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碧霞元君信仰的地域扩展

2012-04-29 06:14孟昭锋王元林
贵州文史丛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玉女成文泰山

孟昭锋 王元林

内容摘要:碧霞元君由汉唐泰山玉女这一文学意象发展而来,宋元时期在道教的逐步吸纳和国家认同的共同推动下,其完成了从民间俗神到道教神仙的转变。明清时期碧霞元君不仅多次得到帝王致祭、赐额,成为国家“准正祀性”神灵,其信仰也从泰山一隅扩展到全国大部分地区,庙宇亦由山东等地向全国近20个省区扩展,形成了不同的核心、扩展、边缘区。碧霞元君信仰地域的扩展,与“岳镇海渎”之祭及朝廷推崇;其神职及信奉民众均多;流动官员、士商、移民的传播及道教的推动等诸多因素有关。

关键词:明清时期 碧霞元君信仰 地域扩展 扩展原因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3-63-70

以往学界对碧霞元君信仰的研究,多为对其起源、封号等问题的探讨,本文试从历史文化地理角度对明清时期该信仰在全国的传播、扩展、庙宇分布等问题作以探讨,恳请方家赐教。

一、明代以前碧霞元君信仰的产生与发展

明代以前,泰山女神的称号是“玉女”。泰山玉女这一形象在汉代已出现,汉代道教文献《茅君九锡玉册文》载:“(茅盈)总括东岳,又加司命之主,以领篆图籍。给玉童玉女,各四十人,以出入太微,受事太极也。”[1](469)此外,曹操《气出唱》:“行四海外,东到泰山。仙人玉女,下来遨游。骖驾六龙饮玉浆。”曹植《远游篇》:“灵鳌戴方丈,神岳俨嵯峨。仙人翔其隅,玉女戏其阿。琼蕊可疗饥,仰首吸朝霞。”及《仙人篇》:“仙人揽六著,对博泰山隅。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2](62、351~353)等诗句中均有对泰山玉女的描述。此后,六朝《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洞真太上紫度炎光神元变经》之《西王母授经时作颂三篇》、《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等道教文献及李白《游泰山》等诗篇中亦有对泰山玉女的记载。

基于对道书、诗歌所述“泰山玉女”的崇拜,至迟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前,泰山玉女池侧已有“玉女石像”。《续资治通鉴长编》记“玉女池”云:“泰山玉女池在太平顶,泉源素壅而浊。初营顿置山下,醴泉发,池水亦涨,及工役升山,其流自广,清泚可鉴,味甚甘美,众赖以济。王钦若请浚治之。池侧有石像,颇摧折,诏刘承珪易以玉石。既成,上与辅臣临观。辛酉,遣使砻石为龛,奉置旧所,令钦若致祭。”[3](1561)宋真宗此次封禅,将石像易以玉石、亲幸观览、砻石为龛、作“《玉女像记》”[4](602、616),令钦若致祭等活动,表明真宗对玉女崇拜的首肯,并推动了这一信仰的传播。至宋仁宗时,玉女神已得到当地官民的崇祀。《盈盈传》“乃作者自述所遇”[5](1909),文曰:“嘉祐五年(1060年),至于(泰山)绝顶,有玉女池在焉……州人重之,每岁无贵贱皆往祠谒。”[6](161)元祐丁卯(1087年)孟春三日,“兖海守刘衮奉诏祈雪,次谒玉女祠,率巡山刘孟、邑令林会登二绝顶,临四观,遍览胜概”、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三月十二日,“皇姑濮国大长公主奉命同驸马濬州防御蒲察敬诣岱岳,焚香致礼毕。明日,遂登绝顶,拜于玉仙祠下”[7](5、14)。可见,宋金时期,泰山玉女作为独立的神灵在民间和上层社会均得到较大发展。

元代泰山玉女信仰发生了重大转变,其被正式纳入道教体系。首先,道教徒给泰山玉女塑造了一个高贵的出身,他们借助泰山神的正统地位,将其附会为泰山神之女。《新编连相搜神广记》载:“(东岳)帝一女:玉女大仙,即岱岳太平顶玉仙娘娘是也”[8](484),后载入道藏本《搜神记》中。其次,元太宗二年(1230年)左右,道士张志纯重修泰山祠宇,“自绝顶大新玉女祠,倍于故殿三之二;取东海白玉石,为像如人然,一称殿之广袤”[9](790),重修后的玉女祠改称“昭真观”。此外,成书于元末明初的道经《元始天尊说东岳化身济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范浩咒妙经》亦对泰山玉女进行了塑造,其载:“泰山顶上东岳内宫,曩时现玉女之身,根本即帝真之相,应九炁而垂慈士相,冠百灵而智慧圆融。行满十方,恩周亿劫。位正天仙之号,册显碧霞之封。”稍后的《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则正式册封“碧霞元君亦主泰山证位”[9](731、744)。这些经卷将“泰山玉女”打造为“碧霞元君”,更加明确了泰山玉女的道教属性,提高了其在道教神仙体系及泰山众神祗中的地位,为该信仰在明清时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二、明清时期碧霞元君信仰的地域分布

