更新的可能的方法。
2.把握提问火候。
课堂提问要抓住时机,看准火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问的课堂时机;二是提问后的等候时间。
提问的课堂时机:一是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候;二是学生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的时候;三是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时候。教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有研究表明,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等候一段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显著变化,学生会给出更详细的答案,学生的成就感明显增强。
3.选好提问方式。
提问的方式从内容角度说是指问什么样的问题。如:知识型问题——什么是自然数?理解型问题——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应用题讲的是怎么一回事吗?应用型问题——你能想办法算出校园中的香樟树树干的半径吗?分析型问题——能给同学们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综合型问题——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你能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改进吗?说说改进的方案及理由。评价型问题——这种做法你喜欢吗,说说你的理由?……
提问的方式从形式角度说是怎样问,一般我们可根据教学实际选择以下形式:直问——就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曲问——就是转弯抹角,从侧面或反面提出问题。正问——就是从问题的正面设问。反问——就是从问题的反面设问。正问与反问可以促使学生从问题的两个对立面出发加深理解,能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顺向与逆向思维的能力。追问——就是对某一内容或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至学生真正理解为止……
4.及时给予反馈。
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不作评价,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叫学生回答,或者评价含糊其辞,叫学生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或者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或者过早把答案告诉学生,代替学生思维。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后,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或必要的指引。
(二)从心理学的角度思考
“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小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控制,易被具体情境感染、同化。因此,营造积极的提问氛围,能有效地感染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维。
1.问在“最近发展区”,引发学生思维激情。
提问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觉高不可攀,丧失信心。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提问最好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
2.提问要注意趣味性。
根据儿童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向学生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依据教材,构思既有知识情趣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3.提问要面向全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提问活动是全体学生同教师的信息交流,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答问的机会,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期待,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强烈竞争意识,从而营造主动积极的集体思维氛围,转而推动每个学生更主观能动地进行思维活动。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对优等生提问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理解性的、发散性的、综合性的问题,激励其钻研;中等生则以一般性问题,助其掌握、巩固知识、提高学趣,培养良好的思维情绪;而后进生宜问一些浅显的,如简单判断性、叙述性的,比较直观的问题,并设法创造条件启发其思考,使其在成功中勃发思维的激情。
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真正体会智力角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