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 董春法 贾小杰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的收集与综述,界定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概念,再对其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最后提出部分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进行正确引导管理的建议,旨在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做一个相对全面的介绍,并为其管理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引导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关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蒋文礼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初探》中认为是未经官方规定,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明文规定的群体;牟德刚、潘从玉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调查与分析》表述为成员自然结合的、成员活动和成员相互关系无明文规定,组织结构无固定形式的群体;谢相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对策研究》则认为它是情投意合者自发形成的友伴群体,是指没有明文规定,以成员之间的共同利益、共同兴趣或共同认识为基础形成的群体。综上所述,非正式群体是指除班、团、队等正式学生组织外,在学生群体中实际存在着的,由于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相同等原因而自发地结合在一起的无形组织。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便是相对学生班级、学生会、社团等各个高校中的正式群体而言的,是在心理相容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没有固定形式和条文的限制,志同道合是非正式群体所追求的目标。①
2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
2.1社会环境层面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环境对于各种组织群体的形成功不可没,而互联网日益发达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影响深远。首先广大学子网民通过聊天平台、论坛社区等交互性媒介,得到了表达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其次对网络的使用可以按学习闲忙进行自由调度,所以通过网络来缓解学习和精神压力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网络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便是得益于此。
2.2校园环境层面
校园环境成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又一因素。首先处于同一学校,统一、同步的学习和自由时间,使大学生有充分的接触机会。其次高校中虽然有着很多正式群体,但无法满足所有大学生的全部需要。他们便在正式群体以外寻找好伙伴,形成各种公开或不公开的非正式群体。再次,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使学生班集体意识日趋淡化,跨学院、系科、年级组建的新群体逐渐形成。
2.3学生个体层面
大学生的个人需要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土壤。当人们在规定的群体中无法获得归属感时,自发组建的非正式群体可以补充正式群体的不足。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方式相近的一群人会为了彼此交往的需要也会建立非正式群体。在非正式群体中能够满足一些大学生的发挥自我才能、优势的需要,他们甚至成为具有影响的核心人物、领袖人物。②
3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1)更加明显的社会助长作用。社会助长作用就是“只要是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即使个体相互之间互相不认识或者没有竞争存在,也可以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助长的影响”。学生在大学阶段,比较关注自身和他人,而相互模仿、影响和学习,也容易产生共同感受。
(2)更加明显的自发趋群性。趋群性是人类的本性,在青年时代更加明显。处于青年时期的大学生结群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他们容易在交往中主动了解,相互认同并结成对自身具有各种不同意义的群体。
(3)更大的情感约束力。对于成员来说,非正式群体本身并没有明确的行为准则,主要由情感来维系。所以积极密切的交往、对彼此的依赖被默认为是群体接纳的信号。而情感约束力比较高的非正式群体稳定性也相对比较高。
(4)更加明显的从众行为倾向。大学阶段是人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却也是缺乏社会经验、对自我认识不完善的阶段。大学生的情绪不稳定,自我维护的欲望强烈,对他人的评价敏感,容易接受暗示。所以对群体的依赖也就更加强烈,从众行为的倾向也更加明显。③
4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建议
第一,对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性及必然性要充分认识。非正式群体作为客观的一种社会存在,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现代管理学认为,忽视其存在及作用会带来工作损失。从霍桑实验开始,人们便开始不断认识了解非正式群体。高校中只要有正式群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着非正式群体,所以对存在和管理有意的忽视,会直接影响学生教育管理的成效。
第二,对于非正式群体在高校工作中的补充性和广泛性要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在高校的存在是广泛的,其类型也丰富多样。应该针对非正式群体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工作。在为学校人才的培养目标服务的过程中,要合理地利用非正式群体。可以通过利用其成员间感情亲密、信任度高、共同语言多的特点,来增进学生之间的团结,进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达到促进学生思想水平、工作能力的提高的目的;通过利用非正式群体当中信息传递的快捷,并且容易沟通等方面的特点,来收集和了解学生的意见,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也可以通过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特长突出、联系紧密的特点,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也可对正式群体的不足进行弥补。
第三,对于正式群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有效性和严密性要努力地营造。在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认清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如果想达到削弱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和权威的目的,就只能对正式群体在学生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进行强化。通过对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增强,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进而衍生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在正式群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实现学校的育人目标,构建和谐校园。
第四,合理利用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权威性和方向性。每个非正式群体中,基本都有自发形成的、权威性较强的人物。做好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工作是很必要的。这样可以强化非正式群体成员的集体、纪律观念等,有助于营造团结向上的氛围,实现维护学校秩序及稳定的作用。工作中利用核心人物的人际关系,建立起学生的信息反馈系统,便能及时掌握非正式群体成员的思想动态,提高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对于担任非正式群体中的核心人物的学生骨干、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要明确地提出工作要求,使其在双重角色上保持头脑清醒。而素质较好、确有发展前途的核心人物,则可以让其在正式群体中担职务,从而获得高层次需要,强化其在正式群体中的角色。
注释
①许浩.非正式学生群体的形成与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J].社科纵横,2006(7).
②黎万和,胥宗勇,王德平.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
③潘从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