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
[摘 要]本文对部分有代表性的退耕还林地区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利用经济学中成本收益分析,论证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收入和消费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 农民 退耕还林 收入
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六大工程中涉及面最广、投资额最大、政策性最强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控制长江、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减轻北方地区的风沙危害,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是改变广种薄收的耕作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开仓济贫、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大举措;是优化国土利用结构、提高森林覆盖率,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西部地区大于15%坡耕地的面积为392.8×104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3.5%,其中25%以上按规定必须退耕的陡坡耕地为153.6×104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2%,接近现有耕地的1/10,西北地区是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当地农民是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承受者,退耕区农民的生计直接依赖于他们世代耕种的土地,而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应当给当地农村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的影响分析
1.退耕还林与农户收入的关系
目前,政府补贴政策的主要内容有:(1)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实施的标准以流域划分,长江流域每亩地每年补助原粮150公斤,黄河流域每亩地每年补助原粮100公斤。每斤粮食按1.4元折算,由中央财政承担,生态林的补贴年限为8年、经济林为5年、草地为2年,并要求生态林与经济林的比例要达到8:2。(2)向退耕户提供现金补贴。在补贴年限内,现金补贴标准按每亩退耕地每年20元安排,用于补贴农民的医疗、教育等方面必要的开支。(3)国家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种苗,种苗费按建设生态林标准每亩补贴50元。
2.退耕还林对农户打工收入的影响分析
打工收入无论是对退耕户还是非退耕户,都已成为他们总收入中的大头,非退耕户的耕地数量较少,退耕前其打工收入的比重就比退耕户高。而退耕还林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解放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户打工的时间,打工时间的增加对农户打工收入的影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分析。
(1)数量因素。数量因素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耕地的减少,导致农民投在土地上的时间缩短,打工的时间延长;二是由于耕地的较少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退耕还林工程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农民呆在土地上的时间缩短,打工时间有所延长。在单位时间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时间的增加,农民的打工收入也有所增加。
(2)质量因素。这个因素收到前面数量因素里打工时间的影响。具体来说就是打工时间的增多,不仅是时间总量的增多,更重要的是打工时间的连续性增强。劳动时间连续性和总量的增加,对收入的增加主要是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使得劳资双方的交易费用降低,二是学习效应的增强促进了规模经济的产生。
3.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持久收入与消费的影响
研究的经验性结果表明:农户的退耕还林面积均与其持久收入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农户参加退耕还林工程在时间上的推移,其持久收入也被显著提高,受此影响,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增加了农户消费支出。
三、政策建议
在退耕还林的第一个补助期内,农户获得的退耕补助基本能够弥补其在种植业上的损失。近年来,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国家对种粮提高补贴,农户参加退耕还林工程的机会成本明显增加,加之延长补助期后,退耕补助标准下降,这些因素是否会导致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取得的成果难以巩固?鉴于上述问题的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谨慎对待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政策的调整。在进行一系列科学论证之前,不轻易调整退耕还林补助标准。即使需要做出调整,也必须考虑农户的长期收益,保证其经济利益不受损失,不应是生态效益的生产成本大部分由参加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承担。
2.应对农民产业结构转移进行长期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是在退耕还林工程后,农民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相关部门应对农民进行长期的引导以使其更加合理化,帮助参加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平稳过渡,尽可能少走弯路。
3.应为参加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进行集约化经营种植业提供便利条件。参加退耕还林工程后,农户用于种植业生产的耕地减少,其在种植业上进行集约化经营的需求增加。相关部门应着力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和改善硬件设施,以为农户进行集约化种植业提供便利条件。
4.应加大力度保障农村地区的食品供应,丰富农户的菜篮子并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参加退耕还林工程后,农户的食品消费由自给性消费不断向现金性消费转移,农村地区购买食品的消费群体日益扩大。相关部门应足够重视该现象,加大力度保障农村地区的食品供应。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谢晨,彭道黎.退耕还林政策十年评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