明清时期,碧霞元君得到皇族的认同,朝廷对其庙宇多次敕修,如:《明一统志》载“昭真观,在泰山顶,元因旧址建,本朝洪武初重修”;正统十年(1445年)山东济南府泰安州道正司奏:“东岳泰山上有昭真等宫观,俱系历代古迹,神祠年久损坏,乞赐修葺。从之。”[10](2643)此后,天顺五年(1461年)、成化四年(1468年)、成化十六年(1480年)都对昭真观进行了修葺。成化十九年(1483年)昭真观重修后,赐额“碧霞灵应宫”。至清代,皇室致祭、赐额元君庙的实例亦屡见不鲜。康熙曾多次登泰山,上谒东岳庙,躬祀泰山之神,令从每岁香税钱粮内量给数百金,修葺上下岳庙与元君诸祠。乾隆先后十次巡幸泰安,六次登临泰山,至碧霞宫拈香①,并“自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以来,每遇四月十八日,遣内大臣赉香帛进谒以为常。御赐彝器炉鼎瓶盏,多晶玉金磁之宝”[11](208),使祭祀碧霞元君成为定制。此外,清初还对碧霞祠多次赐额,康煕二十三年(1684年)赐“坤元叶徳”、雍正九年(1731年)赐“福绥海宇”、乾隆十三年(1748年)赐“赞化东皇”[12](141)。

国家的认同,推动了碧霞元君信仰的传播,使其庙宇广布域内。由于碧霞元君庙宇众多,笔者根据各地庙宇建立时间的早晚、数量的多少、辐射范围及庙会的繁盛程度,将明清时期碧霞元君的信仰地域大致分为核心、扩展、边缘区而探讨之。因考察范围较广、时间跨度较大,拟以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政区为准,以地方志为主要史料探讨如下。

(一)、以山东、河南、直隶、江苏、山西为代表的核心区。该区碧霞元君庙大多建于明代,至清代庙宇已遍布绝大多数府、州、县,且碧霞元君庙会兴盛。

山东是碧霞元君信仰的发祥地,自宋代泰山顶已建有玉女祠,历经宋、元至明清时期,碧霞元君庙在山东各地已均有分布。代洪亮据明清山东大量的地方志资料,对山东地区奉祀碧霞元君的庙宇和庙宇的不同称呼进行统计,其统计出至清末,山东各地碧霞元君庙至少有300余座,此数字还未包括未进入文人视野的乡村庙宇。即使以此计算,清末山东平均每县至少有两座以上专门奉祀碧霞元君的庙宇,其普及程度是其他神灵所无法企及的。[13](109)

山东不仅碧霞元君庙宇众多,而且各地庙会活动兴盛,令临近州县的民众纷至沓来。济南碧霞元君祠在黄山东峰畔,“每岁四月八日,山有圣会,邻此郡邑百里外民乞福至数万人,商贾百货屯集,咸获利焉,俗呼庙市”;邹平县“四月八日黄山会,初六日起至初八日止。远近州邑,士民男妇咸结队朝拜碧霞元君像,宫在山东峰虎头岩畔。是日,四方商贾隥百货俱集东门,贸易自庙外至山脚……铺设里余,俗称大集”;民国《临清县志·寺观》载:“碧霞宫,旧历四月中旬,邻封数十县来者甚众,名曰朝山。每值会期,土人抬木像,扮社伙,观者云从,有万人空巷之势。”此外,冠县、临邑县、乐陵县、肥城县、博山县、诸城县、蓬莱县、邹平县、长山县、夏津县、清平县等地均有碧霞元君庙会。

河南在明代已建有大量碧霞元君庙,孟县有“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造奶奶庙钟欵识,在城北十五里长店村”、“明嘉靖四十一年造奶奶庙钟欵识,在城东十五里南庄村。”[14](1174);郾城碧霞元君祠“在黄赵店,曰行祠者,本之泰山而言,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建”[15](815);孟津县“神州庙祀碧霞元君,在城东南山半,四月十八日有司致祭……明嘉靖间邑副使李秩重建”[16](140);浚县泰山新宫“俗名奶奶庙,在浮邱山,顺治十年(1653年)刘达重修碑存;一在新镇东门外,万历六年(1578年)牛一麟重修碑存;一在新镇西门外,天启六年(1626年)邑人李汝信、道士张真学重修,王在晋记碑存”[17](402、403)。此外,考城、淮阳县、新乡县、武安县、武陟县、虞氏县等地亦均建有碧霞元君庙。

