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城乡统筹发展与周边地市比较分析

2012-04-29 00:25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36期
关键词:城乡统筹菏泽市

摘 要:打造“区域城乡统筹发展高地”是由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菏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菏泽市目前已进入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同时也进入城乡平衡发展时期。通过与周边8市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指标对比和SWOT分析,菏泽市可以建设成为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高地,形成山东省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

关键词:菏泽市;城乡统筹;指标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161-04

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整体进步的一个有效途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菏泽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近几年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加快,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菏泽市委、市政府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加快菏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把菏泽市打造成为“区域城乡统筹发展高地”,该战略的实施对于形成菏泽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菏泽市发展阶段判断

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工业经济为主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发展过程,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来说,经济发展过程的本质就是工业化过程。中国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判定主要参考国际上的通行标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考虑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等因素,对钱纳里等人判断依据进行修正,形成中国通行的工业化阶段判断标准(见表1)。下面我们就采用该标准分析菏泽市目前经济发展阶段。

从人均GDP来看,2011年菏泽市的GDP为1 475.68亿元,换算成美元后为人均2 786美元,接近工业化中期的标准。从产业结构上看,菏泽市2011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15.5∶53.7∶30.8,形成了“二、三、一”结构类型,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小于20%,二三产业的比重提高很快。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的不同时期工业内部结构会发生相应变化。工业化初期,纺织、食品等轻工业比重较高,之后比重持续下降;工业化中期,钢铁、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之后开始下降;工业化后期,装备制造等高加工度的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菏泽市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工业内部结构明显优化,“五大基地一大产业”发展迅速,其中战略新兴产业(主要包括精细化工、新能源、机械加工)、煤电化工、石油化工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从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上看,菏泽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从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来看,2011年菏泽市城乡就业人员分产业比重为42.9∶24.4∶32.7,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进一步降低,二三产业比重稳步提高;2011年菏泽的城镇化率为37.5%,符合工业化中期的特征。

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菏泽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国际上公认的黄金发展时期,重化工业将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总量会有大的跨越,居民收入会快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明显加快。同时也进入了城乡平衡发展时期,这一阶段明显的特征就是城市不再向农村索取,农村自身投资较快增长。从国际经验看,拉美地区在这个阶段由于过分重视城市化,忽视农业发展,由此陷入经济徘徊、社会动荡的“拉美陷阱”。面对这样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菏泽要借鉴国际国内经验教训,在打造“区域城乡协调发展高地”的过程中,调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建立城乡互动、体现公平、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菏泽市城乡统筹发展与周边地市比较分析

菏泽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与徐州市、濮阳市、商丘市、开封市、新乡市、漯河市、宿州市、亳州市等地市接壤。而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是中国典型的行政交界边缘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由于交通、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菏泽市优势产业与周边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存在同构化现象,客观上存在着竞争关系。因此,菏泽市打造区域城乡统筹发展高地,必须放眼周边,研究周边地市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水平和实际进程。

(一)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分析对比菏泽市和周边8市的城乡统筹发展状况,我们设计了一套评价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需要将所有指标综合成一个指数,以便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状况和水平作出综合评价(见表2)。

我们通过多次试测评估,选用了比较适合本指标体系相对化处理法,根据各项指标特点,进行具体评价。相对化处理法的计算公式为:

指标的单位指数=指标的实际值÷指标的目标值×权数

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我们选取能反映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当且有代表性数据,并参照对相关指标的预测数据,确定各项指标不同的目标值。如果某项指标的实际值超过目标值,则该项指标的评分值即为权数,也就是说,每项指标的评分值最高不得超过该指标的权数,以免出现“一俊遮百丑”的现象。权数的确立按照评价指标的综合性、敏感性、独立性和可信度的原则,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分别确定各项指标的重要性权数。在此基础上,我们构造了区域统筹城乡发展指数,它由四个指数——经济发展指数、基础条件指数、居民生活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合成而来。

(二)菏泽市与周边地市统筹城乡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我们在调研周边地区实际情况时,实地调研了周边8个地市,取得了一手资料。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我们选取了2010年度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构造的城乡统筹发展评价体系,计算出菏泽市和8地市的城乡统筹发展指数(见表3)。分析表3中的数据,在被比较的9地市中,菏泽的经济发展指数排在第六位,基础条件指数排在第三位,居民生活指数排在第三位,生态环境指数排在第六位,城乡统筹发展总指数排在第三位,与排在第一位的徐州和排在第二位的新乡有一定的差距。

结合表3中数据和菏泽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采用SWOT分析法来分析菏泽市打造“区域城乡统筹发展高地”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1.优势分析

