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董霞
[摘要]会展能够为举办地区和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许多会展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会展已经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会展业因为具有强大的产业联动效应而受到普遍重视。兰州会展业起步晚,相对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兰州会展业存在着产业形态不成熟、会展人才匮乏、缺乏品牌战略等诸多问题。本文在对兰州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瓶颈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希望为兰州市会展产业的规范化和纵深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兰州 会展业 现状 问题 对策
会展业已经成为一种令人瞩目的新兴产业,其蕴含的巨大能量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会展经济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与房地产以及旅游业并称为“三大无烟产业”。当前,甘肃大多数城市正在功能转型的关键时期,甘肃省必须充分重视会展业和会展经济的巨大潜力,对会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发展对策和发展规划,这将对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甘肃省会城市的兰州,地处西北内陆,会展业正在起步,如何合理地整合资源,利用当地的特色办好会展,促进经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兰州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兰州最具代表性的展会是兰洽会,已经连续举办了18届。兰洽会对兰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2010年,随着甘肃国际会展中心的落成,兰州会展更是蓬勃发展起来,会展经济成为兰州乃至甘肃省经济的助推器和新亮点。但是兰州的会展业相对全国其他会展发达城市来说,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低,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行业规范和产业形态。这种现状制约着兰州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兰州会展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1.兰州会展业起步晚,发展缓慢
最能代表兰州乃至整个甘肃省会展业发展水平的是兰洽会。其它一些零星的展会与全国知名展会比起来,影响力更小,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微。兰洽会从小到大,从杂乱到规范的发展历程是兰州会展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 年的“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拉开了甘肃举办大型节会的大幕,这也是兰洽会的雏形,从此以后,会展业才开始在甘肃大地上发展起来。从1992年到1999年,经过多次更名,兰洽会的名称和性质终于确定为“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兰洽会也逐渐从不规范走向规范,从贸易为主走向以投资洽谈为主。第二阶段:从2000年到2009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兰洽会得以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兰洽会的签约项目数量逐年增多,并且逐渐注重项目的质量,大会项目签约得到严格筛选,正式合同增多,意向性协议减少。第三阶段:2010年的第16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已经形成了届次化的品牌会展活动,并成为西部地区国际化和专业化的大型展会,成为甘肃省和兰州市扩大开放的窗口、桥梁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这一届兰洽会,甘肃省会展业界第一次有了自己正规的场馆:甘肃国际会展中心。纵观兰洽会的发展历程,其发展经历了从以销为主到以展为主,从商品交易到项目洽谈,从游击办展到落户大型场馆,从混乱到规范,从追求经济效益到注重品牌打造等变化过程。但这一发展过程与中国会展发达地区比起来显得太漫长。
中国最早的会展“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上世纪80、90年代,广交会已经逐渐运作成熟,并逐步与国际接轨,中东部城市紧跟广交会的步伐迅速发展会展业,会展业与经济发展并驾齐驱,互相促进,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会展一线城市独占鳌头,其他中东部城市的会展业也不干落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迅速发展起来。而这时,“兰洽会”还尚在孕育和襁褓状态。兰洽会的诞生比广交会迟了将近四十年。由于区位和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制约,整个兰州市的会展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远远落后于东部城市。
