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模糊及其在毛泽东诗词中的表达效果

2012-04-29 18:13韩雅文
现代语文 2012年3期
关键词:模糊性语言学语义

摘 要:作为语言的本质属性,近年来模糊性在国内外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些研究不仅深入探讨了语言模糊性本身的理论问题,还涉及了它的语用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本文拟从研究脉络、概念及特点等方面展开论述,并结合其在毛泽东诗词中对表达效果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探讨其语用价值。

关键词:语义模糊性毛泽东诗词表达效果

“模糊”(fuzziness)是从哲学和数学引进的语言学术语。最早对它做出科学解释的是1908年的德国学者安东·马尔蒂,1923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发表了著名的《论模糊性》,这标志着模糊语言理论的初步形成,随后美国哲学教授布莱克等人相继研究过模糊语言问题。1965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扎德在美国《信息与控制》杂志上发表论文《模糊集》,提出了模糊概念和模糊理论。

模糊语言学在中国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伍铁平先生在《模糊语言初探》中首次将模糊理论引入我国,并很快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它已是现代语言学中一个受到广泛重视的课题。

一、语义模糊的概念

关于模糊性,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马尔蒂认为:“我们所说的模糊性,就是指某些名称的应用范围不是严格地划出的这种现象。”布莱克认为:“一个语词的模糊性,就表现在它有一个应用的有限区域,但这个区域的界限是不明确的。”Crystal认为:“语言学家用这一术语指对一个语言学元素或形式进行分析时所涉及的不确定性。”扎德指出:“模糊性所涉及的不是一个点属于集合的不确定性,而是从属于到不属于的变化过程的渐进性。”

我国学者对模糊性也做出了一些探讨。赵元任曾指出:“一个符号,如果它运用于边缘的场合比运用于清晰的场合还突出,它就是模糊的。”张乔认为:“模糊是指表达本身的意思有多于一种的含义,而且这些含义在语义上是相关的”。叶蜚声以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语义模糊性的问题:“语义的模糊性犹如划分气候带,人们可以指出哪是热带、温带、寒带的中心地区,但是划不出带与带的确切界限”(叶蜚声,1981)。

简而言之,语言学中所说的模糊性就是指语言所指范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它以事物的状态和类属的边界是否清晰为判断依据。

二、语义模糊的特点

根据张乔(1998:77)的分析,语义的模糊性具有以下特点:

(一)主观性

也就是说,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生活经历、世界观等等的不同,对同一模糊词外延的理解也就不同。例如对于“美女”的界定,就“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的人以瘦为美,有的人以胖为美,若要再论及样貌上的诸多细节,恐怕就更难以达成整齐划一的看法。

(二)非定量性

非定量性是指模糊词不能用精确数据表示的特性。例如,对于“多”“少”等数量词的界定,多到什么程度为“多”,少到什么程度为“少”,这个很难定量。

(三)粘联性

即每个模糊词外延的不确定是与其它意义相对或相关的模糊词互为因果关系的。如“大”与“小”二者的外延相互交错,不可一刀两断地加以切分。它们的外延中介过渡是渐转的、连续的,并可插入中间项“中”。

三、语义模糊在毛泽东诗词中的表达效果

(一)中国诗歌语言的特点及其对语义表达的模糊性的需求

中国诗歌自《诗经》开创的传统便以意境营造的含蓄和优美见长,诗歌语言要求简洁,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实现诗人对自己胸怀之中无限诗情的捕捉,这就不仅要在语言上下一番功夫,还要借助于一定的修辞手段。而无论是从艺术形式的限制还是修辞手段的使用上考虑,语言模糊性的运用常常成为诗人借以达到一定表达效果的途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要从语义的模糊性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上来分析。

1.谱写磅礴恢弘的气势美

诗歌中常常运用模糊数字来强化作品的气势美,从而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

2.描绘别具神韵的意境美

诗人常常直接用模糊词描绘形象,开拓意境,使得诗意盎然、妙趣横生,达到既合诗情又具画意的效果。

3.展示错落有致的结构美

诗歌本身就有一定的模式,结构较其它艺术形式严谨,模糊词尤其是数词常常被应用于诗歌中,相互对称,形式整齐,常常能达到点、线、面、体相互交织、错落有致的效果,构建诗歌外在的建筑美。

(二)语义模糊性在毛泽东诗词中的体现

品读毛泽东的诗词,不难发现模糊词在其大气磅礴的诗歌意境美和形象美的营造上功不可没。总的来说,毛泽东诗词中出现的模糊词可以分为叠音模糊词、数量模糊词、颜色模糊词、表疑问或否定的代词模糊词。

