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鹏英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所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书面上的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可见,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等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在语文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看重读写训练,而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再者,我国的应试教育对一个人语文的考查,仅从卷面上评成绩,分数上看能力。由于种种影响,听说的训练更被束之高阁。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社会交往活动的日益增多,听说能力尤其是口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首先,表现在与人交流方面。得体的语言让人听起来如沐春风,不当的语言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比如,有人送给你一只花瓶,那么道谢自然是必须的。如果你说:“这花瓶的式样很好,摆在我的书橱上再适合不过了。”称赞当中隐含了对方的选择得宜,达到他自尊之境,说不定下次还有另外的东西送给你的。如果你说:“这花瓶真好看,在哪买的?多少钱?”就会令对方哭笑不得,说不定会失去这个朋友。
其次,在就业面试、产品推销等方面口语的作用更不可小看。近年来,常看到一些中专技校毕业生在就业测试中专业考试和实习操作都过了关,却因为面试时词汇贫乏,答非所问而被亮起了“红灯”。因此,对中专、技校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语文教师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呢?
一、鼓励引导,消除紧张心理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学生的紧张心理,要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就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课堂上教师如果成竹在胸、精神饱满、神情愉快,学生就会觉得教师和蔼可亲,精神自然就会放松。相反,如果教师经常板起面孔上课,则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教师态度和蔼,融自己的激情于授课之中,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其次,找出学生紧张的原因,分别对待、因材施教。我经常下课与学生谈心、辅导,发现学生的紧张不外乎三种原因:
1.眼高手低。台下练得滚瓜烂熟,上台后忘得一干二净。
2.害羞心理。面对着几十双眼睛,怕讲不好被同学耻笑。
3.词不达意。课下乱侃行,堂上正言,言不由衷,产生胆怯心理。
找到了学生紧张的“病因”,我就“对症下药”。针对“眼高于低”的学生,让他们先写好讲话的底稿,允许他们先带着稿上台“照本宣科”,然后让他们脱稿复述,最好能即兴演讲;针对害羞的学生,大组讲、全班讲,直至敢于上台发言;针对词不达意的学生,引导他们围绕某个中心发言,逐步消除他们语言罗嗦、条理不清、颠三倒四的毛病,培养他们既能课下侃,又能堂上发言。
二、精心设计,激发“说”的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思维灵活,注意力转移较快,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要想让学生对口语训练产生持久的兴趣,能够始终保持一种兴奋、新颖的感觉,教师就要不断变换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只有当口语练习带着浓厚的趣味性走向学生的时候,才会有助于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其思维更加敏捷,更富于创造性。因此,在消除学生紧张心理的同时,笔者由简单到复杂,精心组织、设计了灵活多样的口语训练方法。
1.学生刚入校时,让他们轮流上台进行自我介绍,既促进学生间的彼此了解,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2.每节课讲授前抽出两到三名学生发布一则消息(包括校园消息),或讲述一个成语故事。在培养口语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知识。
3.为了应对今后的就业面试,可精心设计模拟考场,让学生分成两组轮流做主考官和考生,教师进行监督、评比。
除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可以进行课文内容的复述概括,名著简介、口头作文、人生哲学的辩论会、演讲比赛等等。总之,教师只要把握住每次口语训练的“兴奋点”,以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他们口语表达的热情,让学生由不敢“说”到愿意“说”直到想“说”。
三、课堂内外,互相配合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既要重视课堂内的培训,又要兼顾课堂内外,互相配合。课堂内,教师可结合所学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记叙文的人物介绍、故事复述;说明文“物”的性质、形态、结构的口头介绍;议论文论点、论据的辨析;诗歌的朗诵;小说的人物分析、情节介绍;应用文的口头作文。教师既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式,也可以采取课堂提问式,还可以采取抢答竞赛式。在课堂内结合课本进行口语训练,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但课堂的教学实践毕竟有限,而口语表达又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所以除了在课堂上采用各种形式进行训练,课外还要开展各种活动加强训练。如定期举行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小说角色模拟对话、班干部模拟竞职演说等。对于举办的课外活动,教师不能听之任之,流于形式,要指定学生专人负责,教师定期检查,奖优惩劣,让学生有一种竞争意识,始终以积极的心态、浓厚的兴趣、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口语训练之中。
总之,中专、技校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既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又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我们中专、技校的语文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没有应试教育的压力,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放开手脚,充分发挥语文这门学科的工具作用,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培养高素质的新时代技工专业人才尽心尽力。我们相信,只要语文教师重视,学科老师支持,我们即使暂时不能培养出像苏秦、张仪那样的“一言兴邦”的辩才,但至少我们的学生能在各种场合说得流利,讲得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