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研发投资的影响因素与模式选择

2012-04-29 06:48:43顾君杰张晨任艳君朱顺林
商场现代化 2012年30期
关键词:东道国

顾君杰 张晨 任艳君 朱顺林

基金项目: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资助项目

[摘 要]在飞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国际化的趋势,甚至是全球化的趋势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当代的各个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中。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受当前这种研发活动全球化热潮的影响,也迈出了投资海外研发的重要一步。当然,这个过程会使企业面对许多新的挑战以及选择,毕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投资海外研发才刚刚起步,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企业在投资海外研发上如何选择模式这一挑战。本文阐述了中国海外研发投资现状及趋势,并就影响海外研发投资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我国海外研发投资的主要模式,最后提出提升我国海外研发投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东道国 绿地研发投资 跨国技术并购

一、导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激烈化成为当前的时代背景,各个跨国公司在研发活动上也紧跟时代的潮流,呈现国际化甚至是全球化的趋势。同时,技术的飞速变革也随之而来,日益激烈的技术创新摆在跨国公司的面前,致使跨国公司在战略技术上进行改变,寻求海外优秀人才、改善技术资源以及完善公司的市场环境,建立起全球创新的网络体系。在这样的趋势之下,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所遭受的冲击无疑也是巨大的。为了紧跟世界潮流,同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改善自己的技术水平,我国一些有实力的科技型企业迈出了海外研发投资的步伐。一方面,到海外成立起研发机构,另一方面,对海外的研发部门进行并购,以开展起海外研发活动,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中国海外研发投资现状及趋势

1.中国海外研发投资现状。近几年,海外投资在我国发展迅猛,根据调查,仅2009年我国企业在英国投资就有74家,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25%左右。到目前为止,我国约有400家企业在英国投资。在数量上,我国海外研究投资猛增,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布,如江苏省,有着较高开放度、较快的经济发展优势的江苏企业,对于海外研发活动,他们积极开展,已有24家海外研发机构,集中分布在许多科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有欧美的美国、荷兰、德国、波兰、瑞士等,也有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国。据资料显示,我国集中在美国的海外研发机构有40%,在日本的有7%,在欧洲有13%,总共有60%集中在美日欧三地,另外集中在东南亚的有13%,其他地区的有27%;在于其他国家进行跨国联盟中,93.3%的合作建立在美日欧等少数发达国家,仅有6.7%的合作建立在欠发达或者发展中国家。

2.中国海外研发投资趋势。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显示,截止2010,我国有688.11亿美元的直接投资净额,同比增长了21.7%,年均增速高达49.9%。其中,有601.8亿美元的非金融类投资,同比增加了25.9%;有86.3亿美元投资在金融上。2010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全球排名第五,占全球当年直接投资的5.2%,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海外投资,这是我国对外投资历史上的第一次。其中有562.6亿美元投资在日本、投资于英国的有110.2亿美元等等。虽然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上发展迅速,但在规模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尤其表现在海外研发投资上。中经网数据显示,2003年仅有28.55亿美元用在对外投资上,其中,有638万美元投资于以科学研究、地质勘探等为主的海外研发投资,在对外直接投资上仅占0.22%,2007年增长到1.15%,2011年增长到3.4%。这说明,虽然我国海外研发投资起点低,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国逐渐把海外研究投资上升到战略高度,其发展趋势、越来越大的比重是不可阻挡的。

三、中国海外研发投资的影响因素

1.企业层面的影响因素。(1)企业规模。一般来说,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是通过企业规模所展现出来的,在一定意义上企业规模是企业实力的代表,所以企业海外研发投资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企业的规模。通常上,企业规模与企业实力、企业资源整合能力是成正比的,企业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选择海外研发投资,如华为,2000年以前华为就有5个海外研究所成立了,如今更是形成了全球研发网络,凭借的就是其强大的企业规模。

(2)国际经验。对于东道国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上,这是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丰富的经验或者说丰富的国际化经验是成正比的。同样,我国企业有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在进行研发投资东道国时,跨国并购是很有可能采取的模式。此时,并购目标就会在东道国的经验帮助之下让企业迅速而准确的发现,投资风险也就降低了。

2.行业层面的影响因素。(1)行业壁垒。一般来说,出现行业壁垒会制约海外研发投资的发展,并且随着行业壁垒的增高,跨国公司就越难以进入海外市场。研发投资过小又很难为企业带来成效,有打破行业壁垒决心的企业就会采取增加投入的措施,采取的海外投资模式就是并购东道国企业,这样并购企业的技术和东道国的业内生产能力就能被掌握,投资的难度和效益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行业竞争。海外研发投资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东道国产业存在的竞争情况,激烈的行业竞争是不利于海外研究投资的,企业投资模式也很难选择。外国投资公司在经济活动很平缓、市场状态近于饱和的地区,要提高在东道国的竞争力,直接对陷入经济困难的企业进行并购是最佳的选择,而不会选择绿地投资。以我国奥康为例,他之所以能对意大利的“老字号”鞋业品牌进行收购,就是因为鞋业在意大利属于成熟行业,鞋的市场也已经饱和,缓和业内竞争,而成本不高,这种并购模式就是最佳的选择。

