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基础,区域物流系统的良好运行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目前,我国各区域物流费用居高不下、物流产业粗放发展和发展环境乱象丛生的现实,要求尽快升级区域物流系统。如何实现物流产品、物流产业、发展环境的相互促进,如何加强管理部门、物流主体、科研机构的高效互动,如何统筹人才、资金、科技的协调配置,已成为升级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而紧迫课题,而“区域物流创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构造和应用思路的提出将为此提供解决的可能。
关键词:区域物流系统;区域物流创新系统;逻辑模型;运行机理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B
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国务院出台了为期三年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然而,两年已经过去,中国物流业呈现出种种乱象。针对物流业存在的症结,北京物资学院王之泰教授早在世纪之交提出的“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物流的水平在于科技,物流的关键在于管理,物流的成败在于体制” [1]就给出了解决的思路。然而,种种乱象的现实却说明相关部门尚不清楚“如何建立物流系统,怎样开展相关创新”。本文将通过构造区域物流创新系统逻辑模型并提出其应用思路来进行相关尝试。
一、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一)模型组成
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包括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内容四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分别包含三种要素,形成了所谓的“四三结构”模型[2]。依据可否直接衡量的标准,可以把十二个要素进行分类,隶属于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要素归类为状态要素,可以采用相关参数直接衡量;隶属于创新内容的要素归类为过程要素,需要借助相关参数间接反映。综合考量九种状态要素,它们构成了传统意义上的区域物流系统,而由于三种过程要素的引入使得“区域物流系统”升级为“区域物流创新系统”。
1. 区域物流创新主体。
(1)物流管理机构。物流管理机构包括与物流产业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使政府职能的行业协会两部分,前者包括发改委、经信委、交通、铁道、航空、税务、商务、海关、公安等,业内称之“九龙治水”;后者包括国家层面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地方层面的各类现代物流协会,为有效协调管理行为,国家和许多省市还成立了由多部门组成的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
(2)物流供需机构。之所以把物流供需双方都作为创新主体来看待,是因为目前物流服务专业化不够和物流需求社会化不足并存的现实。物流供给机构包括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两部分,前者专门向社会提供物流服务;后者作为职能部门,主要承担主体企业的外部物流活动(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它们除了大部分是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历史遗留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社会物流服务专业化不够”的新生部门。物流需求机构包括政府工程、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居民个人等,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需求正在由企业驱动向顾客驱动转换,物流需求的总量和类型出现了倍增趋势,伴随这种倍增体现出的现实与潜在需求不断地牵动着物流供给机构的神经。
(3)物流科研机构。物流科研机构是指一个区域内跟物流相关的实验室、科研所、研究院等,从隶属关系角度,可以划分为高校类科研机构、企业类科研机构和独立类科研机构,它们从工程和管理两个方面开展各种跟物流有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
2. 区域物流创新投入。
(1)物流人才。物流人才作为促进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根据从事具体工作的差异可以划分为管理类、科研类和操作类,他们广泛分布于政府部门、企业和科研机构。物流人才培养功能主要由高等院校、高职高专和社会机构来承担,目前包括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两种专业培养和物流员、助理物流师、物流师、高级物流师四级培训认证。
(2)物流资金。物流资金来自民间和政府两部分。物流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充足的资金予以投入,这为物流金融产品的开发预留了足够的空间。物流目前是微利性行业,需要财政税收予以扶持,这为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设置了发挥的平台。
(3)物流科技。物流科技可分为物流科学和物流技术两个层面,前者侧重于基础理论,后者侧重于实践应用。物流技术可进一步细分为软技术和硬技术两个方面,软技术如发展路径、协作模式、管理方式等,突出体现为物流标准;硬技术如物流信息化技术、物流设施技术、物流设备技术等,突出体现为物流专利。
3. 区域物流创新产出。
(1)物流产品。目前,业界有一种把“物流产品”等同于“物流设备”的观点。实际上,这经不起推敲,有些偏差。物流的本质是服务,“物流产品”是物流服务供给方向物流服务需求方提供的无形产品;而“物流设备”则是在物流服务提供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是帮助“物流产品”实现的条件。
(2)物流产业。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3],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自国家“调整和振兴规划”后,物流产业在各地经济中的产业地位明显上升,不少地方把其归类于支柱产业,有的甚至与“高新技术产业”并重。物流产业本身出现了很多细分产业,为区域物流的差异化发展提供了空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对现代物流业所进行的11项鼓励类分类,为物流产业的内部结构调整提供了方向[4]。另外,除了产业地位、产业结构外,产业布局也是区域物流产业中的重点环节。