2.兰州会展业在全国三大会展阶梯,五大会展产业带上处于末端
目前从会展产业发展的格局来看,全国形成了三大阶梯,五大产业带。第一阶梯,包括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会展发达城市。第二阶梯会展城市包括深圳、武汉、成都、重庆、天津、长春、哈尔滨、昆明、宁波、苏州、杭州、大连、青岛等。第三阶梯会展城市包括义乌、东莞、廊坊等。
从会展产业带的城市分布来看,目前我国会展集中区域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深圳、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尤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会展城市最为活跃。基本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兰州市属于中西部会展城市带,处于第三阶梯和五大产业带的末端。会展经济发展的背后是地区和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对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对外开发程度、人文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兰州地处西部内陆,跟大多数西部城市一样,兰州不是边城、不靠海、多山地,经济发展落后,城市综合竞争力偏低,这使兰州市会展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低,落后与东部会展发达城市。
3.兰州在西部城市中,会展产业优势不是很明显
兰州会展业越来越受到周围兄弟省会城市会展发展的影响,周边省会城市分走了大部分展商和观众,也分走一部分项目和订单。目前,兰州会展业大有“四面楚歌”之困:南有昆明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西北有新疆乌洽会、西宁有青洽会、银川有宁洽会,东有会展大省陕西。新疆乌洽会2011年已经升级为中国-亚欧博览会,代表了边境城市会展业纷纷与国际接轨,抢尽地利之便,将展会做大做强的态势。而全国发达城市的老牌会展已经形成行业壁垒,兰州会展业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西北几个省会城市的会展竞争中,兰州唯一可以与其比较的城市只有拉萨、西宁、银川等,然而西宁和银川这几年在打造特色会展、重视会展宣传和投入方面很引人注目,兰州能不能在西北会展业中保持优势地位,真正成为西北会展经济带上的关键一环,必须引起兰州市相关部门的重视。
二、兰州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兰州会展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明显的产业形态,会展行业内部存在着运作机制的缺陷
这一点从会展从业公司的性质、业务水平、数量、规模、主营业务中会展所占比例以及从业人员的数量、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稳定性等方面体现出来。在今年三月刚刚成立的“甘肃省会展业协会”会员名单中,公司名称中标明展示或展览性质的只有15家(包括展览装饰工程公司),加上没有入会的大概就是18家左右,而这些公司也大多是从其他非会展公司中分化重组或新成立的,有些是从广告策划或文化传媒公司转型的,大多是以会展经营为辅,以广告或文化传播业务为主,会展经营经验不足。这几年已经开创了自己的会展领域并能举办届次化展会的公司只有两三家,且营业水平不高,难以同外来会展公司竞争。大多标榜为展览或展示性质的兰州本土公司几乎没有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会展,有个别公司试图向外地拓展会展业务,但与外地会展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竞争能力相比,兰州会展公司还有很大的差距。从会展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来看,专职的会展从业人员很少,受过正规会展教育的从业人员几乎没有,会展从业人员的稳定性低,这些都严重制约着会展行业的规范化、规模化、物态化建设,使会展行业难以形成健全的运作机制和行业体制。兰州本土会展企业的先天不足为外来会展企业的介入提供了机会,在兰举办的为数不多的一些会展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外来会展企业承办的,兰州市并不算繁荣的会展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说有相当一部分还是外来会展企业贡献的。到目前为止,兰州会展行业仍然处于一种游离状态,会展业的产业性质不明确,会展市场机制形成缓慢。这些都必然影响兰州会展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另外,兰州会展业多年来缺乏行业管理机构,缺乏行业规范和约束。会展企业分散经营,没有形成战略同盟或展会联盟,本来就经营能力较弱的会展公司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再加上恶性竞争,造成会展行业经营秩序混乱,难以促进地区会展业的健康发展。会展行业运作机制的完善和建设有待于兰州会展业界的联合,有待于会展行业协会等部门来进行宏观调控和资源整合。“甘肃省会展业协会” 于2012年3月22日终于在兰州成立。协会刚刚起步运转,亟待进行行业规范的建设以便在会展实际事务中真正发挥作用。