3.国家层面的影响因素。(1)研发设施。研发基础设施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投资要考察的重要内容,优越的研发基础设施会对吸引海外研发投资产生积极的作用。东道国的与研发环境以及创新小路有着密切关系的因素都能构成研发基础设施,包括一些硬件设施,交通、教育等都会被跨国公司考虑在内,还有当地互联网的普及程度以及生产生活设施是否完善等情况也是同样需要考察的。尤为重要的就是信息基础设施,研发活动是需要有不断的交流,更要紧密联系研发、营销、售后服务等部门,做好交流工作。

(2)政策环境。在东道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以及在贸易和金融上的政策等方面构建了政策环境体系,尤为重要的就是知识产权。因为企业研发出来的直接产品也属于知识产品,专利、商标的研发也是企业的重要财富,这些都是需要良知识产权法律来保护的,否则,跨国公司缺乏积极性去东道国投资研发机构,因此,知识产权政策在跨国公司考虑海外研究投资是一个决策因素。

四、中国海外研发投资的模式选择

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一来,我国企业的海外研发投资表现出了以下几个特征:(1)起步晚;(2)研发能力薄弱;(3)投资规模较小;(4)在模式上以投资绿地研发为主,跨国并购模式逐渐增多,在投资模式的选择上更加科学化了。

1.绿地研发投资。以绿地研发投资为主,是我国在海外研发阶段采取的模式。1991年2月,上海中和软件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一个合资企业,合资方是上海复华事业有限公司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同时我国企业海外研发投资的第一次尝试:中和软件株式会社东京支社在日本东京设立。美国环球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于1994年3月由上海复华实业独立投资建立,这个公司从事的是开发、生产UPS,并向国内转移先进的技术以研发新产品。1998年,格兰仕集团为开发自主技术,在美国硅谷投资1亿元建立研发机构;同年7月,在美国硅谷也成立了由康佳集团投资并由其美国分公司控股的的康盛实验室,我国第一台高清晰度的电视就是由其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研制成功;1999年3月,格兰仕成立北美分公司,同时美国微波炉研究所也正式成立;同年海尔集团进军美国,创立其自主品牌的海外研发中心成立;2000年,与世界知名企业合作的长虹组建了九大长虹——微软联合实验室;首信集团的Mobicom公司于2002年在美国新泽西州组建。以上企业设立的海外研发机构在许多的国家和地区,美洲的加拿大、美国,亚洲的日本、韩国、印度,欧洲的意大利、德国、荷兰、瑞典等,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最多的就是美国,占了50%左右,日本次之也占了12.5%。日本、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拥有很高的科技水平,有着丰富的研发资源,这些优势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研发投资来说是强有力的吸引,是海外研发投资很好的选择。

2.海外研发中心。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或中心为主是我国海外研发投资起步时的主要模式。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对当地先进设备的采购,对当地技术人员的吸收的方式,选择在海外投资研究活动,以便更好的解决公司当前所面临的技术困难,缩小本企业的和东道国在技术上的差距。应该说,在海外独立的研发中心的设立有利于对当地先进技术的吸收,但东道国成本昂贵也影响了其发展。以我国的海信集团为例,2007年,其首个独立研发中心成功在欧洲设立了,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但是,欧洲的人力成本也使海信集团必须付出的代价,预期成果能否取得还未可知。所以,对于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我国企业要综合考虑市场、资本因素,对取得预期的利润能与所付出的代价能否平衡都要做全面的考虑,盲目的跟风只会让企业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

3.跨国技术并购。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我国在2001年加入WTO以后,我国海外研发投资的方式更加的看重跨国技术的并购。跨国技术并购成为了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海外的有效途径。2001年8月,Universal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C这个上市公司被万向美国公司成功收购之后,万向全球化的制造体系进一步完善了;联想继2004年12月从继美国IBM整体并购其PC业务后,在世界PC公司中排名第三;同年12月,英国罗浮知识产权由中国上汽成功收购;2009年8月,东软(欧洲)有限公司这个属于辽宁东软集团独立投资的子公司对荷兰SESCA的3家子公司的全部股份进行收购,这3家无一例外都从事开发高端智能手机软件。近年来,我国企业的跨国技术并购逐渐的发展起来了,当然,与发达国家技术性并购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交易的规模也较小、额度不高。我国企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拥有并购目标,发达国家是主要集中地,包括欧美的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企业并购计划最多的就是德国、美国,28%的目标比重在美国,德国也有24%。此外,由于意大利是全球传统制鞋的出口大国,在国民经济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因此,我国鞋业也采取了跨国并购的模式进行并购。