(3)发展环境。物流发展环境既是区域物流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也是区域物流多年发展的产物,具体包括物流硬件环境、物流软性环境和物流服务环境。硬件环境主要指物流基础设施,如交通设施、物流园区、作业场站、信息平台等;软性环境主要指物流相关政策环境和物流主体的关系环境,前者如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建议意见,后者指物流管理机构、物流科研机构、物流供需机构间的沟通性或互动性;服务环境,即服务于物流产业发展的环境,本属于软性环境,但鉴于构成复杂性和日益重要性,而将其单独列出,具体包括物流科技服务环境、物流要素服务环境和物流中介服务环境。
4. 区域物流创新内容。创新是人类在获得更高价值的实践中超越已有模式的行为[5]。物流创新是指为提高物流的效率、效益、效果,而在物流领域开展的超越已有模式的实践行为,特定区域内的众多创新实践行为构成了区域物流创新内容系统。
(1)科技创新。物流科技创新是指在物流科技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创造性活动。对应前文科技划分为科学、软技术和硬技术,物流科技创新通常包括物流基础研究、物流应用研究、物流试验发展三类。目前,结合我国特色,灵活运用外来的科技成果是物流科技创新的重要方面。
(2)管理创新。物流管理创新是指把一种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或者新的组织形式引入到物流活动中,并取得相应效果的过程,旨在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整合创新主体内外资源,实现既定的活动目标。根据管理对象,在区域物流创新系统中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管理:第一种是基于政府的特定社会功能而存在的政府部门对微观物流创新主体的管理,第二种是基于自身发展的物流创新主体内部的管理,第三种是基于合作或竞争关系的物流创新主体间的竞合型管理。
(3)制度创新。制度是指对社会成员行为活动产生影响的特定组织的规范体系,具体表现为法律、法规、规划、政策、条例、规则、守则等。根据组织层次的不同,可以把制度分为宏观制度、中观制度和微观制度。物流制度创新是物流组织规范体系的选择、新建和优化的通称,直观表现为制度的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是区域物流创新系统保持高效运行的关键。对应于制度的分类,物流制度创新可以分为宏观物流政策创新和微观物流管理制度创新。宏观物流政策创新是政府部门为改变区域物流发展的方式、速度、方向和规模而针对宏观物流制度和中观物流制度所采取的一系列调整、完善、改革和更替举措的总称。
(二)逻辑关系
1. 整体层面的投入-产出关系。整合前述“十二要素”内涵,可以得出区域物流创新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提升区域物流系统运行质量,增强区域物流竞争优势,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物流管理机构、物流供需机构、物流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为获得新的区域物流发展环境、区域物流产业和区域物流产品,而运用物流人才、物流资金、物流科技等创新资源,开展物流制度创新、物流管理创新、物流科技创新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转换、相互支撑的社会经济系统。内涵了区域物流创新系统整体层面的投入-产出逻辑关系。
2. 纵向维度的主导线性关系。根据“主体为获得产出利用投入而开展创新”的系统整体关系,可以勾画出反映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纵向关系图(图2)。纵向维度的逻辑关系是指区域物流创新四大子系统(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内容以及创新产出)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主要侧重于要素间的非循环主导关系:三种物流创新主体合理配置三种物流创新投入;物流供需机构主要开展微观主体内部的管理创新,物流科研机构主要开展科技创新,物流管理机构主要开展宏观、中观制度创新;物流产品创新主要包括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物流产业创新需要三种创新内容的综合作用,物流发展环境创新以制度创新为主。综合后两种关系,经由传导机制,可以得出“创新产出与创新主体”间的关系,即物流产品创新的主体是供需机构和科研机构,产业创新的主体是供需机构、科研机构和管理机构,而物流发展环境创新的主体是管理机构。这一结论与“企业创造财富、科研机构创造科技、政府创造环境”的现实状况比较吻合。
3.横向维度的内在互动关系。参照图2,与纵向维度相对应的,横向维度的逻辑关系是指区域物流创新四大子系统内部诸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在区域物流创新投入系统中,人才、资金、科技三者遵循Allow、Solow等提出的CES(Constant Elasticity Substitution)生产函数关系[6];在区域物流创新主体系统中,供需机构、科研机构、管理机构三者组成分工协作约束下的特定区域内的官产研互动网络结构;在区域物流创新内容系统中,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三者分别在把握“物流的关键”,提升“物流的水平”,决定“物流的成败”方面有所侧重,并通过彼此作用影响着区域“物流的灵魂”[1];在区域物流创新产出系统中,产品是区域物流发展的焦点,产业是区域物流发展的载体,环境是区域物流发展的条件,并通过彼此互动呈现出“点线面”结构关系和“弓箭弦”运行关系[2]。
二、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
(一)产出牵引机理
产出牵引是区域物流创新系统逻辑模型区别于其它模型的最大特点。实现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支持是区域物流创新系统构建的终极目标,为达到终极目标需要分阶段地进行区域物流创新发展定位以明确区域物流的创新发展路径。为实现区域物流创新发展定位需要进行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环境、物流产品的规划,为落实各项规划首先是根据物流创新产出规划设计物流创新主体发展或改进的方向,其次是制定优化配置区域物流创新资源的思路,最后提出使规划、方向、思路变为现实的相关措施,即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具体内容,以通过物流创新主体的建设与互动和物流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产出,从而实现区域物流创新发展定位,并最终达到终极目标,具体见图3。