明清时期河南地区不仅碧霞元君庙广布,碧霞元君庙会亦十分兴盛。如:《古今图书集成》载“延津县四月十八日碧霞庙,市民祭赛。远近商贾毕至……肩摩毂击比户居停,人杂类繁。恐防意外,相沿县官驻防,捕衙各设营房统帅,兵役日夜驻扎,星罗眺望巡查,名曰厌会。于斯五日,集散,文武官吏方可回衙自逸”;武陟县“赛香火之会,敬事神明,有祈有报,且因以立集场,通商贩……会各有期……四月陈州娘娘会,陈州娘娘者,碧霞元君也,或云是元女太姬”、辉县“四月十八日,东关泰山庙亦有会”、商丘县“四月十八日,北关泰山行宫大会”、洛阳县“三月二十八日,拜祀东岳。四月十八日,祀碧霞元君,男女毕集”[18](90、78、130、264)等等。

直隶地区碧霞元君庙建立时间较早,明末已形成环绕京城的“五顶”:“祠在北京者,称泰山顶上天仙圣母。麦庄桥北,曰西顶;草桥,曰中顶;东直门外,曰东顶;安定门外,曰北顶。盛则莫若弘仁桥若,岂其地气耶!”[19](193)天津“碧霞宫,一在泥沽,一在河北宜兴埠村”、“碧霞元君祠在长卢疃,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建,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重修”[20](519、523)。保定府“碧霞元君祠三:一在城南,明初创建;一在沱上村,万历中创建;一在边吴村,嘉靖中重修”。此外,顺德府、通州、武清县、密云县、怀柔县、霸州、文安县、永清县、南皮县、抚宁县、开州、清丰县、广平府、宣化府、承德府、永平府、大名府、宣化县等地均有碧霞元君庙存在。据韩书瑞统计,仅明清两代北京城内,正祀碧霞元君的庙宇达116座,附祀的亦有43座,从中可看出该地区碧霞元君庙的分布之广。

直隶地区的碧霞元君庙会以“五顶”最为隆重,“四月一日至十八日,倾城趋马驹桥,幡乐之盛一如岳庙碧霞元君诞,俗传是日神降,倾城妇女往乞灵,祈生子”、“四月自初一至十五,宏仁桥娘娘庙场香会,十八日天开娘娘庙会,登五名山,赛圣母会”[21](298、514)。西直门外高梁桥“有娘娘庙,塑像如妇人育婴之状,倍极诸态……俗传四月八日,娘娘神降生,妇人难子者宜以是日乞灵,滥觞遂至倾城妇女,无长少竞往游之”[22](191)。清代,由于“皇朝倡之于前,太监势力从之于后”,妙峰山香会兴盛起来,“由乾隆至光绪二十年(1899年)止,沿各路进香之茶棚已达三百数十所之多。文武皇会达一百七十余堂”,“光绪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年,慈禧太后传看各种皇会十二项,表演团体七十余堂,会众近三千人”[23](2),妙峰山进香活动达到鼎盛时期。此外,通州、怀柔县、抚宁县、顺德府栲栳红山等地的庙会亦十分兴盛。

江苏明清时期的碧霞元君庙较多,各府已均有碧霞元君庙分布。徐州府铜山县“显济庙在城南泰山颠,祀碧霞元君。明嘉靖间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知府永龄改额碧霞宫,每岁四月朔至十八日,里人进香甚盛,谓之泰山会”[24](450);淮安府“碧霞庵旧在城东门外南窑,成化十五年(1479年)建”、“安东县碧霞宫,治西南一里,在澳河西岸”、“桃园县娘娘庙在治东里许”[25](2817、2841、2845);扬州府宝应县“(泰山殿)晏公庙旧址,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建,一曰‘碧霞宫。万历间河工成,遣官祭告,太后遣中官挂袍”[26](234);江都县碧霞行宫“在东关外官河岸,祀泰山碧霞元君……明嘉靖初建,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遣内官致祭,铸铜鼎供器于庙”[27](971、972);松江府“碧霞元君庙在西门外花家溇,嘉靖十五年(1536年)道士陆钺建,今圮”[28](379)。此外,镇江府、常州府、江都县、仪征县、高邮州、如皋县等地亦有大量碧霞元君庙存在。

