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春伍 唐继平 邓巧玉 伍晓龙
[摘 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今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方向。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构建高校教师推动、学生团队带动、学生个体能动的贫困生立体化资助模式。全员育人与资助相结合,有助于实现“助困、励志、强能”的育人目标。西南科技大学运用三级网络机制和助推“励志2+4”工程,调动学院和学生团体的积极性,激发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效。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全员育人;立体化;资助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2-0127-03
1 引 言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始终坚持“把育人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全国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与理论研讨会”提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是今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方向。但如何更好地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真正做到在资助中育人,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学者从高校微观角度,对贫困生全员育人与资助理论和实践作出了不少研究。张明菊和范天森(2009)指出,“全员育人”中的“全员”不仅包括高校的全体教职员工,还应包括社会、家庭、甚至学生本人对自我的教育与提升。马彦周、杜坤林等立足当前高校资助工作实际,提出了“发展型资助”新理念并指出:高校应当根据教育规律和贫困生成长规律,以资金、项目、物品、人力、时间等多种更加贴近学生成长成才实际需求的方式,在帮助贫困生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而实现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功能性”资助、“造血型”资助。以上研究大多从高校主体出发,就“全员育人”理念而言,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团体以及学生个人的作用。本文探究高校贫困生的立体化资助模式的构建,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推动作用、学生团队的带动作用、学生个体的能动作用,以真正落实全员育人与资助相结合的育人目标。
2 高校贫困生立体化资助模式的构建
新资助体系下高校资助过程中存在着不足。具体体现在:对贫困生的思想、成长状况了解和关注度较少;学生未得到同等力量的物资资助和教育帮扶,是单向流动的资助;仍以无偿资助模式为主。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探索立体化资助模式,有助于实现贫困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资助目标。
2.1 立体化资助模式的内涵
在立体化资助模式下开展高校贫困生教育,学校教师应遵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资助工作理念,坚持文化育人理念,搭建学生能力锻炼平台。学生团体通过开展团体活动,并带动贫困生实现由“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变。学生个体在参与团体活动中实现“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实现”的正向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成长发展系统。如此,学校作为环境刺激推动、学生团队作为外部力量拉动、学生个体充分发挥内生能动作用,最终实现“助困、励志、强能”的育人目标。
2.2 立体化资助模式的构建要求
(1) 基础在于发挥高校和教师对贫困生资助的推动作用
高校作为贫困生资助的组织者,应高度重视资助工作,建立健全资助的制度,构建完善的工作组织,在制度和措施上充分保证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推进。同时,高校教师是贫困生资助的直接执行者,应准确把握贫困生的基本信息和思想动态,掌握资助工作方法和艺术,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构建立体化资助模式,高校需要加强以下四个方面建设:
①加强文化建设。结合教育成本分担的原则,加强贫困生的“诚信、感恩、励志、有得该有偿”的受助文化建设。开展诚信教育和感恩的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培养诚信和感恩意识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志愿组织的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贫困生参加公益活动,让贫困生明确获得权利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在锻炼中学会感恩、学会回报。
②充分利用能力建设平台的育人作用。助学贷款机制的长久运行取决于贫困生的偿款能力,提高贫困生的竞争力尤为必要。高校应充分利用环境的育人作用,打造科技、文化、体育等综合能力培养平台,营造出一个相互信任、健康和谐积极上进的校园环境。
③全员育人制度化。在激励相容约束原理的指导下,高校可构建一种使组织和个人追求个体利益的行为,且与学校实现贫困生育人目标相吻合的制度安排,包括培训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具体衡量性。在合理的制度下,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学生团体和贫困生等积极参与,实现教书育人、实践育人、思想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立体化资助和育人模式。
④持续改进。坚持持续改进原则,注重模式的适应性和效用力,优化改进步骤,遵循“改进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原理,使全员育人理念下的立体化贫困生的资助模式保持持久力,提高模式的实践性和成效性。
(2) 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团体对贫困生的带动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是以大学生相同或相近的兴趣爱好、特长、信念、观点或自身需要为基础而自发成立的志愿型群体,具有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交流的功能。充分发挥学生团体对贫困生的带动作用,有助于实现贫困生团体教育目标。
①学生团体带动贫困生思想进步。学生党员团体应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学生团体带领贫困生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如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增强贫困生的感恩回馈意识;组织和参加诚信讲座,培养贫困生诚信意识;号召向思想、学习和能力等方面的模范学生学习,带动贫困生自立自强。
②学生团体带动贫困生能力提升。团委和学生会举办高质量、贫困生参与度高的科技、文化、体育、社会实践和竞赛活动,带动贫困生展示才华、全面发展、锻炼能力,提高其自我认知水平和自信力。学生团队给予贫困生更多的环境和情感支持,传递给学生一种正确的、合理的期望,在罗森塔尔期望效应的影响下,促进贫困生不断进步。
