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帅军 卢盈
摘 要:高校办学目标的雷同、学科和专业设置的趋同、人才培养方式的同一性是存在于我国高校发展中的问题。趋同化现象归因于传统计划思维逻辑下的高校发展观的阻碍、高校管理体制的制约、不合理的目标定位以及单一化评估制度的施行。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祛除我国高等学校发展中存在的“趋同现象”。
关键词:高校;“趋同现象”;高校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校无论从在校生人数、办学层次以及人才培养的数量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大众化进程积极推进的过程中,高校发展也存在不容小觑的问题——高校趋同化。在高校发展中哪些因素造成了“趋同现象”的产生,应如何消除这种不应该有的或者是暂时性的“趋同现象”,是突破我国高校发展瓶颈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高等学校发展中的“趋同现象”
高校“趋同现象”是“大学在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相互间平均化或一致化的动态行为过程,以及在形式上表现出越来越相似的现象”[1]。高校趋同化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目标定位、学科专业设置、管理模式以及校园建设方面。
(一)办学目标定位趋同
自高校合并扩招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似乎对合并升格的热情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些专科学校想升本科,本科院校想升研究型大学。一些普通本科院校提出“宏伟”的办学目标,争“国际一流”、“全国一流”,甚至一些起步较晚的民办高校也提出建立“东方剑桥”、“东方哈佛”的目标。一些高校不考虑学校实际,在办学层次上向纵深发展,所追求的发展目标都瞄向研究型大学,追求硕士点、博士点的建设;在办学目标上,追求综合化、追求大而全,致使各个院校缺乏特色,相互之间总是在简单地模仿,缺乏有效的竞争。这将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高校群体结构的合理布局,最终影响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二)学科专业设置趋同
为了与高校办学目标保持一致,就会出现另外一个现象——学科和专业设置的趋同。不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理工科大学抑或师范院校,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表现出惊人的“默契”,不考虑学校现有的师资和条件,盲目开设热门专业。据统计,在1999至2009年间,我国普通高校新增本科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主要集中在工学、文学、管理学与理学四个学科门类。此四个学科门类共增设21604个本科专业布点,占新增专业布点总数的81.13%,其中工学、文学、管理学和理学分别新增了7587、5282、4809、3926个专业布点。[2]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具有普通本科招生资格的1088所普通高校(包括独立学院)中,专业布点数前五位的是:英语(88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25个)、艺术设计(711个)、国际经济与贸易(673个)和市场营销(671个)。[3]学科和专业设置的趋同现象可见一斑。学科和专业设置的趋同一方面使得资源得不到合理的优化配置,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各个高校缺乏办学特色,使学校缺乏竞争优势,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
(三)人才培养模式趋同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内容、方式的集合体。其中涉及到教学和课程设置、学生管理、考试评价等一系列制度。高校在类别、层次、发展历程以及内部师资力量上各不相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存在差异性。然而在我国,不论是一流大学,还是普通本专科院校,抑或是高职院校或民办院校,无论其办学实力的强弱,在培养目标上大都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全能型”的复合型人才,也需要专业型和应用性的技术人才,同样需要高职院校、民办院校各放异彩,各具特色,而不是模仿普通本专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样,在教学模式上依然延续传统的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缺乏对教学模式的创新。在课程设置上,过分强调课程的理论广度和深度,缺乏与实践的联系,缺乏实际工作的技能的锻炼。
二、“趋同现象”的归因分析
(一)计划逻辑思维下的高校发展观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形成了“计划逻辑思维”:身处市场洪流中的高校仍把自己看做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附庸,把自己看做一个封闭的个体,自己所要做的只是一切跟着国家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挥棒”走,习惯于按计划办事。国家以及上级教育部门成为高校的保护伞,高校自身的使命只是遵章办事、按图索骥,被动的、机械的接受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在这种思维模式的指引下,一切按计划来办,高校的办学模式、发展目标、培养人才的规格都按统一的标准发展,不按照计划办事反而成了不合乎情理的做法,高校培养的人才的规格只需和上级部门下达的指标相吻合。由于一些高校仍存在这样的思维惯性,没有认识到高校的自主性所在,总是在不断的重复模仿其他成功院校,缺乏用积极主动的发展观念来引导高校内部的变革,致使高校在发展模式、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缺乏创新,缺乏对自身办学特色的思考,从而顺理成章的导致高等学校趋同化现象的产生。
(二)高教管理体制的制约
高教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权责分配关系,也就是政府管理高校的方式;另一个层面是高校内部管理,也就是高校如何实现自我管理以及高校各职能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长期以来,国家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管得过严,高等学校习惯了“等、靠、要”的办学方式。办学缺乏积极性,政府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管理事必躬亲,学校办学自主权得不到真正的落实。高校校长的任命权、招聘教师的权利、专业设置的权利全都集中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导致高校不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办出自身的特色。高校自主权的丧失使高校失去了多样化发展的制度支撑,为高校趋同化埋下了伏笔。在高等学校内部,本应作为服务于学术机构的高校行政部门,却占据了高校的领导权。高校内部行政化倾向严重,行政文化逐渐的侵蚀着学术文化。高校发展缺乏强有力的动力支持,高校的行政机构占据了高校的主流话语权,学术研究丧失其至高无上的地位,使得行政领导代替了学术领导、外行领导取代了内行领导,导致高校在发展中的短视行为,争名夺利,致使趋同化现象有了其深刻的体制机制的依托。
(三)缺乏合理的办学目标定位