山西的碧霞元君庙较多,碧霞元君庙会也十分兴盛。《古今图书集成》载“太原府太谷县四月十八日东、西两关碧霞元君会,土人享赛累日,商贾鳞集,货物山积,人皆贸易,因游观焉”;“河曲县天仙圣母庙三:一在桥头街,一在娘娘营,一在城南拐”、“太谷县碧霞元君庙,东、西门外各一”、“徐沟县碧霞元君庙,在城东北,岁四月十八日祭”、“霍州碧霞元君庙,在东北三里,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仪宾乔惟鸾建,刘熙撰记”、“和顺县碧霞元君庙,在东关,四月十八日祭”、“五台县碧霞元君庙,在东北四十里九女山”[29](107、166、167);《古今图书集成》载“辽州东岳庙祀碧霞元君,在县东关;潞安府碧霞元君庙有四:本县堡后村一,下店镇一,西营镇一,下良镇一;沁州花山老君堂,在庙北三十五里。明嘉靖己亥(1539年)五月,渖藩内丘王昼寝,梦一老人自称沁州花山老君……乃命内使捧金字牌一面于碧霞元君殿悬挂,又施金纱龙袍一袭及珠络铜冠一顶,并撰寐览记刻石”。

(二)、以黑龙江、吉林、盛京、安徽、浙江、陕西为代表的扩展区。该区的碧霞元君庙大多建于清代,数量较少,庙会仅在个别地区有之。

黑龙江碧霞元君庙建立时间相对较晚,大多为清代所建。《黑龙江外记》载:“城西普恩寺庙,俗称娘娘庙……杭州旗人华照撰,‘照自言乾隆壬戌(1742年)以上书得罪,来黑龙江,中途梦碧霞元君,呼为道中人有所云云,自是医学大进,痘疹尤著效。”[30](76、77);呼兰“兰西娘娘庙,在县中街,初附关帝庙,故曰双庙。光绪十六年(1890年),道士高广和李宗林改建,草殿三楹,十九年(1893年)管带永山重修之”[31](505)。另据田承军研究,黑龙江之呼兰、双城、珠河、望奎、安达等地均有碧霞元君庙。[32]此外,该地的碧霞元君庙会也较兴盛,民国《呼兰县志》载:“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等日娘娘庙庙会,各家妇女多往拜庙,焚香祈祷,烧刍灵,曰‘烧替身,沙弥诵经,稚子越凳以逃,曰‘跳墙”;双城县“四月十八日娘娘庙会,以城内西大街关帝庙(内有娘娘殿)为最热闹”[33](287)。

吉林地区碧霞元君庙较多:“伊通州娘娘庙共有六”、“长春府农安县娘娘庙,在南门外,正殿三楹……道光十四年(1834年)建”、“宁古塔城娘娘庙,在三官庙东……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建”、“伯都讷城(今扶余)娘娘庙,正殿三楹,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三姓城(民国后称依兰)“泰山娘娘庙,在城东南拉玛哞屯”、“珲春县娘娘庙在古城内”[34](484~491)。此外,吉林之长春、磐石、桦川、安图、临江、怀德、梨树、西安、东丰等地均有碧霞元君庙存在。[32]该地碧霞元君庙会亦十分兴盛,光绪《吉林通志》载:“四月十八日东关娘娘庙会,妇女焚香还愿,有献神袍、幔帐、金银斗、替身人等物。小儿七八岁,每于此日留发,嘱儿立凳上,僧人以筋击顶,喝令急行,不许回顾,曰‘跳墙”[34](498)。安图县“四月十八日娘娘庙会,是日赴会焚香男女老幼可达二千余人,镇乡各处有是庙者亦于此日为会期”[35](287)。

盛京碧霞元君庙分布较广,辽阳州“泰山娘娘行宫在城内西北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重修,有碑记”;“复州娘娘庙有五”;广宁县“碧霞元君庙在城西北隅万紫山”[36](931、934、938);锦县“娘娘庙十处,一处在城内北街西隅……建修无考,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修。东岳庙,西殿奉碧霞元君,俗称此庙为娘娘庙”[37](258、259);沈阳碧霞宫“俗呼娘娘庙,在天佑关街东;雍正三年(1725年)建,每年会期阴历四月十五日起,二十日止”、“碧霞宫在城南林盛堡,距城五十里,清初建”[38](592、599)。安东县有碧霞宫多处:“碧霞宫在天后宫左侧……夏历四月十八日香火甚盛,农工商各界均放假一日,妇女瞻仰者尤多”[39](883、884)。此外,辽宁之奉天、新民、辽中、海城、桓仁、昌图、铁岭、开原、西丰、营口、盖东、凤城、阜新、义县、北镇、锦西、兴城、绥中等地均有碧霞元君庙分布。同时,铁岭四月十八日娘娘庙会“祀碧霞元君,世人附会之,配以眼光、子孙各神及痘神,妇人育子,童子患痘,多于是庙祷之”[40](1084);义县“四月十八日邑中西街嘉福寺、娘娘庙,南街太平庵,东关天齐庙(即东岳庙)等会”[41](1363)庙会活动亦十分兴盛。

