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岳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蒲松龄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农家庭院,包括聊斋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一间,东向门楼一间,“青砖、灰瓦、茅草顶”,具有浓郁的明清风格。蒲松龄去世后,一直由其后人居住,1938年毁于日本侵华炮火。1948年淄川解放时,故居已是一片狼藉,只剩残垣断壁。自1954年政府开始派员、拨专款分阶段地进行了修缮,并做了简单陈列,不定期地对外开放。直到1980年蒲松龄纪念馆正式成立,聊斋庭院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蒲松龄纪念馆以“聊斋遗址”为基础,经过纪念馆人三十余年的苦心经营,现在已初具规模,成为拥有七个院落、八个展厅,基本陈列体系和配套设施完备,具有独特风格的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人纪念馆。
蒲松龄纪念馆自建馆以来,一直以其独特的农家庭舍、田园风貌为其建设宗旨;以恢复原貌、搞好复原陈列为其建馆方针,从村容村貌到故居的庭院建设逐步再现蒲松龄当年生活时代的各种场景。蒲松龄纪念馆的庭院陈列工作正是本着这一宗旨和方针,在研究人员和陈列工作者长期不懈的探索和开拓中,不断吸取、借鉴全国各地名人纪念馆的建设经验,结合本馆自身发展中的体会,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自开放以来,得到了不少专家和同行们的好评:早在一九九零年赵春贵发表在《中国博物馆》第二期的《八十年代陈列改革鸟瞰》一文中曾指出:“山东蒲松龄纪念馆的豆棚瓜架、长藤绿荫勾画了蒲松龄那种布衣文人气质,使游人感到舒畅贴切。”他还强调:“一种注意陈列环境美、绿化、气氛化的设计思路使人乐于接受。”上海博物馆陈列专家费钦生先生,也曾赞扬说:“蒲松龄纪念馆是具有特色的纪念馆”,同济大学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因此,三十年来,蒲松龄故居一直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游客莅临不衰,络绎不绝,充分发挥了纪念馆的社会职能,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宣传聊斋文化起到了较大作用。
蒲松龄故居——聊斋竹林的复原,正是根据纪念馆的建馆宗旨及全部复原陈列系统工程提出的一局部复原陈列的构想。据有关史料表明,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植竹、颂竹者比比皆是,曾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说。以蒲松龄清高脱俗、高风亮节的性情而论,也是酷爱秀竹的。这在他的诗作中不难看到,如《怜竹》诗云:
种竹东南隅,三年挺劲姿。
五月初损箨,数尺尚无枝。
又如《斗室》诗中曾道:
聊斋有屋仅容膝,积土编茅面旧壁。
丛柏覆阴昼冥冥,六月森寒类窟室。
卓午东阡课农归,摘笠汗解尘烦息。
短榻信抽引睡书,日上南窗竹影碧。
再如《寂坐》诗中还道:
余室大如拳,丛竹如缭墙。
尤其更为突出的是,蒲松龄给他的四个儿子起的名字“箬、篪、笏、筠”,都以“竹”字当头,并把“竹”字编入家谱:“竹立一庭,尚国人英。文章先业,忠厚家声。”也是“竹”字当头,可见,蒲松龄与竹子的不解之缘,对竹子寄予着深厚的感情。据研究考证以上所列举的几首诗作,皆是蒲松龄在其聊斋居室中所作,又有“聊斋有屋仅容膝”、“余室大如拳”诗句为证,都是对家居的描写,诗中多处有对庭院的竹子作细腻描写的佳句,据此可断定蒲松龄曾种竹子于庭院之中是可信无疑的。因此说对聊斋竹林的复原,根据是充分的、确凿的,为蒲松龄故居不可不有的独特意境。
关于聊斋竹林地处庭院中的位置,根据“种竹东南隅”和“日上南窗竹影碧”的诗句,应在聊斋正房的南面是绝对可靠的。所植竹子,因水土气候的关系,北方常种茅竹,所以种植茅竹也是可靠的。剩下的就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复原亦即是再现,所以聊斋竹林的复原像所有艺术作品一样,即源于生活真实,又高于生活真实,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之上进行艺术的概括和艺术的创造性加工而形成的艺术情景。因为当时既没有绘图资料,更没有照片资料留给后人可查,所以不管怎样复原也不可能达到原貌。当代人的构思只能以文字记载,符合人物的生活状况、性格特征以及原来的历史氛围,尊重历史事实来作为复原陈列的基本准绳。因此,陈列工作人员必须要在对蒲松龄这一历史人物的生平、思想和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的充分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熟悉资料、深入地研究资料,进入人物当时的生活环境,从而准确地、生动地、艺术地搞好聊斋竹林的复原陈列,达到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效果。
恢复原貌,再现当年的场景,不应该也不可能是自然主义的。陈列设计人员认为聊斋竹林不应该是任其繁衍生长,像野生竹林一样杂乱无章的,就蒲松龄先生而言,也不会任其发展而不加修饰。因此,陈列设计便从审美的角度对所植茅竹加以修整,使之参差有致,错落有序,疏密相间,亭亭玉立,与之地面上的青草藓苔形成完整的统一。同时又考虑到蒲松龄不可能只是“短榻信抽引睡书,日上南窗竹影碧”,他一定也会到竹林之中小憩,或是饮茶凝思、或是酌酒遐想,所以特地于林中置一方石桌,一尊石鼓,石桌上放一把泥壶,一只泥碗,一函古书,使得蒲松龄那清高脱俗、高雅非凡之气形象地展现在游人眼前,让游人不由睹物思人,唤起人们对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的怀念,尽情领略那不尽之意。再者就是艺术地加工,在竹林深处安置一陶制狐狸,使之若隐若现、虚无缥缈、如真如幻,使游人对蒲松龄笔下真、善、美的“人妖鬼狐”艺术世界的联想伴随而至,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小小竹林,尽管只有方寸之地,它却会使观者感到因为有蒲松龄这一历史文人的存在,而成为大千世界。它既包含着清王朝的腐朽破败,又深藏着人世间的一切不平;既蕴藉着蒲松龄的血泪控诉,又充溢着他对美好理想的向往;既渗透着泥土的芬芳,又吐露着翠竹的灵气。
聊斋竹林的复原陈列,具有独特、深远的意义。它是继豆棚瓜架意境的又一气氛化的设计,是纪念馆整体陈列工程中重要的一环,起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聊斋竹林与青砖灰瓦的聊斋小屋,与古老茂密的石榴树,与苍龙绕墙的扶桑藤,构成了完美和谐的聊斋意境。它对室内外陈列起到余韵未尽的作用,使得整个室内外陈列互为作用、相得益彰,使整个纪念馆充溢着观之不尽的景物,感觉步步有异,处处是景,更好地满足广大游客观光游玩,并从中吸取知识的要求。聊斋竹林的复原陈列,可以说这既是旧思路的延续,又是新思路的开端,是我馆陈列工作迈出的新的一步。对于名人故居纪念馆来说,不能只注重室内基本陈列的研究和创新,还要注重庭院气氛化的陈列布局,使室内外陈列体系有机地结合,方能凸显这一历史名人的时代特点。真正使观众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有意无意之中接受到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发挥纪念馆的社会职能。
总之,聊斋竹林的复原,尽管只是整个陈列体系中的一环,但它毕竟是与其他室内外陈列互为作用、有机结合的产物。这一尝试,无疑是正确的,至于专家、同行有何见教,笔者当洗耳躬听。
(责任编辑谭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