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川
摘 要: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贷款已经成为学校维持基本运作和发展的必要筹资手段,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如何有效防范贷款风险的新课题。文章从高校自身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贷款风险的成因,并依据几种风险防范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贷款风险的防范对策,力图对各高校进行系统的贷款风险控制与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 贷款风险 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099-02
一、概述
随着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银行贷款已经成为各高校筹集资金的首选方式,高校可以通过银行贷款解决扩招显现出的教学资源日渐紧张的问题,但是同时也承担了巨大的还贷压力,增加了贷款的财务风险,可以说贷款是一把“双刃剑”。
高校贷款风险则是指高校在经营过程中,出于贷款政策运用不当或者主客观条件恶化等原因,使高校不能按期支付利息或者未能到期偿还本金,以致造成严重危害到教学、科研甚至学校长远发展的可能性。
二、高校贷款风险的成因分析
1.管理层缺乏资金风险意识。我国高校属于国家事业单位,长期以来一直依靠学费收入和政府财政收入来维持日常基本开支,早已习惯于无偿地使用资金,而不需要考虑资金使用的风险,长此以往就导致了高校管理者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缺乏风险意识,他们认为高校不存在破产问题,政府是最终的“买单人”,这些固有观念会使得高校不够重视财务风险,加上国家扶持高校进行贷款的政策,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高校贷款的风险。
2.盲目贷款导致债务总额过大。部分高校在扩大学校规模的同时,没有科学地规划贷款项目,同时高估了学校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导致盲目增加贷款,引致负债总额过大,另一方面又由于高校招生计划和学费标准都由政府确定,高校就很难通过自身努力偿还高额贷款。而银行贷款债务的过重势必增加学校的年资金使用成本,导致学校流动资金短缺和不能按时偿还贷款本息,进而影响到日常财务支付和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影响学校的正常科研活动,进一步便会影响教学质量、学校声誉等等,会产生一系列恶性循环的后果。
3.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银行贷款是高校目前也是今后较长时间内的必然选择,但是这种筹资方式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而未来的融资市场能否提供一个较合理的资金成本和较宽松的信贷资金环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货币政策,并与银行信用紧缩政策、银行利率的波动等都有关系。因此,一旦融资环境恶化,高校必将受到不利影响而增加其贷款资金成本,并给未来再筹资增加一定的风险。
三、高校贷款风险的防范原则
1.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要求高校贷款风险的防范活动必须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和法规,要按规定取得并使用贷款。而合法性原则之所以作为首要原则“凌驾”于其他原则之上,是因为其他原则的贯彻和运用必须以它为前提,否则如果违背了合法性原则,即使其他原则都满足也不能实现贷款风险防范的意义。
2.成本效益原则。任何应对高校贷款风险的防范措施都是需要付出一定成本的,成本效益原则要求高校能在花费的成本和获取的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找到一个平衡点,使高校以最少的成本代价换取尽可能多的安全保障。因此,高校在制定日常财务决策和风险防范对策时,不能只看重眼前的短期利益,还要综合考虑学校发展的长远利益和贷款风险的危害性,做到成本与效益兼顾。
3.及时性原则。及时性原则要求高校制定贷款风险防范对策要及时,要充分考虑到时效性,一旦发現风险,就要及时作出反应,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因为一旦对策失去了时效性,即使再完善也会使得其效用大打折扣,甚至不再具有实际意义。
四、高校贷款风险的防范对策
1.确立科学的贷款观念。学校利用银行贷款一方面能为加强自身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又使高校面临高额的财务风险。针对这种局面,各高校必须从观念上作出必要的调整。首先,必须认清贷款不是国家财政拨款性质的资金,是需要偿还的;其次,明确学校发展不能过分依赖于银行贷款,因为它只是高等教育面对巨大的需求而国家财政又不能完全负担的特殊产物,不是高校发展的救命稻草;再次,高校是一个非营利性质的组织,如果源源不断地向银行贷款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各高校应该努力开拓更多的筹资渠道,积极争取政府的扶持和发展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
2.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制度。建立有效的贷款风险防范制度首先要求各高校要能事先系统地研究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并依据市场利率走势和贷款项目建设进度对资金的需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并通过优化贷款资金结构来降低贷款成本和减少风险;其次,高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实施计划,并按照贷款本息、归还时间和额度的要求合理筹措资金,尽可能避免因准备不充分或者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而出现的延期还款风险;再次,贷款高校要建立健全内部监控制度,充分发挥纪检、审计、工会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对贷款项目实施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监控。
3.建立贷款项目管理责任制。高校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依据管理层级逐层建立起贷款项目资金管理责任制。高校的校长作为高校贷款项目的总负责人,对全部贷款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负责,对能否保证按期偿还贷款本息负责。各项目负责人也应严格执行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计划,坚持厉行节约的原则,按标准、按计划使用贷款资金,确保项目的建设质量。同时,各级财务人员也应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负责,要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凡是用于设备购置、基础设施改造和基本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必须通过招投标等国家规定的程序操作,严禁用贷款资金进行再融资活动。
4.建立高校偿债基金制度。负债筹资最大的特点就是到期必须偿还本息,因此充足的资金是按期清偿债务的关键。对于短期的负债,高校管理者应注重安排好现金的调度,对于长期的负债,则关键在建立充足的偿债基金,而灵活的现金调度与充足的偿债基金也对防范债务风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建立偿债基金必须要保证能按期提取基金,可以有两种提取方法:一种是平均计算法,就是将贷款资金总额按整个借款期平均分摊,每期提取等额基金,这种方法能保证贷款到期时有足够的资金偿还本金;另一种是比例法,这种方法要求高校以每年的学费收入额来确定适当的计提比例,并按这一比例以学费收入总额为基数提取偿债基金,并通过不断调整计提比例来确保偿债基金能够到期偿还贷款。
5.拓宽资金筹措渠道。高校要防范贷款风险,就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最重要的还是加大自身“造血”功能,走多元化办学的道路,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首先要逐步深化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大力扶植新兴学科,扩大招生人数,增加学校事业收入;其次要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扩大与地方企业的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着力于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增加社会服务和科技服务的机会;再次是争取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吸引社会捐赠,尽可能地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学校自身发展。
五、结论
银行贷款是柄“双刃剑”,如果高校能将其利用好,无疑会迅速扩大办学规模,帮助学校快速发展,但是在利用贷款谋求更多利益的同时,也会带来潜在的风险。因为银行贷款是需要偿本付息的,如果贷款不得当,则会给高校发展带来额外的负担和损失。高校必须认清利用银行贷款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树立风险意识,从学校战略的制定,到贷款资金的规模、使用与管理都要做出科学的决策,通过完善贷款管理机制等措施来防范银行贷款风险。
参考文献:
1.刘为.高校贷款风险的控制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7)
2.霍彩珍.高校银行贷款的风险与防范[J].会计之友,2006(9)
3.王婷.论高校银行贷款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9)
4.黄麟.高校偿债风险的控制研究.会计之友,2006(10)
5.吕水福.对贷款“热”的理性思考.金融经济(理论版)[J],2006(7)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责编:吕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