1.叠音模糊词

这类词往往是形容词性质的,用来描摹意象的形状,以达到生动形象且极具想象力的效果。这种模糊词在毛诗中有很多,如《菩萨蛮·黄鹤楼》中的“茫茫”“沉沉”“苍苍”和“滔滔”这一系列叠音形容词虽然从词义本身来讲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但却恰到好处地为整首词营造出了一种苍茫的景象,充分表达了作者在“四·一二”事变前夕革命的危机时刻登临黄鹤楼面对滔滔江水起伏的心绪。其它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西江月·秋收起义》中的“地主重重压迫”中的“重重”形容地主对农民压迫之残酷;《五古》中的“萋萋”“冉冉”所表达的殷切的思念之情等。

2.数量模糊词

数量模糊词是模糊词中最典型的一类,对它们的运用在中国历代的诗词中屡见不鲜,其表达效果可见一斑。数量模糊词之所以会被高频度地运用,与这类模糊词本身特征及其所能够达到的表达效果密不可分。数是观念和符号的结合,它的基本功能是计算。但在其实际语用中,许多数量词除了表示事物的数量和顺序外,经过“泛化”,作为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段,能够使语言凝练生动,达到言简意赅,渲染气氛的效果。这种模糊词在毛泽东诗词中出现的频率也是最高的,如《沁园春·长沙》中的“万山红遍”中的“万”“百舸争流”中的“百”,烘托出大气磅礴的意境;《西江月·秋收起义》中“匡庐一带”的“一带”和“霹雳一声”的“一声”都形容出了起义迅速和猛烈的燎原之势;《西江月·井冈山》中“敌人围困万千重”中的“万千”贴切地描绘出了被敌人围困的严峻局面;《清平乐·蒋桂战争》中“一枕黄洋再现”中的“一枕”,和“收拾金瓯一片”中的“一片”并非真的实指“一枕”“一片”,而是运用模糊词实现了夸张的表达效果。

3.颜色模糊词

由于颜色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模糊性,所以诗词中常常会利用颜色词的这一特点达到一定的表达效果。毛泽东诗词中也有一些模糊颜色词的例子,如《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的“红”,“漫江碧透”的“碧”;《菩萨蛮·大柏地》中“关山阵阵苍”的“苍”;《清平乐·会昌》中“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中的“郁郁葱葱”等,描绘出了如画的意境。

4.表疑问或否定的代词模糊词

这类模糊词在毛泽东诗词中也较多见,多能达到一种似无所指又有所指的表达效果,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去揣摩诗人的意旨。例如《沁园春·长沙》中“谁主沉浮”的“谁”;《菩萨蛮·黄鹤楼》中“黄鹤知何去”的“何”;《七绝·咏蛙》中“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哪”等。

四、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有关语义模糊性的研究脉络、概念及其特点等方面的诸多理论问题,并在这些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毛泽东诗词为例分析了语义的模糊性在诗词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和表达效果。由这些讨论和分析可见,对语义模糊性的研究具有广泛的现实指导意义。毛泽东诗词只是一个小小的案例,在艺术创作领域(如小说、电影、小品等),模糊语义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语言模糊性的重要用途,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促成其使用的规范化,避免错用、滥用所导致的语言混乱现象。

参考文献:

[1]梁瑞娜.试论语言的模糊性[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

(19).

[2]刘佐艳.关于语义模糊性的界定问题[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

2003,(4).

[3]李春华,李勇忠.语言的模糊性和语境的解释功能[J].西安外国

语学院学报,2002,(1).

[4]李进喜.语义的模糊性及语用功能[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

(3).

[5]韩梦春,胡玉婷.古诗词中模糊语义现象解析[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2009,(S5).

[6]王金环.模糊语义在喜剧小品语言中的体现——以赵本山的喜剧

小品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10).

[7]秦小红.唐诗中数词的语义模糊性及其英译[J].甘肃联合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9,(6).

[8]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9]张乔.模糊语言学论集[C].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

[10]麓山子.毛泽东诗词全集赏读[C].西安:太白文艺,2007.

(韩雅文南京大学文学院210093)

猜你喜欢
模糊性语言学语义
我国传统色名的模糊性
语言与语义
《刑法修正案(十)》中“公共场合”的教义学理解——兼论刑事立法语言的统一性和模糊性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网络语言的模糊性特征初探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社会语言学名词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