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丰民
【摘要】自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民营企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此,本文在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民营企业金融创新的有效对策,旨在改进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促进民营企业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现状融资对策金融创新
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构建历史相对较短,金融体系的发展不够完善,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明显不够,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民营企业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以更好地适应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竞争环境。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对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还需要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加强金融创新对策的研究,为民营企业的融资和创新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一)融资制度不完善,不重视融资管理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民营企业主要是家族式企业和合伙制企业,在市场营销、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等环节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在融资方面更是没有紧密结合国内外金融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融资管理制度和规范,忽略了融资管理的重要性,这不仅限制了民营企业融资职能的发挥,也很难实现预期的融资目标。 同时,由于很多民营企业存在着逃避债务、多头抵押等影响自身信誉等级的行为,在资本市场上缺乏足够的融资信心以及进行有效融资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严重限制了企业自身的融资管理水平。
(二)民营企业与资本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
长期以来,民营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判断金融风险时考虑的角度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二者在预测金融风险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已经成为影响民营企业及时获得资本支持的重要因素。因为就市场信息而言,借款者知道更多的信息,使得金融机构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所以金融机构只能根据民营企业过去的信息和信用状况设定贷款条件,这容易导致借贷市场上的失衡现象,影响到民营企业的融资质量。
(三)民营企业面对的融资环境较差
与国内外成熟的大中型企业相比,我国民营企业面对的融资环境较差,由于企业的技术含量和综合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能够涉足的行业也相对有限,使得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加上民营企业存在大量偷税漏税、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使得民营企业的整体社会形象不是很好,导致社会上的大多数资本机构都对民营企业存在偏见,这就使得民营企业所面对的融资环境不够理想,加上民营企业在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及融资租赁等业务方面的重视力度不够,发展速度相当滞后,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四)通过银行机构进行融资的难度较大
受制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结构和发展程度,银行贷款无疑是我国民营企业进行融资的最主要途径,因为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存在很多缺陷,可供民营企业选择的融资渠道不是很多,但是由于民营企业长期以来存在很多违法逃脱银行债务、不讲经济信用的行为,使得各大银行金融结构对民营企业的整体印象较差,导致银行及其放贷人员对民营企业存在很大的偏见,不愿意承担过多的金融风险;此外,由于我国很多民营企业的发展资质有限,有的民营企业不能按期归还贷款,银行对于民营企业贷款对于抵押担保审核条件苛刻,而且贷款风险较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营企业通过银行机构进行融资的难度。
二、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忽视了信用体系建设,遭遇融资信用阻碍
我国的很多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破产、兼并等活动,导致大量的债务问题,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债务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而民营企业在整体上的信用形象又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变,就使得很多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遭受到融资信用障碍。因此,民营企业对此必须对信用体系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逐渐消除自身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
(二)民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
从整体上,我国的民营企业在整体上缺乏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综合竞争实力不是很强,生产经营成本较高,财务管理水平较低,抵御各种市场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再加上资产负债率较高等因素,使得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民营机构进行考察时,主要考虑民营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管理状况、企业的信用风险、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等多方面,但是由于民营企业的规模小,缺少产品创新,销售利润有限,并且有些行业存在着恶性竞争,这都限制了我国民营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三)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企业管理不够规范
很多民营企业的管理者都是白手起家,缺乏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意识和管理技能,没有为企业及时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行为,例如财务管理环节的大量违规行为,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在融资过程中很难为金融机构提供详实的财务信息,无法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风险进行准确的表达等。
(四)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我国民营企业多数分布在服务业和制造业,经营规模有限,技术水平不高,缺少自己的技术支撑,而且人员流动性很大,财务水平不高,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较差,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常常无以应对而存在破产风险,对于民营企业进行融资时,一些金融机构考虑到潜在风险因素,有意抬高贷款门槛,民营企业融资难,运营风险加大,从而陷入恶性循环的状态。可以说我国民营企业的经营风险高,自身存在的不利局面造成了融资门槛高和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民营企业只有加强自身的经营和管理,降低自身风险,才能缓解融资困境。
三、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的金融创新对策
(一)更新融资观念,加强民营企业融资信用体系的建设
民营企业要想切实改善融资难的现状,首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即树立现代化的融资观念,积极加强自身融资信用体系的建设。目前,很多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还是以内源为主,融资观念相对落后,不敢承担相应的融资风险,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积极转变融资观念,尽快建立科学完善的融资管理制度。同时,要结合企业自身的信用状况,积极加强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使企业尽快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尽量规避或减少在融资过程中遭遇的各种融资障碍。
(二)丰富民营企业融资的手段与渠道
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民营企业应当积极寻求融资方式的多样化,改变过去以内部融资和银行融资为主要融资渠道的传统融资模式,在外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要积极拓宽融资思路,注重融资方式的创新。例如,民营企业要善于利用国家的政策进行融资,可以开展融资租赁、融物租赁等融资活动,要敢于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等。
(三)大力发展和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
为了更好地满足民营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融资需求,我国应当有针对性的就目前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进行完善与发展,为民营企业的融资活动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条件,例如,大力发展我国的信用担保机制和民间担保产业,通过信用担保机制的完善担保机制,加强担保机构的职责履行,约束担保机构的行为,这对扩大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是非常有利的。
(四)提高融资人员的综合素质
民营企业要想切实改变融资难的现状,提高融资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提高融资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要对员工进行融资准则、财务管理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财政政策等方面的系统培训,不断提高会计等融资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融资技能和法律道德意识,减少融资环节的腐败现象,不断提高融资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蕊.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与制度环境构建[J]. 财经政法资讯,2010(04).
[2] 刘倩薇,杨惟舒. 浅析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相应对策[J]. 中国商贸,2011(05).
[3] 何俊骏,陈玉菁. 基于博弈视角的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研究——以温州地区为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2).
(责任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