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钱林说家教(三)

2012-04-29 00:44陈钱林
中小学德育 2012年3期
关键词:志向院士性格

陈钱林

作者简介:

浙江省温州市建设小学校长,温州市名校长,温州市首批教育名家,浙江省督学。出版《尊重教育新理念》《新理念作文》等专著。

志向造就梦想与奇迹

孩子没有志向,就像船在航行中没有灯塔。家庭教育,贵在帮助孩子树立远大志向。要让孩子“做梦”,帮助孩子“追梦”,而并不一定在乎是否“圆梦”。

故事分享:拜访院士

2008年6月,中国工程院钟山院士到瑞安安阳实小考察。能否让孩子见见院士?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与钟山院士联系。想不到,院士答应了。

晚上,我带俩孩子如约到了国际大酒店。钟山院士了解了孩子勤奋好学的情况后说:“要成功,关键要做到四点。一要有信仰。只要有信仰,就不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二要勤奋好学。不好学的人,不会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三要创新。创新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再创新。集成创新是把许多复杂的原始创新聚集一起,如航天科学,需要力学、化学、生物学等综合科学才能实现创新。四要做人。一个人只有人品好,才可以做学问,才会有朋友,才可能有成就。”当院士说到牛顿的运动定律后来被爱因斯坦完善时,儿子接了一句“爱因斯坦也会被后人超越的”,儿子的话得到了院士的夸奖。

当院士得知俩孩子自学能力较强时,便鼓励孩子们说,自己快八十岁了,六十多年来都是靠自学。现在我国本土还没有人获诺贝尔奖,这个重任就靠你们了。

女儿看到院士特别兴奋。她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有没有可能造一种有吸引力的飞船,使宇航员在太空中也会感受到重力?能不能用一种比较轻的磁性材料,使宇航员不会失重?宇宙飞船上都有太阳能电池,能不能推广到人类的日常生活中?院士都给予了分析。

女儿还提了一个问题:“能不能把地震的能量用来发电而为人类造福呢?”院士笑了,说:“问得好。地震的能量太大了,如果能加以利用,就了不得啊!不过,现在对地震的原理研究还非常浅显。”这时儿子插话说,日本能在地震前5秒钟进行预报,算是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院士表扬了儿子,接着说:“人类对地球内部的构造了解得太少,就像看人只看到皮肤一样。科学研究需要把握规律,才能趋利避害进而化害为利,为全世界人类造福。”

道别院士,俩孩子激动不已,一路讨论着与院士见面的感受。儿子说,一定要学好科学,如果有机会,选择学地球物理。女儿也说,要当科学家。

家教建议: 让孩子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每个孩子都会有志向,这是成长的重要动力。家长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心中的秘密,帮助孩子为追求志向而努力。

尊重孩子的志向

家长教子常有功利心,孩子如果以教师、科学家、警察等为志向,往往会受到称赞;而若以农民、送水工为志向,家长一般会反对。其实,志向不分好坏,孩子选择志向,总会有自己的理由,家长都应该给予肯定。有的家长往往会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为孩子设计志向,如希望孩子当钢琴家、科学家、公务员等,如果孩子认可,这当然未尝不可;但如果孩子不认可,家长不能强加。

孩子的志向并不稳定,会在成长中不断变化。有的时候,孩子还会有多个志向。杳杳的志向曾经是当作家,读中学后她要当科学家,我都给予肯定与表扬。曾有一段时间,她的志向是当“侠客”。一次,她把手机通讯录的人名改成了包大人、王朝、马汉……她问我,缺了个谁?我说,好像是展昭。她悄悄说自己就是展昭。许多时候,我明明知道孩子的志向并不现实,但都未加以否定,因为我相信,尊重孩子的志向,孩子会感到更加自信,会享受更多的亲情与幸福。

以兴趣引导志向

孩子的志向与兴趣有关,家长应从兴趣入手培养孩子的志向,同时又以志向激发兴趣。杲杲小时喜欢计算,我就引导孩子以数学家为志向;中学时曾迷上物理,我就引导他以物理学家为志向。读少年班时杲杲与我商量选择专业,说中科大的物理专业整体实力较强,化学专业出国深造的机会大。我引导他,先考虑兴趣。他说对数学的兴趣最大,后来他选择了数学专业。

