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观照”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2012-04-29 10:43罗红霞
广西教育·D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观照整体课文

罗红霞

一、“整体观照”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

“整体观照”下小学语文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集中教学的理念和意识。即在以主题型小学语文教材的主题单元为依托,整合教材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链接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对一组主题、题材或语言表达寻找其联结点,确定目标,对不同篇目实行上挂下联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整体观照”教学,学生学一篇,带一组,学一组,带一类,能够提高学生体悟整体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与单篇教学相比,“整体观照”教学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强调一个时间段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推进”,以求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

二、“整体观照”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小学语文“整体观照”的教学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美新教育运动,它主张学习内容和活动应该是完整的,把教材分割成一课课教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发展,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据此,应当把学习内容划分为单元板块,通过对这一板块的学习,使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学习一项教材或解决一个问题,促进其发展。该主张应该是小学语文“整体观照”课堂教学的雏形。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的教学法主张:教材的选文令学生多看,不能篇篇文章讲,须一组一组地讲。讲文时不以钟点为单位而以星期为单位,两星期教一组,或三星期教一组,要通盘打算。梁启超先生的教学法主张的实质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整体观照”思想。到了20世纪80年代,当时盛行的是合理地组织课文,根据教学目标和需要,把联系紧密或相同之处的教材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单元。在教学时有的精讲,有的略讲,有的留给学生自己阅读。教师以一带多、举一反三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读得多,扩大眼界,掌握的知识也就更加丰富,更加牢固,能力的提高也就更快。近几年在全国各地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些学校开展了对语文教材进行整合的一系列实践探索。其中做得较好的有华中师大附小、山东德州跃华学校等学校。

三、“整体观照”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魂”,教师在“整体观照”某一类教学之前应深入反复地思考并确定本单元、本课乃至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明确通过本单元、本课、本课时的学习让学生获得什么。当前,部分教师研读教材时缺乏整体意识,孤立看教材,不能将课文放到“整体”中去研究,导致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整体观照”。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蔓延,教师在“整体观照”教学前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认真阅读整册教材,认真研究每单元教材,认真钻研每篇课文,以确定不同时期的教学目标。

首先,单元目标的确定在“整体观照”教学中至关重要。单元教学目标必须在课程标准和单元教学总的要求下具体化、对象化,使单元各篇课文既有目标一致的共性,又有每课一得的个性,改变单篇教学中面面俱到、各自为政的弊病,避免“篇”和“组”脱节的弊端。单元目标决定着整个教学过程的推进,起到了主导方向的作用。它把单元里的各个知识点、各篇课文、各个训练点进行了串联,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让单元整组教学的内涵和价值真正得以实现。制定合理高效的单元教学目标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教学理论,很强的解读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单元目标除本单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内容外,重点是结合本单元课文的特点,制定本单元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训练、表达方法训练等目标,促进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等得到有计划的、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其次是课文目标的确定,确定课文的目标就是确定某一课在这一“整体”单元中的教学目标。单篇课文的目标确定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这单篇课文与这个单元上挂下联的关系。

最后是课时目标的确定,课时目标确定时,既要共享该单元、该课文的目标,也要考虑到该单元、该课文的目标的衔接,还要注意每一课时目标的确定要有坡度、呈螺旋式上升趋势。课时目标的确定包括理清文章的脉络,了解文章写作手法、遣词造句、表达手法等的目标,还包括语文学习方法、能力训练的目标。

四、“整体观照”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师生

“整体观照”下小学语文教学对老师和学生都有新的要求。“整体观照”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求老师转变观念,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思考,从框架的角度进行教学。要求老师创造性地整合课程与教学资源,修正习惯了的点状思维和割裂式思维方式,形成“整体观照”教学的思维方式,整体推进语文教学。“整体观照”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进行思维的挑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培养整体视野下观照语文学习内容的认知能力,整体性地进行规划和学习的思维方式。

“整体观照”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执教者既基于文本,也立足于学生,且在文本解读和学生分析的交融共生中,本着整体性的教学思想,对一组在文体或体裁、主题、语文能力或语言表达上,能寻找到联接点的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再开发和再创造一种“整体性”的教学活动形式。

五、“整体观照”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

“整体观照”教学是为了促成学生学习的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借助于规律、知识逻辑关系,将有内在联系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知识脉络体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由此,可以将“整体观照”教学过程分成四个板块:预习板块、理解板块、读书板块、习作板块。

预习板块。这一板块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感知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能够读通、读懂所预习的内容,划出不懂的地方。

理解板块。这一板块让学生理解每一课文、每一单元、每一知识体系的内容。理解的面包括:一是理解文章内容和文章内容背后所要传递的感情和价值观。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课文内容”。二是理解教材所要教给学生的语文知识、方法和技能。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课程内容”。

读书板块。这一板块是在学习完一整块教学内容后回顾所学内容,根据所学内容主题引导学生选择与主题内容有联系的文章或整本书进行自由阅读,让学生走入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

习作板块。这一板块应与阅读紧密联系,在教学一篇或一个单元前,教师就应从本课或本单元课文中找到本次习作在文章的布局谋篇或语言特点上的可借鉴之处,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学习写法,给写作降低一个坡度,让学生不怕作文。

这四个板块的操作重点各有不同,但每块的操作都应把学生放在学习者的位置上,让他们经历学习的过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形成“整体观照”学习的能力。

小学语文“整体观照”教学,让教师在教学时心中有“全盘考虑”的意识,对于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内容及策略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同一主题的课程和教学资源进行创造性地整合,形成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进行思维的挑战,提高迁移运用学习内容的学习能力;探索出有效的小学语文“整体观照”教学的流程,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观照整体课文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堂吉诃德》整本书阅读导读课实录——对一部名著的多元观照
背课文的小偷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背课文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