2.缺乏会展专业研究,缺乏高素质的会展专业人才
在会展业发达的地区,往往是产学研一体,产业发展和产业研究同步,兰州会展起步晚、发展相对落后,有关的会展研究更是贫乏。在各个高校或科研院所中,专业的会展研究机构还是空白,一些关于兰州乃至甘肃的会展研究文章更是零零星星,微乎其微。专业的会展研究人员和专职会展教师严重缺乏。在兰高校也很少开设会展专业的,这两年有个别高职高专院校尝试性地开设了会展专业或会展方向,但由于兰州会展业整体发展水平低,不能很好地消化或者留住有限的受过会展专业教育的人员,导致会展毕业生外流。真正的会展精英人才一方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有长期的会展从业训练。企业不能或者不愿意下功夫留住会展人才,这导致一方面是会展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另一方面是会展人才的外流。一种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的智力支持,目前这种智力资源的缺乏也制约着兰州会展业的快速发展。
3.缺乏配套的会展服务
会展是一种服务性行业,需要会展企业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观念。兰州会展业界对会展服务的认识还不到位,不能很好的吸引参展商或者令参展商满意。一个会展活动的成功举办需要相关行业的积极配合和联合服务,兰州市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协调各行业在会展活动中的服务等方面还有待于改进和提升。城市的相关服务设施也不能很好地为会展活动提供方便,如甘肃国际会展中心距离市区较远,没有相应的公交站名,也没有足够的公交线路,兰洽会期间,都是临时开通公交专线接送展商和观众,经中心工作人员多次建议也没有改观。
4.会展题材风严重,没有形成品牌观念和品牌战略
除了初步具有品牌效应的兰洽会,目前兰州市还没有开发出其它的品牌会展。甘肃国际会展中心于2010年落成以来,可谓展览不断,目前借着新场馆落成的东风,兰州市“蓬勃发展”的会展活动走的是题材路线,即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会展轮番上阵。据笔者调查统计,从2010年7月到2012年9月,兰州市所举行的大多数会展活动除了个别会展是多届举办之外,大多数会展一开始就缺乏品牌战略,走的是题材路线,可持续性差;多届办展的会展也因缺乏品牌意识而收效不佳,其延续性也正面临着困境。目前题材领域的某些空白可以为兰州会展业带来暂时的繁荣,当所有的题材领域被轮番轰炸之后,能不能连续办展,如何应对题材热过后的冷清,能不能形成长久的办展机制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打造品牌至关重要,提升会展竞争力至关重要。每一个会展都有一个从培育期、形成期到成熟期、衰落期的发展过程。品牌展会的优势就是能尽量延长展会的寿命,推迟衰落期的到来,或者通过改革和品牌创新获得再生能力。如果一个展会一开始不注重树立品牌意识,便很难连续办展。一个展会如果浅尝辄止就会浪费题材,以后想重新开发这一题材的展会,将会非常空难。因此,在兰州会展界尚不能长远规划会展项目开发的当前,兰州市政府的有关部门应当发挥政府的调节和规划职能,着眼于品牌展会的打造,有效地控制题材过热和题材浪费,在充分调查会展市场和相关行业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开发特色会展题材,并将其做强、做大、做长久。
5.兰州市的场馆建设步伐相对滞后,场馆利用率偏低
兰洽会在办了15届之后,于2010年才有了固定的场馆,场馆建设的滞后严重地制约了兰州会展业的发展。目前兰州市有规模的展馆有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兰州体育馆展览中心、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国际博览中心等四个。而新落成的甘肃国际会展中心,拥有28208 平方米的展览面积,会议面积达到1350 平方米,库房面积有1200 平方米,是目前兰州市最大的专业展览场馆。甘肃国际会展中心的落成结束了多年来兰州市没有专业的大型展览场馆的历史。但是由于受明显的淡旺季影响,在会展淡季冬春两季,场馆基本都处于闲置状态,比起会展发达城市月月有展,日日有展的场馆利用程度来说,兰州会展场馆的利用率偏低。但在会展的旺季,场馆面积又显得不足,难以承办全国性的或者大型的国际性展会。场馆面积在旺季的不足和在淡季利用率的偏低也影响着兰州会展业的发展。
三、兰州会展业的发展对策
当前,针对兰州市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当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1.兰州市必须找准自己在全国尤其是在西北会展业发展中的定位,立足西部,放眼全国,做西部文章
在西北五省中“由于新疆距离太远,靠近中亚地区,乐于搞自己的乌交会;陕西由于是西北的龙头老大,不愿和甘、青、宁几个小弟弟平起平坐。”在甘青宁三省中,兰州在发展会展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要充分利用自己作为丝路名城和西北交通枢纽城市的地域优势,在会展发展中起到带头和引领作用,并且成为乌鲁木齐——兰州——西安会展产业带上的枢纽和节点城市。
