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发展的因素分析

2012-04-29 02:16沈艳荣,尹占文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主观因素客观因素

沈艳荣,尹占文

摘 要: 世界历史的经济政治形势、战争与革命的经济政治形势、全球化的经济政治形势促使了马克思的国际主义产生、发展、创新。在推动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产生、发展、创新的重要因素中,不同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内部动力、国际共运中心的转移是现实条件、阶级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的互动是客观因素、对基本原理的理解运用偏重不同是主观因素。

关键词: 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 内部动力; 现实条件; 客观因素; 主观因素

中图分类号: A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3-0079-04

The Analysis of Factors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Internationalism

SHEN Yan-rong1 , YIN Zhan-wen2

(1.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 611731, China; 2. Shanxi University,Taiyuan 030006,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mai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ituations of the world history, the war and revolution as well as the glob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which push the form, development and creation of internationalism thought of Marxism. Among these factors,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s at different times serve as the internal dynamics, the transfer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center acts as the real conditions. Besid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lass interests and national interests acts as the objective factor, while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using the principles serves as subjective factor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ism of Marxism; the internal dynamics; the real conditions; objective factors; subjective factors

列宁曾经说过:不同的社会政治形势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不得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1]从发展的演进逻辑来看,“不同的经济政治形势”的确与“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单从这一活的学说的一个方面——国际主义思想来看,二者的逻辑关系体现在:首先,“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形势促使马克思的国际主义思想产生。这个时期,资产阶级统治所造成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不断向外扩展,逐步形成了世界性的阶级问题和民族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以彻底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产生了,并不得不提到首要地位;其次,“战争与革命”的形势促进了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这个时期,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连续发动战争建立了世界性殖民体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列宁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解决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处于薄弱环节中的俄国的民族问题,并号召“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推翻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在这样的形势下马克思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为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国际主义,也不得不提到首要地位;再次,“全球化”的形势促进了马克思的国际主义思想要实现范式转换。这个时期,全球性问题成为超越国家界限的“共同问题”,“共同问题”需要共同应对,各国只有在兼顾他国利益的同时才能有效维护本国利益,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式微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高扬民族国际主义并转换实现方式,在推动共同发展中实现了马克思国际主义从经典时期的阶级(民族)·革命·解放范式到全球化时期的国家·发展·责任范式的转换和创新,诠释了“国际主义时代”的全新内涵。

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不同阶段呈现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特征。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在推动国际主义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创新呢?笔者觉得以下几个方面是重要因素。

一、不同时代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内部动力

科学的时代性质判断与敏锐的时代转换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关注时代问题的重要方法。马克思主义关注时代问题也就是关注时代的现实问题,即是说:要及时、准确地认识不同时代的主要矛盾及其变化规律。对于时代问题,马克思主义有不同层次的分析方法:一种是与社会形态相关的“历史大时代”。历史大时代是以不同的生产方式为标准的,马克思将当时的历史时代称为“资本主义时代”或者是“资产阶级时代”。马克思运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分析了资本统治的残酷性、反抗资本统治斗争的彻底性,揭示了阶级斗争的国际性质,因此,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包含着无产阶级革命和全人类解放的基本内涵。

另一种是某一特定时期与不同的紧迫任务相关的“历史小时代”。列宁认为“哪一个阶级是这个或那个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的发展的主要方向、时代的历史背景的主要特点等等”。[2]列宁的时代含义“包括这个发展阶段起决定作用的阶级,以及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3]以此为标准,列宁把自己所处的时代称之为“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时代的主要矛盾不仅表现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在构成这一时代矛盾的主体当中,压迫阶级和压迫民族是反动的和腐朽的,而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是积极的和正义的。

斯大林和毛泽东不论是从“战争与革命”的基本特征、还是构成时代矛盾的主体方面基本上沿袭了列宁的时代理论。斯大林提出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劳资矛盾、列强矛盾、殖民矛盾,[4]进一步发展都蕴藏着战争。毛泽东从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基本坚持“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认识,“战争制造革命、革命制止战争”最后必定是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崩溃、社会主义全面胜利。