安徽碧霞元君庙数量较少,但个别地方庙会活动较为兴盛。凤台县“元君庙,城东南四顶山上,土人相传祈子辄应,每岁三月十五焚香膜拜者远自光、固、颍、亳,牵牛鼓楫而至”[42](353)。《都梁记》亦载:“盱眙碧霞元君瑞岩庵,宋宗室女尼开林,赐赉甚盛,后以南渡割据,事金于泗,每岁南使驻节盱眙来庵,遂为游观之所。旧迹碣文满山,至今道场仍旧,每岁四月十八日为元女诞辰,远近士女持香供奉络绎弥月。”此外,滁州“碧霞行宫在县西六丈街”、宁国府“碧霞庵在城南杨柳铺,僧省如募建”、庐州府“巢湖庙多不胜纪……桐城乡襄安镇神即中庙,所奉碧霞元君”、“巢县碧霞元君庙在县西北四十里蒋家渡”[43](322)。

浙江碧霞元君庙较少。衢州府泰安宫“在南隅义姑桥左,明时军卫漕艘吏卒建……考其碑系泰山顶上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故有泰安娘娘之称”[44](380);严州府“泰山行宫在县东塔山,即碧霞元君也。护严郡军卫请香火于北高峰,岁往进香,水陆跋涉,明万历元年(1573年)邑众复请香火于此,每岁四月十八日进香设醮祀之”、“泰山行宫在城东北高峰上,明嘉靖间建,其额曰‘碧霞元君殿,知府陈文焕改今名”[45](123)。雍正《浙江通志》亦载:“泰安宫在大固山东麓,祀泰山碧霞元君,国朝康熙十一年(1672年)卫守备陈梦旸重建”、淳安县灵瑞院“在县东四里……明隆庆三年(1569年)知县郑应龄又于寺后龙山颠建碧霞宫,题曰‘龙山第一宫”[46](635、651)。

陕西碧霞元君庙多建于明代,延安府“元君庙在县北三十里冯堂里”、“三原县元君庙在县南门外,一在丁留村,俱洪武间修其南庙”、“元君庙,醴泉县在县北一里,有秋旱,祷辄应,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修”、“元君庙,咸宁县在城东南”[47](3077、3157、3175);“娘娘古庙,在耶家坡庙旁,又名双泉宫”、“元君庙在留公堡西,去城三十里,明成化时建,宣统二年(1910年)以兴办学堂,重为补葺。一在姚家寨,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建,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48](368);“咸宁县元君庙在城东南四十里庞留村,其北郭、南关、杏元头、余兆村、侯官寨俱有庙。”[49](466)

(三)、以今内蒙古、广东、四川、甘肃、湖北、湖南、云南、贵州、福建、台湾为代表的边缘区。该区的碧霞元君庙建立时间较晚,数量较少,仅在个别地区零星分布,香火亦不甚兴盛。

内蒙古:清水河厅(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奶奶庙在厅署二里许,南够村山坡上”、“四月初八日居民入圣母庙祈祷,施油香,而妇女尤盛。有将庙中泥孩用红绳拴系者,有点誌于身上者,又有将泥孩抱归者,名为拴寄儿女。十八日古城坡,每岁于是日赛会演戏,士女如云,颇称繁盛”[50](202、317、318);归绥县“东娘娘庙在新城东门外”、“西娘娘庙在新城西门外”[51](320)。

广东:肇庆府高要县“嵩台山麓有碧霞元君祠,上数百磴曰‘三仙阁,又上数百磴至顶曰‘玉皇殿”[52](1819);道光《肇庆府志》亦载:“石室中土人谓之黑洞,有石如龙……山麓有碧霞元君祠,上数百磴曰三仙阁。”

四川:雅州山门寺“渡河约二里过涧入山……遇圣母庙即碧霞元君像也,香火阴清,不堪雅观”[53](363)。

甘肃:华亭县灵应祠在“县西郊,祀元君圣母,旱、蝗、瘟疫、祈祷皆应”[54](124)。

湖北:《古今图书集成》载“安陆府泰山庙在州北三里,疑即碧霞元君祠”。另,万历《承天府志》亦载:“江北城,宋乾德三年(965年)置玉沙县,有玉沙草堂,旁有碧霞元君祠。”

湖南:乾隆《永兴县志》、嘉庆《郴州总志》、光绪《永兴县志》均载:“娘娘庙凡二,皆不详所祀。《州志》谓即古女郎庙或言祀泰山之母碧霞元君。一在县署东偏,一在梧桐山防汛县署西。”另,乾隆《沅州府志》载:“圣母庙,在府城隍庙左,明万历元年知州梁栋建,祀碧霞元君。”