外甥彬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期间在我家生活。转学的原因是他不做作业,成绩很差,老师曾评价他不适合读书。通过观察,我发现他喜欢动手操作,于是就引导他研究闹钟、电风扇等。在他乐此不疲的拆装过程中,我又适时予以肯定与称赞,没想到竟激发了他当爱迪生的志向。彬读初中时,我带他观摩瑞安市小发明比赛,之后他改进了奶瓶并在比赛中获奖,后来又对膨胀螺丝进行了改进,获得浙江省“亿利达”杯小发明比赛三等奖,从此他坚定地以发明家为志向。志向带动了学习,他的成绩直线上升。后来他成为了上海交大的一名研究生。从成绩落后生到研究生,让我有了许多家教经验,而基于兴趣引导立志,是很重要的一个。

以志向激励勤奋学习

孩子有了志向,仅仅是教育的契机,如果没有引导到学习上来,只能是培养空想家。杳杳小学时的志向是作家,我就鼓励她多写文章。2004年,我出版《新理念作文》时特意选择了她的两篇短文,由此使她对写作文更为着迷。读初中时,她的志向转为科学家,我又引导她自主学习,引导她把兴趣从文科转到理科,通过如饥似渴地学习,她的数学、科学成绩开始拔尖。

侄儿浩读幼儿园时开始在我家生活。他在幼儿时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并严重影响到学习成绩。读初中时,他说希望当企业家,我非常赞同,引导他制订学习计划,后来他的学习成绩开始慢慢提升,就读南京理工大学后他到英国留学,归国后仍坚持自己小时的志向——创业,对此我很欣赏。在传统的价值观中,自主创业的志向常常不受肯定,如果当时我反对侄儿的志向,或者把诸如科学家此类的志向强加于他,得到的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果:逆反甚至失败。

让孩子与名人对话

我常带孩子到名校,寻找与名人对话的机会。杲杲7岁时,我带他到清华大学,“每一块石子路都有名人走过”的清华园,增强了他对清华名人的敬畏感。杲杲读少年班后,我多次带杳杳去科大,这样就有机会认识杲杲的一些老师。与教授对话,对杳杳的志向也发挥了较大的引导作用。

看名人传记也是与名人对话的一种形式,因此我常引导孩子看名人传记。俩孩子小时看过并受影响的名人传记《改变世界的大科学家》,对孩子有极大的吸引力,书中关于爱因斯坦、牛顿、马可尼、弗莱明等科学家的事迹影响了俩孩子的志向。我在瑞安安阳实小当校长时,设计了科学长廊、艺术长廊,展示40位名人的童年经历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并编写了配套的校本教材《校园名家》,这本书也让俩孩子爱不释手。俩孩子小时的偶像是爱因斯坦,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了许多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甚至连爱因斯坦父母的出生日期都知道。杲杲参加少年班面试时,我在科大校内书店看到爱因斯坦的传记《一路投奔奇迹》,买来后送给孩子,俩孩子如获至珍。

与孩子共同“做梦”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当伟人的梦想,学音乐就觉得自己会成为贝多芬,看《三国演义》时常常希望自己成为诸葛亮,2011年的特殊日子里,许多孩子最想成为乔布斯。家长千万不要取笑这样的梦想,因为此时正是教育的契机。俩孩子小时候的梦想是获诺贝尔奖,喜欢不厌其烦地研究课题,有什么想法也喜欢告诉我,对此我都给予赞赏,有时还提供帮助并参与他们的研究。

俩孩子小时候研究了很多课题。一次吃鱼时,孩子问为什么把鱼骨头丢掉?也许骨头还有营养。我就鼓励孩子对此进行研究。还有一次,孩子说他们有了发现,时间与空间有可能都是个圆,我就激励他们说,这个研究有可能会获诺贝尔奖,俩孩子为此兴奋了好一段时间,并不断地查找相关资料。尽管这个“美梦”不会成真,但马上会有新的“梦”,一个个梦想,让孩子的远大志向得到激发。

