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平波 庞博丽
[摘 要]会计监督作为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的有关问题作些粗浅的讨论。
[关键词]市场经济;会计监督;审计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1-0085-0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得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从而赋予了会计监督更深层次的含义。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系统,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企业及相关主体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从企业经济业务发生至最终提供给信息使用者要经过两个环节:一是企业本身,二是企业外部审计机构。而企业本身对经济业务乃至提供会计信息,实施的是内部监督,外部审计机构实施的是外部会计监督。这就可以看出,内部会计监督和外部会计监督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的含义
明确会计监督的含义是讨论有关会计监督问题的出发点。所谓会计监督,就是对会计组织、会计人员、会计活动和会计信息等进行的监察和督促。严格地说,会计监督是指行为主体依照法律和国家各项财经政策、规章制度,对各部门和单位的經济业务活动,以及会计工作本身所实行的经济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地、综合地协调、控制、检查、督促,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指出:会计监督系统具有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既有内部会计监督系统,也有外部会计监督系统。内部会计监督系统主要是指单位以内部控制、内部审计等一系列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会计资料及所体现的经济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外部会计监督系统主要是指国家有关部门(包括财政、审计、税务、银行、证券等部门)、中介组织(如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在被授权或委托的情况下,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或会计资料及所体现的经济活动进行的监督。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一概念将会计监督体系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利用会计信息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二是对企业本身会计工作质量的监督,二者缺一不可,两层次共同配合完成会计监督任务。
2 当前会计监督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工作的内容和业务处理日趋复杂,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会计监督弱化现象明显。
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生活逐步与国际接轨,逐渐建立起了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会计监督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现阶段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突出表现在:国有资产管理混乱,非法侵占或出售国家及其他单位的收益,挪用公款,各种违规违纪现象屡禁不止,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账目不清、数字不实,截留企业的经营收入,建立账外账,存在偷税漏税现象;一些单位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利用不正当的会计凭证顶替库存现金,扩大财务开支范围,编造、谎报会计数据,提供虚假会计报告,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部分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执业自律意识差,存在无证上岗、违规操作的现象等。
3 会计监督不力的原因
3.1 法制建设滞后,会计监督法律约束机制不全
首先,就法规制度制定环节而言,法制建设存在着不少与现实不相适应的地方。我国会计改革步伐较快,新旧制度交替比较频繁,形成了新旧法规制度交替的“真空带”;有的法规有着明显的滞后性;有的法律条款过于原则抽象,造成了会计监督在法规制度上的疏漏,无法满足行业管理和改革的需要,行业监管基于过去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加强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管理的要求;不少经济活动缺乏相应的制度来规范,与之配套的机制和办法还未能建立和健全等,对会计行为约束不力,会计监督弱化。其次,执法不力。就制定出的法律规章而言,对违纪者责任不明确,在法律责任中,有不少“情节严重的”“造成严重后果的”等富有弹性的提法,缺少对违法行为定性定罚的界限,又无实施细则加以具体化。法则本身的漏洞不仅给违法人员以可乘之机,执法机关也因缺少具体标准而难以操作。对另一些有法可依的条款,往往未必是有法可依。最后,针对会计法规、制度的检查环节而言,工作不够深入。财务检查中注重了查违纪金额,而忽视了单位内部监督体系及制度的建设,同时对查出的违纪者打击不力。违纪问题查出后,许多仅以调账处理而了之,没有起到威慑违纪者的作用,致使检查工作年年搞,违纪行为年年犯,并且有连年上升的趋势。
3.2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调,内部会计监督缺乏约束力
我国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制度不健全,对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制度,但对制度执行的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贯彻不认真,以致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有的单位根本就缺乏内部监督和控制制度,制度建设亟待加强。其次,会计人员是会计监督的执行主体,虽然《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权,但是会计人员作为监督者并不具备独立地位,用行政权力干涉会计工作的现象时有发生,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督职能。
3.3 国家社会监督机制不健全,不能形成有效的外部制约作用
我国的国家监督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国家监督中存在部门多头监督的问题,政府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叠,造成多头监管、多头查处。各种监督的关系不顺、权责不明,遇到事情不能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而且项目设置重复,受部门分割、行业制度的制约,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影响了国家监督的实际效果和长远效用。
在市场经济中强调社会监督的作用十分必要,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薄弱,缺乏严格的规范和管理。执业环境欠佳和外部不当干预,使中介机构难以发挥其职能作用,难以做到独立、客观、公正地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估,既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同时也影响决策部门正确做出经济决策。部分会计、审计等社会中介机构,由于管理体制、人员素质等问题,在执业过程中质量不高,自律意识不强,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
3.4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会计监督实施受约束
会计人员是会计监督的具体执行者,现阶段会计人员队伍规模提升较快,但整体素质不高,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分三种情形:一是文化素质低,全国财务人员1200万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不到总人数的20%,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二是业务素质低,不能辨别经济活动真伪,缺乏敏感性和分析能力,对新的政策和新的制度吃不透、不熟悉、业务不过硬。从而导致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反映的经济活动失真,会计监督受限;三是思想素质低,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不能端正职业态度,敬业心不强,工作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不遵守道德规范,更有甚者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而导致会计处理方法的不恰当或错误,致使会计监督职能未能有效发挥。
4 加强会计监督的思考
4.1 市场经济要求强化会计监督