邓小平的时代认识就是对“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相关论述,在邓小平论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的基础上,党的十三大、十四大把“和平与发展”称之为“世界主题”,十五大则称之为“时代主题”,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称之为“世界主题”和“两大课题”,十六大、十七大恢复“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的提法,并指出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可见,资本主义时代的阶级矛盾、战争与革命时代的帝国主义之间以及帝国主义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是推动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致力于解决和平与发展矛盾问题的努力是推动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发生重大转型的关键因素。实践中,中国正是主张合作而不是对抗、关注发展而不是革命、通过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不是极力打破现有秩序来解决各种矛盾,以开放的胸襟参加国际事务,通过实现民族国家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不断挖掘和充实国际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二、国际共运中心的转移是现实条件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某一时期工人运动走在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前列、对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或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成为国际无产阶级学习的榜样并起先锋模范作用的民族或国家称之为国际共运中心。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中心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从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历史来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各个发展时期都有中心,中心是不断转移的”。[5]英国最初成为国际共运的中心,这是因为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英国的无产阶级较早地成熟,而且宪章运动进一步培育了工人的革命意识。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法国的无产阶级又成了欧洲运动的领袖”,[6]那时巴黎是整个革命运动的中心。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德国工人处于欧洲运动的先导地位”,[7]欧洲工人运动的重心从法国移到了德国。20世纪初随着第二国际内部的分裂,布尔什维克领导的俄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心转移到了俄国。20世纪60年代中国自诩成为国际共运的中心。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周恩来说:“世界革命中心,是从莫斯科转到北京了。”[8]中苏公开论战以后更是强化了这样的认识,1967年庆祝十月革命50周年时,我们党通过两报一刊社论曾向全世界宣布:世界革命的中心已经从苏联转移到中国来了。……中国这个世界革命的中心,变得更加巩固、更加强大了。[9]

国际主义是实践中的理论,是在与具体民族的革命实践相互作用而不断发展的,国际共运中心的转移成为推动国际主义思想发展的现实条件。随着国际共运中心“英国—法国—德国—俄国—中国”的不断转移,国际主义也体现出了深受民族传统影响的一些特征。英国传统中的保守性影响到无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法国的革命传统促成巴黎成为实现国际主义理念的实验基地,德国传统中思想荟萃、大师云集,各种思潮和运动都从不同的方面对国际工人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俄国被异族侵犯的历史使得成为共运中心后,特别注重对革命势态的掌控,于是共产国际后期职能转变,情报局也顺时、应势而生。

中国经历了由“自觉地成为世界革命中心”到“不自觉地成为发展示范中心”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奉行“不当头”战略,就是主观上不刻意追求成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或中心,力求把马克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实践模式,通过与各民族国家和谐相处的实际表现和取得的辉煌成绩“不自觉地成为后发转型国家的发展示范中心”,推进全球化时代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的创新发展。

三、阶级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的互动是客观因素

与历史上其他思想、思潮、学说一样,马克思国际主义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反映特定群体背后的利益问题,“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0]列宁也特别强调:“物质利益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11]马克思主义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为广大被压迫者谋求利益。现实中,这既是无产阶级利益、又是民族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阶级利益和民族利益的互动是推动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广大被压迫者来说,阶级利益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民族国家利益就是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进一步推动民族进步和世界发展。

无产阶级利益的实现主体就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行动取得政权,这既是无产阶级直接利益的实现,又是无产阶级长远利益实现的政治基础。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就强调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并极力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为指导,把实现无产阶级利益和被压迫民族利益作为革命的结合点和突破口,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革命胜利后,还力所能及地支持和帮助亚非拉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不断丰富马克思的国际主义思想。