另外兰州还应当同周边兄弟城市“抱团取暖”,共同发展会展经济,与兄弟城市结盟,可尝试建立西部(西北、或者甘青宁)会展同盟,如由甘青宁三省区和国家商务部、发改委来共同主办“黄河上游贸易投资博览会”,使之成为西部最有特色的经贸项目洽谈会。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地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民族区域发展、老少边穷发展、灾后重建、西部发展等大的课题项目上形成一体化的联动发展。
2.运作模式和经营理念要因地制宜
首先,兰州会展业的发展要结合自己的地域优势,走特色和创新发展道路。虽然兰州会展业相对落后于中东部地区,但起步晚正好可以吸取中东部地区会展发展道路中的经验,少走弯路,学习国际先进的经营理念,科学地经营和组织会展。要有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不能模仿和照搬其它省份会展模式,更不能在其它城市身后亦步亦趋,要有自己的特色。甘肃地处西北,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可以将地域文化、特色旅游和地方产业与会展结合,开发属于兰州的特色会展。同时甘肃展会要在项目决策、展览实施和展览形式、展览主办机构的组织模式以及展览主办机构与参展商和观众之间的关系等经营理念上都要有创新意识。
其次,在运作模式上明确会展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定位,培育会展经济的市场机制。当前在对会展与政府关系定位的研究中,一致的呼声是,在会展活动中少一些政府行为,多一些市场运作。会展是商业活动,必须由市场来决定,政府与会展企业应当角色互换,以企业为主,以政府为辅,逐渐淡出会展事务。但是,政府淡出具体的会展事务并非意味着政府对会展减少作为,只是不要过多地进行会展的具体组织和运营工作,而要在创造良好的会展发展条件,营造良好的会展环境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就兰州市来说,政府必须在扶持会展企业发展,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培育良好的会展活动环境,规范会展市场运作法则,制定合理的会展发展政策以及招商引资等工作中积极作为。同时,一些大型活动或重要活动还需要政府与会展企业共同组织来完成,在有些环节,政府可能还得承担主体职责。政府在会展活动中的定位也要依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灵活而定。另外,从世界范围来看,政府主导型展会仍然是现代会展业的基本发展模式,在国际上素有“世界展览王国”之称的德国也是由政府作为主办机构进行运营和管理的。随着会展业的发展,各国的会展越来越向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比如法国和美国,虽然以市场化为主体,但政府在大力支持会展业、进行相关政策的颁布以及为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等方面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至今为止,完全把会展的主办及管理运营推交给民营机构的国家几乎没有。在我国,会展市场机制不是很健全,许多大型的展会还是由政府主办。作为会展业刚刚起步的兰州,政府在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在政府与企业的定位中,市场运作是大趋势,但政府与企业要相依而动。
第三,积极完善行业协会建设,政府和行业协会联手,从宏观上促进兰州会展业的产业化步伐,完善会展行业运作机制。兰州会展业的产业性质不明确,会展业尚处于一种游离状态。完善的会展产业形态应当是包括上游的装饰材料生产公司、广告、策划、媒体、咨询等公司,中游的会展公司、搭建公司、会展场馆等企业,下游的物流、运输、搬运等企业以及会展行业协会等会展管理机构在内的会展产业链。在这个链条上,形成参与会展市场竞争的多个主体,形成以市场运作为主,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宏观调控为辅的行业运作机制。政府和行业协会在会展知识产权保护、价格调控、质量评估体系和资格审查体系的建设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制定可操作的行业规则,调节会展发展中自发形成的题材路线,抑制题材的滥用,引导企业深入挖掘题材内涵,推动会展走上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之路。
3.政府部门要鼓励和扶持一些有实力的会展公司,为兰州市打造一些有竞争力的名片会展公司
名片会展公司可以为会展行业树立榜样,规范行业发展方向,有利于形成会展产业战略同盟,有利于促进兰州会展的业态化发展和集团化发展,提升兰州市会展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力。鼓励名片会展公司立足兰州,走出西部、走向全国,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的会展市场竞争,帮助会展公司打造属于自己的专业会展品牌,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同时,鼓励外来会展公司在兰州举办展会,活跃兰州会展市场,在竞争中强化兰州本土会展公司的竞争能力,促进兰州会展业的发展。
4.投入资金,加大甘肃会展发展问题研究的力度;加快会展专业精英人才培养步伐