(二)要素协同机理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创新系统是复杂系统,系统各部分必须协调、均衡地发展[7],此处的协调、均衡可以理解为协同。所谓协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系统或系统要素之间在完成某一任务过程中的一种配合得当、和谐一致、良性互动的相互关联关系。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要素应当保持协同,任何一环出现短板都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出现冗余便会引起创新资源的浪费[8]。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要素协同除了要求物流创新系统本身与其它经济系统协同以外,还要求系统内在要素的纵向协同和横向协同。
纵向协同主要体现为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内容四大子系统间的相互协同,创新主体的薄弱会影响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创新投入的薄弱会影响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发展动力,创新产出的薄弱直接影响区域物流系统的现实竞争力,创新内容的薄弱直接影响区域物流创新发展目标、规划、方向、思路的实现。
横向协同体现为各子系统内部要素间的协同。物流创新主体的协同,管理机构、供需机构、科研机构在开展创新活动时需要频繁高效地互动,努力使彼此的管理理念一致、创新资源和合作方式互补;物流创新投入的协同,人才、资金、科技及其对应市场需要相互配套,如某些区域由于缺乏适当的物流科技支持而导致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低下;物流创新产出的协同,只有发展环境、物流产业、物流产品相互协同才能形成融洽的“点线面”关系,实现“弓箭弦”的良好运行;物流创新内容的协同,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需要相互促进,任何一个环节薄弱都会影响整个区域物流创新能力,如因为物流体制创新的滞后而使得区域物流费用居高不下,进而抬高了物价,助长了通货膨胀。
当然,要素间的协同是暂时的,非协同是经常的,要素协同只是区域物流创新系统运行的理想状态,为实现这一状态,区域物流创新主体拥有巨大的创新空间,能够不断地开展创新活动[9]。
(三)循环反馈机理
区域物流创新系统中存在着众多的循环反馈回路,如图4所示:投入——主体——内容——产出——投入回路,直接把创新产出与创新投入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区域物流要素环境中包含的物流人才市场、物流资本市场与物流科技市场直接影响着物流创新投入的配置;投入——主体——内容——投入回路,直接把创新内容与创新投入联系在一起,如物流科技创新本身与物流科技就有天然的连接;投入——主体——投入自反馈回路,如通过各微观物流创新主体的创新需求来合理配置区域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创新资源;另外,各子系统内部也存在着众多的循环反馈。
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的特点是能产生使自身运动加强的作用,在此作用中所产生的后果将使产生原因的趋势得到强化;负反馈的特点是能产生使自身运动稳定的作用,在此作用中所产生的后果将根据距离预定目标的程度来调整原因对结果的响应,距离越小响应越小。正反馈的加强作用有可能产生良性或恶性两种循环,在良性循环中,当回路中的某一部分的情况开始改善时,正反馈的作用将使该部分的情况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反之在恶性循环中,回路中恶化部分的情况将愈加恶化。反馈系统究竟是呈现良性还是恶性循环,取决于回路中各部分之间的作用是相互改善还是彼此恶化[10]。在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构建和改进中,需尽可能地利用正反馈的良性循环效应,同时利用负反馈的趋稳特性,抑制正反馈恶性循环效应的产生,努力维持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的相互协同。
(四)主导转换机理
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区域物流创新系统逻辑模型中存在着一个或几个主导循环反馈回路,它们是系统的主导部分,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决定了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主要结构、动态行为和发展趋势,这就是所谓的“主导回路原理”[11]。基于这一原理,可以找寻到区域物流创新系统中的主导反馈回路,通过分析这些主导反馈回路的性质便可进一步理解和把握系统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动态特性,据此便可以对区域物流创新系统进行分解和简化。
依据生命周期原理,区域物流创新系统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尽管在各个阶段区域物流创新系统要素都需要协同,但根据非协同的经常性,区域物流创新系统各个阶段均存在着一些起主导作用的创新要素簇,它们导致区域物流创新系统中的主导反馈回路不会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主导部分与非主导部分可能发生相互转换,而主导反馈回路在不同阶段的转换就构成了主导转换机理。依据这一机理,可以根据区域物流创新系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任务来确定区域物流创新主体的具体功能,并力求相互协同,如图5所示。
图5在表示创新主体与主导功能的对应关系时没有明确创新主体在某一阶段的主导功能是什么,这好像与图2中表示的“物流供需机构主要开展微观主体内部的管理创新,物流科研机构主要开展科技创新,物流管理机构主要开展宏观和中观制度创新”相矛盾。然而,这恰恰是“主导转换”的依据所在,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图1)通过采用三个首位衔接的环形箭头连通三种“创新内容”与三个“创新主体”解决了上述矛盾。具体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静态含义,表示了创新主体除主要开展对应的创新内容外,也要开展其它创新内容,如管理机构除主要进行以激励、协调、约束各种物流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的制度创新外,也开展一些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其二是动态含义,箭头的旋转表示创新主体对应的创新内容在特定条件下或具体情况中会发生变化,也可能以其它创新内容为主,如一些占有大量优质科研资源,科研产出却很低下的物流科研机构,就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以针对物流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或针对系统运行机制的“管理创新”为主。