合理的办学目标是高校发展的先导。办学目标的形成受到来自办学理念、高校的师资力量以及所处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高校日益形成的趋同化的发展模式从表征上来看是办学风格、办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究其根本在于高等院校缺乏合理的办学目标,对高校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条件不甚了解。首先,办学目标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办学目标的最终确定需要经过高校领导集体通过审慎的观察、思考,并对学校实际条件以及外部环境进行考察和判断,最终制定出合理的办学目标。其次,办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要转化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使其有共同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师生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充分的了解和体认。正是由于办学目标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且办学目标的实施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容易在高校这一特定的学术组织中出现模仿性机制。一些高校不愿花费太多的精力来凝练学校的办学目标,就会进行僵化的重复性模仿,导致高校办学目标的单一化,缺乏创新,不利于高校个性化发展。
(四)单一化的高校评估模式
大学从层次上分为四种类型: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从类型上分为:普通高校、职业高校、高职高专院校。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各自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我国高校评估制度存在的最大弊病在于采取简单的“一刀切”做法,对类型、层次不同的高校“一视同仁”。目前的评估标准还是一种“高层次的、一流大学型”的标准,侧重于高校综合性、高层次、高校博士点与硕士点的多寡以及课题的数量和“级别”。高校为了赢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优质生源,追求不切合本校实际的、在本校能力之外的发展,办学质量不仅低劣,也浪费了有限的资源。这就造成高校既没有达到评估的要求,更没有促进高校质量的提高,最终影响高校的稳定发展。
三、祛除“趋同现象”的基本构思
(一)形成市场逻辑下的高校发展观
处于市场之中的高等学校要改变以往的“闭关”姿态,积极主动的进行学校变革,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学校的稳定发展。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工具理性,使之作为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社会的加工厂,但也要处理好高等教育的价值无涉性。高等学校追求知识和真理的本来面目,追求的是“应然之理”。高校要在积极探索“应然之理”的前提下,主动寻求解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然之用”。高等学校的领导应该从以往的“等、靠、要”思想转变为“追、求、变。”市场逻辑下的高校发展观,是要我们树立市场观念、引入竞争机制。高校领导要克服传统观念的制约,树立一种危机意识,合理配置高校资源,充分考虑外部因素对高校发展的影响,使高等学校成为社会的引领者和领路人。
(二)改革现行的高校管理体制
体制是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配置方式。要素之间不同的作用方式改变着体制的外在表现形式。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高等教育与政府之间以及高等教育内部的各种资源之间优化配置的形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的职能应由传统的计划、命令性的强制管理转向宏观的、服务型的监督和指导。把高校管理的权利放归给学校,使高校具有自主发展的权利,调动高等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促进高校多样化的有特色的发展。对于高等学校内部而言,应改变高等学校现行的行政权威挤占学术权威的现状。学校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高等学校的存在价值在于对知识和真理的纯粹的追求。对高校自身而言,应实行教授治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使行政事务与学术事务各司其职,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配置合理。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管理体制,才能从根本上剔除趋同化现象的体制机制根源。
(三)实施高校个性化教育
高校首要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制约着高校发展模式,高校发展模式的革新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动以及质量的提升。高校个性化教育的实施,会带动学科和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教师培训等一系列制度的革新。高校应以学生为本,从本校以及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制度。个性化教育实施的过程,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本身就是对高校趋同化的教学模式、课程结构、专业设置、学生管理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的革新。
(四)挖掘高校内在文化积淀
趋同化是外在表现形式的相似性和一致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乏对高校自身文化积淀的挖掘。文化是一种积淀,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沉淀而成的高校师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高校文化的价值在于保持高校创新的动力。文化具有巨大的差异性,每个高校的历史渊源不同,所形成的学校文化也不相同。对高校文化的深层挖掘有助于形成学校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的方向,为科学的、合理的学校办学目标的形成提供支持,从根本上铲除“趋同化”的生长根基,促进高校多元化的、各具特色的发展。
(五)实施分类指导的高校评估制度
建立分类指导的高校评估制度,是促进我国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在层次和类别上存在差异性,若简单地对高等学校实行“一刀切”式的评估方式,一方面不利于办学水平较高的学校向更高水平发展,另一方面挫伤了办学水平较低的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容易使其感到前途暗淡,最终不利于高校的整体发展。高校评估的目的不在于分出高校的三六九等,而在于客观评价高校的现实状况,使学校领导及其成员了解学校自身的发展现状,为高校发展指明方向,并确立今后的发展目标,了解学校存在的不足,不断的对学校进行变革和完善,为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客观的依据。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各具不同的培养目标,各有具体的质量规格,应当避免用精英教育统一的尺度来衡量目标、规格不同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通过制定多层次的、多样化的分类评估指标体系,促进高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清.高校趋同化发展缘由的组织社会学透视[J].教育评论,2006(5):7.
[2][3]吴御生,罗三桂.规模扩张后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增长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