云南:楚雄县有“碧霞庵”[55](93)一座。民国《禄劝县志》载:“三月二十日为娘娘会于娘娘殿,殿在城隍庙二门之左,祀碧霞元君,今移祀他处。”

贵州:民国《都匀县志稿》载:“翠岩山……有石台三,上下二台各有庙三楹,前祀药王,后祀碧霞元君。”

福建:康熙《诏安县志》、光绪《漳州府志》均载:“碧霞元君庙在诏安双屏山麓,明邑人沉起津尝谒岱宗元君庙……起津请殿上小铜像以归。崇祯八年(1635年)立庙于今所”。乾隆《上杭县志》亦载:“天仙宫在县北所后,旧祀碧霞元君,万历五年(1577年)合所军士重修。”

台湾:碧霞元君庙称为“泰山行宫”,目前全台唯一正式、合格的泰山行宫,只有高雄的“草衙龙凤宫”一座。徐志平亲访龙凤宫及管理人得知:“据说康熙元年(1662年),山东济南府历城县农民朱清,得友人资助而转业从事木材生意……某日参拜回家后,梦见碧霞元君法相,降谕朱氏俟醒后‘速往南赡部洲蓬岛(即今台湾)宣化济世朱清乃遵元君玉旨,恭请元君神尊搭船至台湾”[56]。总之,明清时期碧霞之祠,已广布全国大多数省区;泰山文化,已遍布全国。

三、碧霞元君信仰地域扩展的原因分析

明清时期是碧霞元君信仰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庙宇已广布全国大多数省区,碧霞元君信仰地域的扩展,是诸多原因导致的结果。

首先,“岳镇海渎”之祭与朝廷的推崇。泰山是封建帝王、平民百姓心中的圣地。“环区中而山者万,不啻也岳为最;环区中而岳者五,不啻也岱为最;故曰岱宗”[57](6)。泰山的独尊地位使碧霞元君与它联系起来。正由于泰山的独尊地位,才有宋真宗的封禅、立像、建龛、致祭、作记等一系列活动,泰山玉女才得到世人的关注和皇帝的首肯;正由于身处泰山之上,金元之际才得到公主的拜谒与士大夫对其庙宇的重建。而唐代东岳行祠已出现,“泰山府君祠,在(鱼台)县西十二里”[58](266),历宋元至明,各府州县已普遍建起东岳庙,并与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城隍庙等合成一整套地方上的官方祠祀系统。由于两神同驻一山,民间出现了两者同驻一庙,甚至将其混淆的情况,“国家秩祀泰山之神与亿兆人奔走奉事碧霞元君之神,其为翼縡元化,二乎一乎”[59](426、427),认为两者是二而一,在本质上是一回事。明清帝王不仅对泰山碧霞祠进行敕修、致祭、赐额,使祭祀泰山碧霞宫成为定制,后妃对泰山以外的碧霞元君行宫亦十分重视。宝应县“泰山殿,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建,一曰‘碧霞宫。万历间河工成,遣官祭告,太后遣中官挂袍”[26](234)江都县“(碧霞行宫)在东关外官河沿,祀泰山碧霞元君……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遣内官致祭,铸铜鼎供器于庙”[27](971、972)。可见,东岳庙在全国各地的建立及朝廷的推崇,无形中推动了碧霞元君信仰的传播。

其次,碧霞元君神职广大,屡有灵异,使其信徒不断增加。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中国,有“助生成之德于无穷,殆若天命之者”[60](253)的碧霞元君成为最重要的送生保育之神。不仅嘉靖十一年(1532年),皇太后遣太子太保玉田伯蒋荣,致祭碧霞元君以求“仰祈神贶,默运化机,俾子孙发育,早锡元良”[57](149),民间更以生育神视之。北京西直门外高梁桥“有娘娘庙,塑像如妇人育婴之状,倍极诸态……俗传四月八日,娘娘神降生,妇人难子者宜以是日乞灵,滥觞遂至倾城妇女,无长少竞往游之”[22](191)。除送生保护育的神职外,碧霞元君亦有祛病防疾、阴佑一方民众安全之神职。正德二年(1507年)皇帝《御制告文》曰:“兹因眇躬,偶爽调摄,敬祈圣力,永佑康宁。特以香帛,用伸告祭,益彰灵应,福佑家邦。谨告。”[61]而普通民众对其信奉更甚,“日照民江伯儿,母疾,割肋肉以疗,不愈。祷岱岳神,母疾廖,愿杀子以祀。已,果廖,竟杀其三岁儿”[62](7593)。红门宫《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山东泰安香社碑》记载了碧霞元君护佑泰安城之事:“泰山之神,夙著灵异,自古昭昭,在人耳目。最显著者,莫如十九年战役。泰安以弹丸小城,被围二十日,受巨炮炸弹至千余发,城外居民咸以为城内齑粉矣。围解后,乃竟不(损)。围攻剧烈时,人咸望见每凌晨由顶发云,罩城垣四周,不谋而同喻为碧霞元君之神灵默相庇护耳。故,事平后,群赴岱顶报赛,有空巷之势。”在此,其弥灾去疾、护城庇民之神职凸显。