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经济,要求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会计监督作为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财政经济法律法规、规章贯彻执行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单位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应当“遵循利益至上原则”,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中心”,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职能可以弱化,甚至放弃。这种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是与《会计法》、《规范》的要求相违背的。各单位追求其自身的经济利益是应当的,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必须置于合法这一大前提之下。合法的经济活动是产生经济利益的前提,在社会主义国家,也是微观效益与宏观效益及社会效益和谐统一的前提。法制的制定正是从既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又保护各单位经济利益出发的;相反,违法的经济活动如偷税、漏税等,虽然从眼前看来,單位可以得到一些“利益”,但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则将造成损失。而且,这些违法活动最终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对单位的经济利益带来更大的损失,可以说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会计人员不仅作为普通公民,有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会计人员作为财政经济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者,应当在单位领导的领导下,在参与本单位经营管理、维护本单位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着保证单位经济活动认真执行法律法规、规章的重要责任。这是法律赋予会计人员的职责,也是会计人员从其专业角度为单位领导人把好这一“关口”、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在合法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客观要求。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监督,不仅是对法律负责,也是对单位的经济效益负责,对单位领导人负责。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但不能削弱会计监督,而且要加强包括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国家监督在内的多种形式的会计监督。
4.2 会计监督必须以财政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
财政经济法律法规是进行经济工作的规范,是经济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会计监督涉及各种利益关系,会计人员在实行会计监督过程中,有责任也有义务以财政经济法律法规为依据,维护本单位和国家、社会公众等各方面的利益。合法的经济利益,会计人员在会计监督中必须予以维护。会计人员对经济业务是否合法的界限,必须以财经法律法规为依据做出判断,并据此做出恰当的处理。任何不符合财经法律法规的“指令”都不能成为会计监督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的会计人员片面理解厂长经理负责制,认为领导说怎么办自己就怎么办;有些单位领导人认为自己对单位的一切工作负责,会计监督也是“我怎么说,你们就怎么办”,等等。这些认识在当前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是导致会计监督普遍弱化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在广泛宣传《会计法》和《规范》关于会计监督规定的同时,对不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责,干扰、阻挠会计人员履行监督职责的行为,要依法予以追究,扭转会计监督弱化的不正常现象。
4.3 单位领导人要保障会计监督的顺利进行
单位领导人是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对本单位,包括会计工作在内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负有责任。《会计法》和《规范》都规定,单位领导人要对会计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完整负有责任。只要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责完全到位,会计监督真正起到把关守口的作用,财务收支中的违法违纪问题会得到有效的制止和纠正。从这一意义上讲,单位领导人与会计人员在会计监督问题上的目标是一致的。一方面,单位领导人要支持、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为会计人员撑腰,帮助解决会计人员在监督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单位内部为会计人员进行有效地会计监督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单位领导人要以身作则,带头支持会计人员履行监督职责,尤其不应对会计人员履行监督职责进行干扰、阻挠。在工作中,有许多单位领导人认为会计人员对领导批办的财务收支进行抵制是“与自己过不去”、“不支持领导工作”,甚至对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等等。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会计监督能否步入良性循环,不仅取决于会计人员敢不敢监督,更取决于领导者对监督的态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营造一个让被监督者能够积极主动地接受会计监督的氛围,显然是强化会计监督的一条新思路。
将会计监督纳入企业领导责任体系,并与其业绩评价结合起来,让企业领导真正关心和支持会计工作,带头遵循国家财经纪律,严格依法办事。
4.4 构筑完整的会计监督体系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共同构成完整的会计监督体系,三者缺一不可。国家监督主要是指财政、审计、税务等机关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对各单位进行的监督,它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手段和形式;社会监督主要是指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中的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单位的经济活动依法审计,并据实作出客观评价的一种监督形式。这两种监督是从外部进行的,是一种外部监督。由于国家监督是依法对各单位进行强制性的行政监督,社会监督是以其特有的中介性和公正性所进行的监督,上述两种监督形式及其结果得到法律认可,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公正性,因此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有效开展,可以有效地保证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依法有序进行,并可弥补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存在的种种不足,或者说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是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一种再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加强,可以推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充分开展;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进行,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进行提供了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必要性,就在于它不仅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促进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要发挥会计监督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必须在强化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同时,加强国家监督机关和社会监督机构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督,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所决定的。
4.5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责
随着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强化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教育,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这是强化会计监督的根本要求。加强会计知识和相关财经法规的宣传和学习,并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渗透到专业学习内容之中,同时进一步强化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诚信意识,并且要在职业实践活动中,注重职业道德的学习和提高,加强舆论引导,从各种渠道杜绝不道德行为和违法行为的发生,严格按照财经法规、会计制度的工作规范要求开展财会工作。
会计监督是《会计法》和《规范》赋予会计人员的重要责任,必须严格认真地履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更加复杂多样,会计监督变得异常艰巨。会计人员要履行好会计监督职责,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制度,以便准确地判断出各种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理,不断提高会计监督水平;另一方面,要转变会计监督观念和改进工作方法。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包括一些会计人员在内的很多人把会计监督单纯理解为“照章办事”,认为会计监督就是“挑毛病”、“找别人的错”,造成许多人一提起会计监督就“反感”。这是对会计监督的误解。会计监督包括对不合法的财务收支予以制止和纠正等职能,但更重要的是一种服务职能,通过有效的会计监督为单位的经济活动服务,达到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会计人员应转变对会计监督的观念,不断改进会计监督的方式和方法,把会计监督寓于服务之中,改变单纯的事后“制止和纠正”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改变事无巨细的监督为参与重大经济问题的管理和控制,更多地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这样,会计监督就会得到包括单位领导人在内的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会计监督就能顺利地进行。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对会计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一名会计人员都应感到任重道远,加强会计监督是全社会提出的要求,我们应竭力加强监督的各个环节,确保市场经济正常、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