五、提高中国海外研发投资效率的对策

1.政府应加强对海外研发投资的引导。我国对于海外研发投资的主体在于高新技术企业。积极鼓励有科技实力的企业进行海外研发投资应该被我国政府重视。首先在海外研发机构的层次我国急待提高,我国企业个国际竞争力才有保障。同时,鼓励我国中小企业紧跟跨国联盟的潮流。为了最新技术的获得,仅仅是国内开展技术联盟合作是不可取的,建立研发机构从全球范围内寻找资源密集之地是大势所趋。各种能够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措施都应该为政府所采取。对中小企业进行积极引导,走出国门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锤炼自己,与国外有实力的科研机构、知名高校进行合作,以方便建立起跨国战略联盟。同时,加入跨国联盟是中小企业弥补技术缺陷的有效途径,更可以吸收合作者的先进技术,使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

2.企业应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选择海外研发模式时,我国企业更应该立足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模式的选择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不断完善本企业的研发能力是跨国公司维护竞争力有有效途径,因此,核心能力的建设对我我国的企业来说必须重视,自主创新能力急需加强,企业的研发能力也要提高。可以说,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和提升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自主创新,这是关系到海外研发活动能否成功的大问题,要在国际竞争中居有利的地位,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培养、提高企业自身核心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海外研发机构一方面好比一个情报信息的窗口,建立起这个窗口,海外的先进技术就可以为我所用,才能对国际技术的方向进行把握,并且可以获利于当地的技术;另一方面,也是我国企业接近技术和知识中心的捷径,更能对东道国的科技人才进行吸收、利用其研发环境,为开展本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以及提高自身核心能力提供便捷,提升本企业的竞争力。

(1)企业应重视本土化战略的实施。在影响海外研发投资选择的各个因素中,文化差异无疑是很重要的,而实施本土化战略就是解决文化差异的最佳方法。在跨国并购上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其本土化的程度还很低。跨国并购实施之后,国际化经验是我国企业管理层面临是严重困境,仍然是依靠以前的管理手段,对并购的公司缺乏了解与尊重。在海外研发投资处理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的过程中,海尔有我们值得借鉴的成功做法。海尔集团将自己的品牌与当地的文化结合非常重视,本土化的战略是海尔一直所秉持的,在营销上,以品牌为吸引消费者的基点,与当地的消费着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使消费者对海尔这个品牌有很好的认同感,避免了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也就为海尔的国际化道路做了很好的铺垫。

六、结论

在我国企业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的背景之下,企业研发的国际化飞速发展,积极开展海外研究活动、建立研发机构是我国有实力企业发展是新的征程。本文首先从企业层面、行业层面、国家层面分析了我国海外研发投资的影响因素;由于我国企业海外研发投资过程中最常见的模式是绿地研发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和跨国技术并购,所以本文选取这三种模式来研究我国企业的海外研发投资模式选择问题。最后,本文认为要想提高我国海外研发投资的效率,政府应加强对海外研发投资的引导,企业应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并重视本土化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林志红.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2]王建.华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内在动因与区位选择[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5(4)

[3]徐凤增,杨蕙馨.投资发展路径与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模式研究[J].理论学刊,2008(5)

[4]詹晓宁,邢厚媛.研发类FDI的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贸易,2005(11)

[5]张利飞.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区位选择研究[J].软科学,2009(6)

[6]邱建民.中国跨国企业技术并购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7]苏立峰.战略并购:中国制造企业“走出去”的市场化选择[J].华东经济管理,2008(1):85-87

[8]Sanyal P.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Location of R&M ultinational Enterprises[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4,5(1)

[9]Theo Eicher&Jong Woo Kang.Trade,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or Acqui Optimal Entry Modes for Multinational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2005,77(1)

[10]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New York,United Nations,2005

猜你喜欢
东道国
论投资者——东道国仲裁中法庭之友陈述的采纳
仲裁研究(2019年1期)2019-09-25 07:41:00
国际投资仲裁庭对东道国反请求的管辖权探析
仲裁研究(2019年2期)2019-09-25 07:31:46
论国际投资仲裁中的东道国环境规制措施——以条约解释为视角
法律方法(2019年2期)2019-09-23 01:40:32
晚近国际投资协定中东道国规制权的新发展
论国际投资法中的间接征收问题
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内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东道国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竞争力变化对跨国公司总部策略的影响
东道国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竞争力变化对跨国公司总部策略的影响
东道国投资法律环境的识别与互动适应风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