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焱
从传播结果来看车展上被人们记住和议论的,并不是那些全球首发或亚洲首发的新车而是那些要么惊艳、要么惊人的车模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觉得这汽车行业的传播从最开始的轻音乐,发展到了今天的重金属摇滚乐,越发暴躁,越发吵闹。而北京车展,就是行业里所有品牌集中在一起,演奏的一场最高分贝的喧嚣。
在短短两天的车展媒体日里,在几百家汽车品牌的展台上,就有100多款新车的全球首发、上百场的新闻发布会、上千场的媒体专访、上万名的中外记者参展。除此之外,上百位汽车厂商的全球CEO、高管来了,大明星们如韩寒、陈坤来了,连维多利亚·贝克汉姆都来了,还带着“她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
这一切传播的背后,是上万名公关人员连续多月的加班熬夜和辛苦付出。车展,对公关人而言意味着忙碌,不过对公关公司也意味着收入。
一届北京车展,所有汽车厂商在市场公关上的花费,加在一起保守估计超过5个亿的规模。而中国的公关公司里,平均有1/3甚至一半的公关人参加过车展的项目。
车展的费用规模也是整个汽车行业公关的一个缩影。放大来看,2011年中国整个公关市场年营业规模约为260亿元人民币,其中,汽车公关的年度营业额占32.9%,达到83亿之多。中国前20强的公关公司里,80%以上公司都有服务汽车领域客户。
车展的火爆和大投入,是依托在整体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未来预期上的。在市场热度高涨的时候,没有人会思考车展真的是品牌展示和新车发布的最好平台吗?车展对真正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又能产生多大作用?谁说车展就一定要参加?
从传播结果来看,车展上被人们记住和议论的,并不是那些全球首发或亚洲首发的新车,而是那些要么惊艳、要么惊人的车模,甚至还惊动了首都精神文明办。如果你现在去百度上搜索一下“2012北京车展”,依据网民关注度排行而出现的联想词分别是:车模、模特、图片、视频、干露露。
在这样一个拥挤、繁杂的传播环境里,所有汽车品牌仍然一拥而上、打破头地参加,没有谁敢站出来,宣布不参加车展。尽管车展过后再做新品发布和体验,避开车展高峰,独享报道资源和关注度也许是更好的选择。看人家科学技术的盛会——CES展,苹果从不参加,而微软也于去年宣布不再参加。车展要迎来这一天,恐怕要等到汽车行业发展回归理性的时候。
就在北京车展还未闭幕的时候,公关人们还把头埋在一堆剪报和报告里的时候,一场在京的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8月将召开浦东国际车展、然后就是9月的成都国际车展、再然后是12月的广州国际车展……
我想说一句: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车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