记得杳杳报考南科大时,我带她坐火车去北京的人大附中笔试,杳杳按着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格式写了词的上阙:“独瞰深冬,北龙南驰,昆山内外。看苍穹酣眠,大地辗转。月洒银辉,灯戏旷野,万类雪天竞逍遥。怅生灵,问茫茫宇宙,孰梦孰醒?”她说,现在研究科学的人太少了,好像人都睡着了……言外之意,自己有可能会成为大科学家。我不但没有取笑,反而接着她的词,写了下阙以鼓励:“幸哉陈家儿女,为真理一路壮志酬。弟深谙数学,才惊科大。姐好物理,乾坤在手。刚赴南京,又进北京,泛舟科海心自由。我陈家,数创新人才,还看杳杲。”

性格铸就人生根基

良好性格包括宁静的心境、对未来充满希望、善解人意、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都表现合适的态度。性格,不只是关系到成人、成才,更是幸福人生的决定因素。

故事分享:蜘蛛网

女儿读六年级的一天,我下班回家,发现俩孩子心事重重。我问发生什么事,女儿说:“有同学说爸爸不会当校长,因为学校的柏树迷宫里有许多蜘蛛网。他们还说,幼儿园里就没有蜘蛛网。”儿子说:“有的蜘蛛真的有毒。爸爸还是赶紧把蜘蛛处理掉吧。”

我笑了,说:“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蜘蛛问题?”孩子们说了几个处理办法。

我说:“我有一个好办法——发一个通知。各种各类蜘蛛: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校环境,避免有人说我不会当校长,特别是避免学生担心蜘蛛有毒,请你们务必在一个月内离开学校自谋出路……”

孩子们笑了,说:“蜘蛛怎么会听爸爸的话呢?”我说:“大不了用绿星卡。10天内飞离校园的蜘蛛奖三张绿星卡;20天内飞离校园的蜘蛛将两张绿星卡;一个月飞走的蜘蛛奖……”俩孩子笑得前俯后仰。

之后讨论明白了,原来蜘蛛问题一时是处理不了的。

“那同学们都会说爸爸坏话了。”女儿急了。

我问:“人的耳朵是专门听好话的吗?”孩子们答,当然不可能。

我说:“是的,我们没办法让耳朵只听好话。每个人的背后总会有人议论,有说好的,有说坏的。听到好话自然高兴,听到坏话也不必难过,古人就说过‘闻过则喜。如果一个人听到别人说自己坏话就难过,这是小心眼。小心眼的人会为了一句微不足道的话而伤心,一般难有作为。”俩孩子都赞同。

我又问:“人的嘴巴是干什么用的?”孩子们答:“主要是说话。”

“还是不要讲别人的坏话,别人听了会难过的。”女儿说。

“有时提建议是好的,但不能乱说别人的坏话。”儿子说。

我引导俩孩子:一是“祸从口出”,要避免自己不知不觉伤人;二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不要让别人无谓的评论左右自己。

家教建议: 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人的性格从最初的萌芽到成熟定型,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一般要经历童年期的雏形阶段、青年期的成型阶段、成年期的自我调节阶段,之后逐步走向成熟。童年期孩子性格还未定型,这时的教育显得分外重要。

基于气质引导性格

人的气质有不同分类,一般分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四类。气质没有好坏,我们没有必要确定孩子的气质类型,但可在大体上判断孩子是外向还是内向,文静还是活泼。气质相对稳定而不可改变,性格的形成往往以气质为基础,但性格是可以塑造的,家长要基于孩子的气质,并引导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杳杳小时性格活泼,我着重培养她的平常心、规则意识。杲杲小时性格文静,我就着重培养他的自信心、幽默感,特别是培养他的刚性,教育他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志气,做一个能屈能伸的男子汉。在我的引导下,杲杲从小就比较坚强,如摔倒时一般很少哭。读初一时,一次我接他回家,发现他跛着走路,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新鞋磨破了脚。他强忍了一天,后来因伤口感染,在家休息了一周。我教育他身体不舒服应该早点告诉大人,但同时对他表现出的男子汉气概表示欣赏。

追求真善美

真善美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任瑞安安阳实小校长时,学校的校训是真、善、美、乐,寓意为学习求真、做人求善、言行求美、性格求乐。