三、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应用思路
(一)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实用价值
区域物流创新系统逻辑模型为区域物流管理机构认识、构建或改进区域物流创新系统提供了实用工具:从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内容四个维度、十二个方面去全面、深入地认识与分析区域物流创新系统;运用产出牵引机理去规划或设计区域物流创新系统;依据要素协同机理和循环反馈机理诊断和评价区域物流创新系统,发现系统及其要素的领先与薄弱环节;依据主导转换机理,设计引导创新主体在不同区域物流创新阶段间顺利进行主导转换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根据动力学模型仿真,找寻系统的杠杆作用点,模拟验证不同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据此开展政府政策创新。
另外,逻辑模型有助于物流管理机构、物流供需机构和物流科研机构根据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运行状况,积极开展内部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参与区域物流创新系统建设,并通过利用官产研互动平台来影响政府政策创新,最终使区域物流创新系统达到和维持良性的自循环状态。
(二)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应用维度
根据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实用价值,可以引申出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具体应用维度:(1)基于层次的应用,区域物流创新系统中“区域”有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次的界定,可以根据具体界定来相应调整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主体、投入、产出、内容,进而展开应用;(2)基于产出的应用,就某一特定区域,从产出角度可有区域物流整体、物流产业、物流产品三种应用视角;(3)基于主体的应用,根据物流创新主体的追求或诉求不一样,可有管理机构、供需机构、科研机构三种不同的应用立场;(4)基于周期的应用,区域物流创新系统不同阶段的要素协同与主导转换的客观需要,为逻辑模型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空间;(5)交叉性应用,主要指针对上述四种模式的综合交叉应用。
(三)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应用步骤
区域物流创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区域层面的整体性应用为例,其实际应用大体可分为四个步骤,如图6所示。
四、结论
本文所提出的由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内容构成的区域物流创新系统逻辑模型对目前非常繁多的各种创新提法进行了很好的分类梳理,为人们认识错综复杂的区域物流创新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将有助于物流创新主体在理清各种创新要素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决策和开展创新活动。目前各级政府在区域物流发展环境改善上可谓动作不少、力度不小,但往往总是成效不够,或者事与愿违。本文在纵向集成三种创新产出的基础上,研究区域物流创新系统内部关系,并提出系统运行机理,为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区域物流创新提供了实务性思路。
参考文献:
[1] 王之泰.物流工程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6.
[2] 邓恒进.区域创新系统运行研究——“四三结构”模型及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0.
[3] 百度百科.物流产业定义[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840291.htm.
[4] 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R].2011:50-51.
[5] 李正风,曾国屏.中国创新系统研究——技术、制度与知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23-232.
[6] 韩宝亮,王巍然.对CES生产函数的扩展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8):52-55.
[7] 吴敏.基于三螺旋模型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6(1):36-40.
[8] 魏宏森.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40-52.
[9] EdquistC, ErikssonM L, Sjogren H.Characteristics of collaboration in product innovation in the reg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of EastGothia[M].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2:563-581.
[10]王其藩.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6-9,94-106.
[11]Jay Wright Forrester. Industrial Dynamics[M].Shelton: Productivity Press,1961:81-90.
(责任编辑:刘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