再次,随着碧霞元君信仰的传播,其神职不断增加,俨然成为无所不通、无所不达、无所不能之一方保护神。成化十五年(1479年)《尹龙记略》云:“尝观《州志》,昔有猛虎为害,祷之(碧霞元君)而去;飞蝗为灾,祷之而死;以至于民之旱涝,祈之历有其验。”[63](237)其驱虎灭蝗,御灾捍患,去旱去涝,神职广大。华亭县灵应祠“祀元君圣母,旱、蝗、瘟疫、祈祷皆应”[54](124);《蓄斋二集》亦载“饥饿、疾疫而死所谓劫数也,而能救劫者莫若元君”[64](381)。同时,碧霞元君还有安济顺渡、护堤造福等神功。《古今图书集成载》“安徽巢湖中庙在北岸,祀碧霞元君……去合肥巢县各九十里……过者祷之能分风相送”;《颐道堂集诗选》亦有《归甫两旬复有渡海之役,祈风碧霞元君感,题祠壁》、《偕湘姬至刘河祈风碧霞元君祠下,次日晓起渡海,用前兰姬渡海韵》诗两首。明小说《梼杌闲评》则载:“宝应县城北泰山庙,香烟最盛……去年黄淮决口……吾乃泰山顶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奉玉帝敕旨来淮南收伏水怪,保护漕堤,永镇黄河下流,为民生造福,称她为‘永护漕河福德神。”[65](12、13)总之,随着其神职的增加“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交相愿,而神亦靡诚弗应。”[66]富贵、平安、健康、长寿、多子多孙、丰收、安定等这些人们孜孜以求的东西,通过进香碧霞元君均能实现。这是其信仰扩展及“元君像不及三尺,而香火之盛,为四大部洲所无”[67](71)的根本所在。

最后,流动官员、士商和移民的推动作用。移民对民间信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把特有的地方神信仰向迁入地传播。[68]在东北整个移民群体中,以山东为最,河北、河南次之。他们在移至迁入地的同时,亦将迁出地的风俗习惯、民间信仰一并带入,如民国《盖平县志》载:“居民除旗族外大抵由山左、关里迁徙而来者为多,其习俗每沿用故乡惯例,不失幽冀坚强、邹鲁朴厚之风。”[69](533)此种背景下,碧霞元君信仰亦传入东北地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红门宫《义和香会碑》载有移民辽宁的山东民众组织碧霞元君香会之事,其载:“天下之事,力单者难成,众擎者易举,散离者必败,团结者收成,此定理也。如王应宝等之香会亦然。于民国八年(1919年)四月,香会等人在奉天西丰县高立、木子黄、草牌、齐家堂、小孤山相聚营生,深明在外做事环境之下,非团结不为功。遂于是月联络同乡,假香会名义来团结,即许愿于岱岳圣母殿前,大家如平安完全归家,愿许在岱岳圣母殿前悬木匾、建立石碑。圣母(显)灵,果佑众黎平安全归。今敬献木匾、建立石碑,以消前愿。”他们即在辽宁以碧霞元君香会联络乡谊,结社生存。

移民还利用碧霞元君之神功,面对瘟疫灾害,以求心理慰藉。民国十年(1921年)红门宫《善与人同碑》载:“且夫泰山岩岩,位居诸震,功参天地,好生之德,所以居五岳之尊。于是,历代圣王每逢四月十八日,命有司封山礼拜……兹于民国十年仲暮之春,吉林省滨江县瘟疫流行,死者不计其数,见者注目寒心。有泰莱贾君联斌、郑君书箴等于斯生理诚心祝祷,祈碧霞元君之灵应,护佑苍生,不惟祷者,俱无灾恙,祷后而瘟疫遂止。乃各捐资财,树碑以答神庥,一以著神功之大”,该碑后署名者达五六百人,可见该香会在东北移民中的影响之大。官员、士商的流动亦推动了信仰的传播,《募修碧霞元君祠文》载:“吾邑(江苏无锡)旧无碧霞元君祠,有之自冯公观省耳。盖观省公以广文任河南之涉县,禧于祠而生龙泉公夔,是神之贶也。观省公因捧像以归而祠所由建矣。”[70](416)总之,在碧霞元君信仰扩展过程中,流动官员、士商和移民共同作用,使该信仰跳跃式的移植到移民迁入地,形成典型的移民型信仰文化。此外,碧霞元君信仰的传播还与国家祭祀政策的外在刺激、道教关键时期的塑造等因素有关。[71]

参考文献: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2](三国)曹操等.三曹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2.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宋)王应麟辑.玉海[M].扬州:广陵书社,2003.