③学生团体带动贫困生与人交流。团队中的学生,特别是一种以兴趣和需要自主结成的非正式组织的学生,背景、爱好相近,在团队中地位平等,更容易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便于学习和能力提升。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结合的办法:“一对一”就是让优秀的人带动需要帮助的贫困生。优秀贫困生应是认识和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的贫困生,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来结对帮扶低年级的贫困生。“面对面”即学生团体通过团队参与科技、文化、竞赛和实践等活动来实现资助和育人的目的。在活动中,广泛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认识和能力,从而由资助对象转变为自助,再由自助转为助人,实现学生团体对贫困生带动的最终目的。
(3) 核心在于激发贫困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立体化资助模式的核心在于挖掘贫困生的潜力,激发贫困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重点在于自我教育和自助。自我教育主要是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思想方面包括培养贫困生“人无信而不立”的诚信意识、“人穷志不穷”的自立自强的进取意识、“知恩图报”的感恩回馈意识。能力培养方面包括各种基础性能力的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特别是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自助的实现根本也在于自我竞争能力的提高。首先,贫困生应该认知自我需要的能力,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之上做好其职业和学业的规划。其次,贫困生制定合理有效的步骤,不断地参与和挑战自己,来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贫困生自我主观能动性的激发,遵循“自我认知—自我调控—自我实现”的内在循环原理。贫困生在充分认识能力水平、爱好和兴趣、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之上,通过学习和社会实践来不断调控自我,使之自身发展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不断认真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形成良性的循环,激发其内生能动性,促进贫困生竞争能力的提高。
3 西南科技大学“立体化”资助模式的实践和成效
西南科技大学充分认识了新资助体系的特点,积极遵循“关爱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的学生工作理念,按“主体在学生,关键在认定,核心在教育,重点在机制”的指导方针,构建并完善西南科技大学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在组织机构上,学校已建成三级网络资助体系,即:学校—学院—班级。学校层面由学生处勤工助学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学生勤工助学中心具体实施;各学院组织学生勤工助学分中心和各班积极开展励志教育活动。各个行政班设立班级资助委员,辅助院开展工作,成立以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的学生团体。学校依托三级网络资助体系,着手开展了诚信、感恩、励志等教育和培养。充分利用大学学工体系的优势,构建学生能力培养平台,举办内容丰富的科技、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号召贫困生参与。从2008年起,全面启动了贫困生资助和教育的“励志成才2+4”工程,以培养感恩意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乐群性、增强自信心和丰富个人认知为目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励志工程的具体内涵和形式,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到目前为止,学校针对贫困生开展了自强之星演讲比赛、励志杯辩论赛、诚信征文知识大赛等励志活动,联合心理咨询中心在学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联合后勤集团开展学生校内公益劳动,学校组织贫困生赴灾区及边远地区开展“阳光家教”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创业超市、爱心屋成为了学生能力训练的两大重要基地。学生的感恩奉献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阳光家教”志愿服务团被北川县授予“阳光家教,支教先锋”光荣称号,“新华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贫困生在学校教师的帮助下经营学生创业超市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和创新创业意识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在全省“大学生征信征文”比赛中,学校获得最佳组织奖和征文三等奖;学生诚信意识增强,2011届毕业学生一次性提前还清国家助学贷款194人,提前还贷率为历史最高的41.81%。经调查统计,参与“励志2+4”公益劳动和励志成才教育活动的学生,在理解热爱专业知识、拓展素质能力、加强人际交往等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010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评选活动中,我校材料学院黄通昀同学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我省仅有5名青年大学生获此殊荣。2011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中,我校共有59名获得该奖项,其中一半左右为贫困生。贫困生不仅思想上进步,而且能力得到了提升。三级网络体系下,贫困生的资助育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参考文献:
[1] 黄建美.“全国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与理论研讨会”综述[J]. 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2] 马彦周,高复阳.高校构建发展型资助的必要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1).
[3] 余辉,唐继平,邓巧玉.新资助体系下高校助困育人模式探索[J].中国市场,2011(48).
[4] 张建明.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四全”[J].中国科技博览,2011(21).
[5] 沈金锋.略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1(11).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西部贫困大学生的现状调查及帮扶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0sx3104;课题组成员:余辉、唐继平、邓春伍、邓巧玉、王欢)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邓春伍(1989—),男,汉族,四川宜宾人,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唐继平(1985—),男,汉族,四川南充人,硕士,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邓巧玉(1991—),男,汉族,四川南充人,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伍晓龙(1988—),男,汉族,四川资阳人,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研究方向:工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