一是资源优势。菏泽市是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的资源大市,已探明煤炭、石油、天然气储量位居周边市前列,其中煤炭蕴藏面积3 900平方公里,预测地质储量达281.4亿吨,石油地质储量5 625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273.47亿立方米;粮食总产居第二位,棉花产量居第一位;这些资源条件为菏泽将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二是区位优势突出。菏泽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区域,是山东省承东启西、引南联北的接力站和桥头堡;菏泽市交通发达,被定位为中国公路主枢纽城市,2010年万人拥有公路里程为24.18公里,基本形成了“米”型的高速公路网,口岸与青岛港直通。三是文化底蕴深厚。菏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曾是尧舜禹三位先贤的主要活动地区,伊尹、范蠡、吴起、孙膑、庄周等一大批圣贤均出生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在数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孕育出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远古文化、土固堆文化、黄河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体系之庞大、文化类型之多样、文化内涵之丰富在周边8市中名列前茅。

2.劣势分析

一是经济基础比较薄弱。2010年菏泽市二、三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80.9%,在9市中排名第五,说明菏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农业产值占有较大比重。2010年菏泽的GDP为1 151.68元,财政收入84.69亿,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分别占到9市的第六位和第三位,表明菏泽市目前的经济规模偏小。二是城镇化率过低。菏泽市在城市化进程缓慢,2010年城镇化率为35%排在第五位;中心城市规模较小,城镇对经济的承载能力较弱,以城带乡的格局难以形成。三是菏泽市与周边地市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由于在发展环境、资源、发展条件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菏泽市与周边地区产业同构现象还比较严重。如发展煤电化工产业的地市就有商丘市、亳州市和宿州市等;发展纺织产业的就有宿州市、新乡市和开封市等;发展食品产业的就有漯河市、徐州市、开封市和濮阳市等。

3.机遇分析

一是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山东省委、省政府2012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菏泽加快科学发展的意见》,提出六个方面20条政策和措施,支持菏泽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批复菏泽市开发区精细化工和东明海洋石化深加工基地建设方案,标志着这两个基地纳入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建设范围,享受山东省蓝色经济区相关政策;菏泽市被纳入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将可以享受到国家给予中原经济区的支持政策。菏泽市目前处于最好的政策机遇期。二是中国能源重化工产品存在巨大需求。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国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以重化工业为主导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必将加大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作为华东地区的重要能源基地,这给菏泽市能源、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三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增大。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步伐不断加快;菏泽自身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可以在承接产业转移占得先机,快速实现自己的优势产业布局。

4.挑战分析

一是环境保护面临更大的压力。菏泽市作为全国著名的平原森林城市,生态环境基础不错,2010年林木覆盖率达到了33.6%,位居9市之首。菏泽市目前处于快速工业化发展阶段,煤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化工行业占主导,环境治理的压力非常大。2010年菏泽市全年空气良好天数仅为163天,良好率为44.66%,在9市中排名倒数第一,与其他市的差距非常大。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开通,菏泽面临着更大的环保压力。二是区域竞争日益激烈。近几年来,江苏、河南和安徽都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该地区地市发展。河南借助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机遇,加紧建设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江苏重视支持苏北的发展,苏北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安徽出台了皖北经济振兴计划,亳州市和宿州市被纳入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三是项目落地的难度加大。菏泽市作为全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在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的限制下,项目落地的土地需求遇到很大瓶颈。在保持耕地面积不能减少的前提下,统筹城乡土地使用指标,是菏泽市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发展经济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三)菏泽打造“区域城乡统筹发展高地”预测

为了分析菏泽打造城乡统筹发展高地的前景,把握9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参阅菏泽市及周边8市“十二五”规划和相关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具体分析2015年9地市18个指标的预测值,并据此计算2015年9地市的城乡统筹发展指数(见表4)。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到2015年,菏泽城乡发展指数虽然仍处在第二位,但已非常接近于第一位徐州的水平,初步形成鲁苏豫皖交界地区城乡统筹发展高地。我们预计,2020年菏泽城乡统筹展指数将超过徐州,菏泽将真正成为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高地。

参考文献:

[1] 菏泽及周边8市2011年统计年鉴和“十二五”发展规划[Z].

[2] 菏泽及周边8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3] 程志强,潘晨光.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 冯飞,王晓明,王金照.对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J].中国发展观察,2012,(8).

[5] 赵保佑.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科学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 罗军.中国统筹城乡体制机制体系创新的基本实践[J].东南学术,2011,(3).

[责任编辑 吴 迪]

猜你喜欢
城乡统筹菏泽市
小村的呼噜
菏泽市木瓜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菏泽市苗木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捉迷藏
海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与路径分析
城乡统筹视角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述评
城乡统筹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研究
城乡统筹视角: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研究
浅谈我国农民工住房问题及解决措施
江苏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及实现城乡统筹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