在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中,阶级利益不仅为民族利益的实现与维护奠定了前提条件,而且也是民族国家利益的一个重要方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就在于,它强调无产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的一致性,无产阶级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的一致性。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社会,是全人类的事业,无产阶级最终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但从过程论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社会主义建设首先是民族国家范围内的事业,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有捍卫民族利益,才能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力量,所以说,无产阶级的国际利益也必然而且也只能寓于各国的民族利益之中。因此,在现实的意义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能把阶级利益与民族利益割裂开来,从长远的意义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不能把阶级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割裂开来,只有在人类共同利益诉求的基础上理性处理阶级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才能彰显马克思国际主义蕴含的价值。

四、对基本原理的理解运用偏重不同是主观因素

马克思的国际主义是实践中的理论,同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又是思想中的实践。思想转化为实践,既涉及到客观形势,也会涉及到主观偏好。即是说,不同的社会政治形势会使“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各个不同方面不得不分别提到首要地位”,那么,主要领导人的性格特征、能多大程度上准确把握当时的经济政治形势、偏重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哪个或哪些基本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哪一个方面提到首要地位,会直接影响到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

与马克思国际主义紧密关联的世界革命和世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阶段的实践大战略。就“世界革命”理论及其一系列战略决策而言,“两个必然”及其相关原理为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内在机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劳资分化、阶级对立,发展趋势定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而且资本主义的灭亡会随着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不断推进而成为现实。于是不同阶段的战略效果就表现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共同胜利”论,共产国际推进世界革命的实践,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毛泽东实践中落实“两个彻底决裂”(即共产主义革命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以及“输出革命”战略。然而,“世界革命”的实际战略效果并没有对“两个必然”提供实践佐证和强有力支持。

现在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两个必然”能不能直接为“世界革命”提供理论支撑,“世界战略”是不是“两个必然”的战略延伸;即使二者有某种关联的话,经典作家的思维惯性就是不断强化两个必然的烈度,缩短两个必然的时间,过分突出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力量;再者,“两个必然”直到今天没有实现,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却仍然没有一点迹象预示着有实现的可能,因此,“两个必然”对“世界革命”来说是个“虚假的假设”,自然地,以无产阶级世界革命为战略基点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缺乏足够的实现条件。

就“世界发展”理论及其一系列战略决策而言,“两个绝不会”及其相关原理是其理论基础。“两个绝不会”意在: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2]也就是说,促使社会形态转换的必要条件是生产关系难以容纳生产力水平以及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旧体系内部逐步成熟。同样的道理,促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要条件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直到难以容纳以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逐步成熟,二者缺一不可。与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相比,邓小平特别注重对“两个绝不会”这一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其基本思路就是从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身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而实际上,基本原理层面的“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是相互联系的,不能随意割裂二者之间的逻辑联系。从二者的关系来看,如果具备了“两个绝不会”的基本条件,那么“两个必然”就会实现,反过来说,要想实现“两个必然”,首先培育“两个绝不会”作为前提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同前辈马克思主义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但是把马克思主义这一活的学说的哪一个方面在什么时候提到首要地位不仅与当时的经济政治形势有关,而且还与主要领导人的决策偏好有关,这些都会对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以民族国家的“和平发展”为战略基点的民族国际主义更适合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事业的发展,它不仅体现了实现共产主义事业条件和目标的统一,而且将内含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由于历史的原因被长期遮蔽起来的民族国际主义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事业中应有的位置,发挥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推动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和实践不断发展是个系统工程,解决主要矛盾、关注现实条件、把握客观因素、运筹主观因素,在总结历史经验中从理论上深化马克思国际主义思想的认识,在发扬优良传统中从实践上推进马克思国际主义模式的转换,不断适应世界发展变化的趋势,积极探索人类文明进步的规律,推动人类社会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9.

[2]列宁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23

[3]何方.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67-68.

[4]斯大林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6

[5]黄安森,等.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1991:18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548.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1.

[8]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 社,1999:634.

[9]高放.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近三十年来的大变化[J].马克思主义 与现实,2009,(3).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11]列宁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39.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猜你喜欢
主观因素客观因素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研究
航空器维修中人为差错的避免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提升策略
国家投资项目投资超概算的主观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制约新加坡教师教育政策价值基础的主观因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