邀请相关的专家、学者,举办大型的座谈会、研讨会,从理论上、舆论上为之造势。积极争取商务部、国家发改委从工作重点、资金支持、研究课题等方面给予配合支持,为甘肃会展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会展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要有广博的知识和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还要具有国际国内展览会市场的开拓与应变能力。目前,兰州市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展览精英人才,因此培养一大批熟悉展览业务,富有管理经验,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展览人才就成为又一当务之急。兰州市会展企业应当与在兰高校紧密合作,培养会展人才,甘肃省会展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要和会展企业联手做好会展人才的储备工作。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提高场馆利用率
西部大开发正在进行中,各种建设也在不断进行。对于会展业,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和有序的竞争市场环境。会展经济是一种“综合经济”,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在兰州发展会展业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硬件建设要下大力气解决会展场地缺乏、会展设备陈旧、功能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还要解决交通、车位、治安、环境污染等问题。在软件建设上,提供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组织者应该给予客商尽量多的周到服务,要借鉴国内外会展发达城市先进的会展管理经验和服务技能,进行服务创新,凝练会展文化,同时加强安全和风险意识,建立一个良好的竞争秩序和展览环境。
以甘肃国际会展中心为代表的兰州专业会展场馆也应当有竞争意识,在与省内会展公司合作的同时,积极与省外大型场馆合作,通过联合办展,巡回办展、互通会展信息,互相介绍参展商来参展等方式共享会展市场,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综上所述,兰州会展业虽然起步晚,会展发展相对落后,但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兰州会展业也蕴藏着无限生机,兰州会展完全可以立足甘肃,放眼全国,作西部文章,打西部牌。兰州会展经济蕴藏着巨大的潜力,目前并没有完全挖掘出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甘肃经济社会的转型在促进兰州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会展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甘肃省必须抓住机遇,充分重视会展业的巨大潜力,重视会展经济对地方经济的联动效应和聚合效应,找准会展业和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利用会展经济拉动甘肃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会展经济”助力兰州加快发展[R].兰州日报,2010年7月10日第002版
[2]褚秀慧.我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研究——以上海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开袁梓,慕雷.解析中国会展经济产业带[EB/OL].国展网,2006.2.16.
[4]甘肃会展业协会名单[EB/OL].甘肃省经济合作局、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办公室网站.http://www.gsinvest.gov.cn/
[5]李映洲,戚艳伟.基于IPA方法的“兰洽会”参展商满意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
[6]从青洽会、兰洽会、再到宁洽会——黄河上游掀会展热潮[N].《中国经济周报》,2009年第22期49页
[7]李云鹤.城市会展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8]刘大可,王起静.《会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
[9]阎忠吉.大连市会展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辛宏艳.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1]马晓燕.会展经济的价值反思与路径抉择[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2]张水清,李慎亭.会展经济特性与都市功能的提升[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3).
[13]陆凤英,王录仓.甘肃发展会展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思考[J].兰州学刊,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