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2-04-29 15:03:07李丽萍张月
商场现代化 2012年30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人际宿舍

李丽萍 张月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高校学分制下的心理危机与干预研究(编号:2011C156)部分研究成果

[摘 要]为调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采用自编问卷对云南师范大学865名本科生进行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体较好;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年级、性别、学科、独生子女与否、成长区域以及月消费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理辅导视角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影响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学校等关注的焦点,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来源中,有来自社会方面的:高校扩招、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更多的还是与学生个体的心理素质直接相关,如人际交往能力、应对方式、个性等。人际关系既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心理问题的外在表现和后果,有调查显示,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大学生咨询的问题有70%是人际问题,其中35%涉及宿舍生活。

宿舍关系是大学生全部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作为大学生休息、学习、娱乐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在宿舍停留的时间较长,有调查表明,近9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呆在宿舍的时间(包括睡觉时间,但周末除外)在8小时以上,其中,以8~12小时居多,占62.8%;另一方面,在学分制和选课制下,行政班级的概念逐步淡化,行政班级被课程班级所替代,由于课程班人员不固定,流动性大且相互交流少,人际情感和交往不如集体宿舍广泛:成员相对固定,相处时间长,交往频繁,互动较多,相互影响较大,因此,宿舍关系对于大学生生活的意义更重大,宿舍关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情绪状态、生活满意度及主观幸福感。据此,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十分必要且对学生身心健康、高校学生管理都有重要意义。

关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目前的调查结果大多趋向于普遍良好,但也有部分学生满意度很低;影响因素的探讨有不同的结论;研究工具上缺乏标准化的问卷和量表,大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自编问卷予以研究。从发表的文章整体上分析,描述性文章多于实证研究类文献,与描述性文章的经验概括、描述、探讨相比,实证调查研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更具有科学参照意义,因此,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调查分析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建立在“学校——学院——班级——宿舍——个人”的五级心理危机预防机制上,针对宿舍层面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借鉴。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随机取样,在云南师范大学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90份,剔除无效问卷25份,剩余有效问卷865份,问卷有效率为97.2%;其中男生344人,女生521人;大一229人,大二235人,大三219人,大四182人;理工类264人,文史类247人,艺术228类,体育类126人。

2.研究工具

自编《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调查问卷》。自编问卷经过查阅文献资料、个别访谈、预试和正式测试后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了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结构,并形成了由28个项目、五个维度构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卷。五个维度分别是:亲融性、深度沟通、人际冲突、积极应对和对宿舍人际的重要性认知。测量采用5点计分,从“非常不符合”、“不符合”、“不确定”、到“符合”、“非常符合”,依次记分为1分、2分、3分、4分、5分,其总分作为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评定指标,得分越高表明宿舍人际关系越好。五个分维度和总问卷的同质信度均在0.5以上,问卷同质性信度较好;各维度与总问卷的相关在0.626~0.925之间,五个维度累积可解释的变异量为55.313%,结构效度较好。

3.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与统计分析。

二、结果

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体状况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显示(见表1),除了在人际冲突上有近20%的学生得分低于中值分,在其余各因子上得分高于中值分的人数在91%以上;总分上,约97%的学生得分高于中值,近55%的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较好(得分高于112),说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整体状况良好。

表1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状况(M±SD,n=865)

2.不同特征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检验考察不同性别、独生子女与否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发现(见表2),性别对宿舍人际关系总分的影响及其显著(t=6.194,P<0.001),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各个因子上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01或0.01)。独生子女与否对宿舍人际总分的影响显著(t=2.035,P<0.05),独生子女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主要表现在亲融性(P<0.05)和深度沟通(P<0.01)两个因子上。

表2 不同特征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比较(M±SD)

注:*P<0.05,**P<0.01,***P<0.001,下同

3.年级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

采用方差分析考察不同年级对大学生宿舍人际的影响结果显示(见表3),整体检验结果发现,年级的影响除人际冲突这一因子外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1或0.001),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有所差异;事后多重比较(LSD)分析表明,除人际冲突外,在宿舍人际关系总分及其他因子的平均数中,随着年级增加,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评价有下降趋势,一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三、四年级。

表3 年级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影响的方差检验(M±SD)

4.学科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

采用方差分析考察不同学科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见表4),整体检验结果发现,除人际冲突外,总分及其他因子因学科不同而有所差异(P<0.01或0.001);事后多重比较(LSD)分析表明,除人际冲突外,文史与艺术类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分及其他因子的得分显著高于理工与体育类学生。

表4 学科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影响的方差检验(M±SD)

5.成长区域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

方差分析整体检验结果显示(见表5),在不同区域中成长的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总分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深度沟通上有差异(F=7.617,P<0.001);事后多重比较(LSD)分析发现:宿舍人际关系总分上,城市成长的大学生显著高于在山区成长的大学生,深度沟通上,城市成长的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在山区与乡村成长的大学生。

表5 成长区域对宿舍人际关系影响的方差检验(M±SD)

6.月平均消费水平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

方差分析整体检验结果发现(见表6),月平均消费水平不同的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总分没有显著差异,但在亲融性(F=2.866,P<0.05)和深度沟通(F=3.963,P<0.01)上有所差异;事后多重比较(LSD)分析发现,月均消费800元~1200元的大学生,其宿舍人际关系总分、亲融性和深度沟通因子得分高于月均消费500元~800元的大学生。