[5]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宋)李献民.云斋广录[M].济南:齐鲁书社,1995.

[7](清)毕沅等撰.山左金石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元)秦子晋.新编连相搜神广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9](元)杜仁杰.泰安阜上张氏先茔记[M].道藏本,文物等出版社,1988.

[10]明英宗实录[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

[11](清)唐仲冕辑.刘慧等点校.岱览[M].泰安:泰山出版社,2005.

[12](乾隆)大清一统志[M].文津阁四库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3]代洪亮.泰山信仰与明清山东社会[D].引叶涛.泰山香社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14](民国)孟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15](民国)郾城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16](康熙)孟津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17](嘉庆)浚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18]丁世良等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1.

[19](明)刘侗等著.孙小力点校.帝京景物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0](光绪)重修天津府志[M].续四库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1](光绪)顺天府志[M].上海:上海书店,2002.

[22](明)沈榜.宛署杂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23](民国)金勋.妙峰山志[M].手抄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

[24](同治)徐州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25](乾隆)淮安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26](道光)重修宝应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27](乾隆)江都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28](嘉庆)松江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29](雍正)山西通志[M].文津阁四库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0](清)西清纂.萧穆等重辑.黑龙江外记[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

[31](宣统)呼兰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32]田承军.清代东北地区的碧霞元君庙[J].泰安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

[33](民国)双城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3.

[34](光绪)吉林通志[M].续四库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5](民国)安图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36](清)阿桂等撰.钦定盛京通志[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7](民国)锦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38](民国)沈阳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39](民国)安东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40](民国)铁岭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41](民国)义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42](光绪)凤台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9.

[43](光绪)庐州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44](民国)衢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45](道光)严州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46](雍正)浙江通志[M].文津阁四库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7](乾隆)西安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48](民国)咸宁县长安两县续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

[49](雍正)陕西通志[M].文津阁四库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0](光绪)清水河厅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51](民国)归绥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52](道光)广东通志[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

[53](乾隆)雅州府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

[54](乾隆)甘肃通志[M].文津阁四库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5](宣统)楚雄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56]徐志平.泰山文化在台湾[J].泰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57]马铭初等.岱史校注[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

[58](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9]江丰荣.泰山历代石刻选[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3.

[60](明)袁著.夏忠梅校.泰山搜玉集[M].泰安:泰山出版社,2005.

[61]朱宏伟.一则珍贵的碧霞元君信仰史料[J].民俗研究.2004年第3期.

[62](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3](明)汪子卿撰.周郢校证.泰山志校证[M].合肥:黄山书社,2006.

[64](清)黄中坚.蓄斋二集[M].四库未收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65](明)轶名著.刘文忠校点.梼杌闲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66](明)王锡爵.东岳碧霞宫碑.见重修泰安县志[M].民国十八年刻本.

[67](明)张岱.琅嬛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1985.

[68]王元林、陈玉霜.论岭南龙母信仰的地域扩展[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4期.

[69](民国)盖平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

[70](明)邹迪光.始青阁稿[M].四库禁毁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71]王元林、孟昭锋.论碧霞元君信仰扩展与道教、国家祭祀的关系[J].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1期.

The Geographical Expansion of the Bixiayuanjun Belief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eng Zhao - feng Wang Yuan - lin

(Research Centr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Abstract:Bixiayuanjun developed from the literature image of Jade Maiden of the Tai mountain in Han and Tang dynasties. Under the common push of the adaptation of Taoism and state identity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it transformed from the folk god to the Taoist celestial being.The emperors sacrificed and bestowed the inscribed board to it many tim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 became the state god. The Beliefs expanded from mount tai corner to the most parts of the country.The temples also expanded from shandong province to the nearly 20 provinces and formed a different core、extensions、and marginal zone.The geographical expansion of the Bixiayuanjun closely relate to the National sacrifice and governments admire, Majority of the clergy and the local folk beliefs, government officers, merchants, immigrants transmission and Taoisms pushing.

Keywords:Ming and Qing dynasties;Bixiayuanjun Beliefs;Geographical Expansion;Extended reasons

责任编辑 张 翔

猜你喜欢
玉女成文泰山
神女峰
“00后”的爱情标签
徐成文
我和老伴的快乐“毽 ”身法
咏杏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掏结术与“玉女关”总结
泰山崩于前,你瞟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