我参照校训培养俩孩子的性格,尤其注重善的教育。善是现代人的基本修养,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曾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太软弱了,要加强“狼性”教育,否则以后肯定会吃亏。我觉得,这有点可怕,很可能会使孩子缺少朋友,而如果养成攻击的习性,其人生隐患会明显增加。我常对孩子说“吃亏是福”,并通过名人的故事来引领孩子成长。如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他年轻时因政治原因坐牢,期间有两个看守常常虐待他。后来曼德拉获释后说,“出了牢狱,如果我心里还带着怨恨,实际上仍生活在牢狱中。”这些故事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俩孩子心地都很善良,富有同情心。杳杳小学时的一个同学,读中学后因习惯问题受到老师批评。杳杳为此打抱不平,说同学的父母离婚,生活肯定很艰难,老师怎么不了解情况就批评呢?之后该同学辍学去杭州打工,杳杳为此既伤心又担心。她说,这同学平时常常说小学老师怎么好,也许会听老校长的话,于是用QQ加他为好友,叫我在QQ上说几句勉励的话。

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孩子的成长是从依附父母到走向独立的过程。但许多家长总是喜欢包办代替,事无巨细地“照顾”孩子,一旦发现问题首先按照自己的意愿解决,甚至强迫孩子事事遵从不得违背,这样必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尽管孩子还小,但孩子的人格是独立的,大人应该尊重孩子,让他们学会自己做主。

对孩子们的事情,我总是与他们商量。我一般先征询他们的想法与意见后,再给予引导。当孩子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一致时,我就表扬孩子,按他们的意思办。而当孩子的想法与我的想法不同时,如果我觉得孩子的想法好,就会尊重孩子的意愿。有时,我会不认同孩子的想法,一般也不会强迫他们马上听从,而是晓之以理,再由孩子决定。若孩子的决定还是有问题,我不急于定论,让他们“三思而行”。经多次引导,孩子的想法会与我的意见一致,这时候,我说:“你的想法好,就照你的意见办。”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免不了会犯各种错误,我会给予批评,有时也需要给予惩罚。只是,我也会听取孩子的意见,让孩子选择接受惩罚的方式。正是我有意在家里营造出的“由孩子自己做主”的氛围,所以俩孩子都比较有主见。

让孩子远离偏激

现在的孩子,普遍知识面广、富有个性,但是心理脆弱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社会道德失范、不公平竞争现象层出不穷,经网络媒介放大后,对尚未成熟的孩子具有较大的杀伤力。由于孩子的思维局限,常常无法全面地认识他人和社会,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引导不好,性格容易偏激。

我很注重教育孩子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当孩子说某人、某事很好时,我会引导他们说其存在的不足;反之,我会引导他们说其优点。对社会丑陋现象,我也不会遮遮掩掩,我觉得,让孩子了解阳光下的阴影也是必要的,但是要引导孩子,正义是当前的社会主流。

我常常与孩子讨论,帮助孩子形成辩证的世界观。从读小学高年级开始,我就让俩孩子看报纸,从小接触社会上或阳光或阴暗的种种现象,并常常一起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使孩子俩对社会的认识相对客观。杲杲考上少年班后,有人采访他,他说了一句话:“好就是不好、不好就是好。”为此我肯定了他对世界的客观态度。世界观正确了,看问题就不容易偏激,碰到困难才不会钻牛角尖。

让孩子自主进行人际交往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学校生活中的同伴交往不仅是社会化的重要渠道,而且是性格养成的渠道。同学之间出现矛盾,大人不应该轻易介入,不然既使孩子过早丧失锻炼性格的机会,还有可能使孩子养成霸道、懦弱、依赖等心态。

孩子与人交往能否顺利,很大程度上源于归因风格,即是否能从主观、客观层面或全面地进行归因。不少孩子养成片面的归因风格,一旦与同学发生纠纷,首先把责任推给同学,如此特别容易造成交往困难。所以当孩子与同学有矛盾时,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客观分析,特别要反思自己的不足与责任。没有一颗宽容心,孩子将缺少朋友,不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

对于俩孩子交往方面的烦恼,我都会予以客观地分析,之后让他们自主解决问题。杲杲特别谦让,与同学一直很亲近。因为跳级,杲杲比同学都小几岁,但都很容易与同学打成一片。杳杳因为性格比较淳朴、开朗,交往面也很广,朋友特别多。杳杳读小学时,有个同学太好强,总是指挥着她,杳杳心里不舒服。我给她提了些建议,由她自己处理,后来她处理得很好。

责任编辑颜雪梅

猜你喜欢
志向院士性格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猫的性格爪知道
脑洞超市 志向高远的猕猴桃归来
院士速递
天鹅de志向
终身不遇
性格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