表6 月平均消费对宿舍人际关系影响的方差检验(M±SD)

三、讨论

1.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体状况

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体状况良好,近55%的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较好或非常好,3%的学生报告宿舍人际关系不好,这与前人的调查结论基本一致(张京波等,2010),说明大学生在宿舍人际交往中,能相互理解、宽容,交流与沟通较好,由于认识和体验到宿舍关系的重要性和影响,即使产生矛盾与冲突也能采取积极、理性的应对方式解决;同时有30%的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冲突,这与实际工作经验相符,来自某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的统计发现,前来咨询的学生中因为宿舍关系困扰的比例占三分之一左右,这也是本研究的实际意义所在。学校层面,应开展化解人际冲突的技巧、方法的主题教育课程与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应对能力。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建议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把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这一测查放入学生心理档案的建档中,这将有利于学校、学院、班级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2.不同特征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

此次调查最大的发现之一是年级的差异,随着年级增加,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有下降趋势,大一最高,大四最低,大一明显高于大三和大四,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舍友间认识和了解的越多,矛盾、冲突的累积,没有及时化解,导致在宿舍人际不良的学生身上,该状况一直持续,导致在整体上大三、大四学生的宿舍人际评价较低,这与吴连海和古全美(2008)的“V”型趋势不同,大四时,学生的宿舍人际质量因为即将面临毕业等原因回升,也与胡纬华(2009)的年级越高,宿舍关系越好不一致。原因可能来自调查对象的不同、样本大小、调查的角度、所采用的问卷不同。这启示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在不同年级间开展不同主题的宿舍人际关系指导,如将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多形式相结合。其二是独生子女与否的影响,独生子女的宿舍人际关系在总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其中的亲融性和深度沟通两个因子上达到显著差异。这一调查结果打破了人们对独生子女这一群体的人际交往技巧缺乏和难以融合的认识。事实上,独生子女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人际交往能力、技巧及个性特点并非因为其童年缺乏亲生的兄弟姐妹这一单一因素决定,其在学校的经历与非独生子女相同,甚至独生子女在宿舍人际相处中更加开放、健谈、融入集体活动。

另外,性别对宿舍人际的影响显著,女生评价高于男生,每个因子和总分均如此。这与胡纬华(2009)、毛小玲等(2005)[的结论不同。实际生活与工作中,笔者发现,女生对于人际交往、情感体验的敏感性、细腻性高于男生,对于人际相处的归属感需要也较男生强烈,因此在宿舍人际关系中体验到的满意度也较高,但同时也因为采取了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和改善措施,其关系发生转变的可能性较大,导致多数女生对自身的宿舍关系质量评价较高。学科上,文史与艺术类学生的评价高于理工与体育类学生,与实际经验相同,文科类学生总体上思维更为活跃,语言丰富,个性特征鲜明,沟通形式多样化,在人际相处与交往中,更加灵活,因此评价也较高。在不同区域中成长的大学生宿舍人际总分上没有差异,但在深度沟通上,在城市成长的学生要好于在山区成长的学生,成长的环境差异较大导致大学生在宿舍关系中的态度与行为不同,相比在山区成长的学生,在城市成长的学生在大学以前几乎没有住校经历,他们在与舍友交往的过程中,可能源于他们对生活环境、自我等的自信程度高,更加健谈,自我暴露的程度更高,对于自己的家人、好朋友等乐于与舍友谈论。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一定程度上是家庭经济状况的窗口,消费水平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分没有显影响,但在亲融性和深度沟通两个因子上,月均消费在800元~1200元的群体好于月消费500元~800元的学生,这与前人(许传新,2005)的研究相似,经济状况处于中上的学生对宿舍人际关系的评价较高:在与舍友相处的过程中,物质在人际交往中是比较敏感和容易突显的因素,这一群体不因物质上的自卑心理导致人际困扰和交往受阻,人际质量较高。

四、结论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总体状况良好,有少数学生的评价不高,性别、年级、学科、独生子女与否、成长区域、月消费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程度不同,高校应针对不同群体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大学生宿舍人际辅导,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生活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唐红艳.新时期女大学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探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2)

[2]陈青萍.大学生宿舍生活心理适应障碍及其干预措施[J]. 中国学校卫生, 2002,(23)

[3]张冬梅,阿代?哈尼西.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

[4]许莉娅.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大学生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5]杨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调查——以池州师范专科学校为分析案[J].池州师专学报, 2005,19(6)

[6]王甫勤.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8,1(1)

[7]胡纬华.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若干因素的调查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9,10(6)

[8]张京波,蒋元春,沈桂凤.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8(4)

[9]吴连海,古全美.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基本因子特征调查分析[J]. 精神医学杂志,2008,21(6)

[10]毛小玲,李宏翰,张建梅.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特点[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l9(7)

[11]许传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4)

[12]张瑜,李宏翰.大学生宿舍人际相处主观影响因素问卷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3)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人际宿舍
热得快炸了
搞好人际『弱』关系
学校到底是谁的
图说
遵义(2018年21期)2018-11-19 06:34:56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金桥(2018年1期)2018-09-28 02:24:50
作品四
丝路艺术(2018年8期)2018-09-27 09:24:40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2
一个都跑不掉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剑南文学(2015年2期)2015-02-28 0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