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2-04-29 23:19:09汤倩彭苏浩
科教导刊 2012年31期
关键词:恋人学历价值观

汤倩 彭苏浩

摘要“90后”大学生已占到当今大学生群体的大部分,了解“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其特点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前提。本研究分别从婚恋观、交友观、择业观、道德观方面了解当今“90后”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结果表明,“90后”大学生在理想与现实、感性与理性之间徘徊与抉择。但总体价值观呈积极向上状态。

关键词“90后”大学生价值观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90后”大学生渐渐取代了“80后”,成为了当今大学生的主体。90后大学生是国家明日的栋梁人才,也是我国社会群体中最重要的群体之一。研究该群体价值观导向,了解其价值观的现状及其特点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前提。本文以合肥地区四所高校1990年以后出生的在读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220份,回收208份,有效问卷172份。其中,来自城镇学生占29.1%,农村学生占70.9%;男生占51.7%,女生占48.3%。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理想而又现实的婚恋观

在婚恋观中“90后”大学生选择恋爱的方式、恋爱对象的年龄无论在性别、家庭结构以及生源地上均无显著差异。77.4%的学生希望恋人的学历与自己差不多;55.84%的人在乎恋人与自己的年龄差距;对恋人社会背景因素关注程度上多数人选择“对方自身条件”、“对方家庭背景”“对方经济条件”。(如图1)这与当今时代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有关,年轻人接受西方多元价值观的思想,尤其是宣扬恋爱自由论。而在关于恋人学历要求上,“90后”大学生在性别上出现显著差异,男性更希望恋人比自己学历低,女性更希望恋人比自己学历高,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性别角色社会化的不同所造成的男女大学生对恋人学历要求的差异。在社会文化、角色期待等多方面影响下,性别角色之间的差异被逐渐拉大,从而造成人们不同的角色行为。男性在中国传统观念里一直是强者的象征,同样,女性则更多的代表着弱者,在关于恋人学历要求上,男性潜意识里希望保持强者地位,而大多数的女性更希望男性能强于自己。对于选择恋人时,“90后”大学生认为自身条件是首要考虑的社会因素,其次再到对方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研究者认为这与“90后”所接受的教育和成长环境有关,集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于一体,他们一方面既希望婚姻能以纯粹的感情为主,同时又不得不受许多现实的物质条件制约,所以是理想而又现实的。

2.2重素质的理性交友观

调查中发现64.53%的学生认为只要和自己谈得来,对方任何学历都可以,而有30.23%希望对方最好与自己学历差不多,在对交友的学历标准上,性别、家庭结构、生源地没有明显差异。“90后”大学生在交友时最注重对方的处事能力(77.91%),其他注重的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交际能力(55.23%)、生活能力(51.16%)、抗挫折能力(40.70%)、学习能力(40.12%)。“90后”正赶上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时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倍受呵护的“6+1”模式下成长,因而家庭更加注重在对子女与人接触交往方面的教育。在关于处理寝室内部冲突时,“90后”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均能采取理性的处理方式,仍有少数大学生会采用冷冻处理,任矛盾自身自灭,这其中大多数的人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反映了“90后”大学生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处理人际沟通上虽然有心提高自身这方面能力但仍有力不从心的地方,仍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的努力。

2.3务实而又矛盾的择业观

就业一直是大学毕业生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所调查的被试“90后”大学生中大一、大二年级占多数,仅有少数的“90后”大学生非常关注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在工作地区期望的调查中,大多数人选择“中部大中城市”、“东部经济发达城市”、“直辖市”。在具体的工作选择上,53.49%的“90后”大学生选择在国有企业工作,其他的选择从高到低依次为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事业单位、自主创业、政府部门。所得数据显示,“90后”大学生在毕业后是否愿意从基层做起的态度与所能接受毕业后最低的工资行为之间存在矛盾,大多数“90后”选择毕业后都表示愿意从基层做起,而所能接受的最低工资大都在1500~2000元之间或2000元以上(合肥最低工资在1000元左右)。这与“90后”矛盾的自我认知有关。首先,一方面已经认识到就业难的现状,对于自己的社会地位有了理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在面对学历不如自己的同龄人时还会有点优越感。其次,一方面认识到自己在就业市场上优势不明显,并不能依靠自己的高学历占便宜,另一方面又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工作待遇还低于不如自己学历水平的人。大多数的“90后”就业选择意向是在工资待遇以及福利保障优厚的国有企业,在选择工作时,考虑最多的因素仍是“薪酬福利”与“个人发展机会”,这与相关大学生择业观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2.4整体认知水平较高的道德观

从研究结果来看,“90后”大学生总体社会责任感较强,大多数都有参加义务劳动或有公交车上让座的经历,这也是延续中华民族千年精神文明的表现。在诚信与知识关系态度上,“90后”大学生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37.80%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公益活动,68.60%都曾为希望工程、灾区等捐款捐物;在诚信方面,80.81%的人认为道德诚信与知识一样重要,但是仍然有65.70%的“90后”大学生都表示偶尔有过作弊的情况,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对“90后”大学生在校学习情况方面的调查显示:在男女性别因素上,平时考试作弊情况与论文写作真实情况上均出现显著性差异,男生作弊次数更多,平时论文写作抄袭模仿更严重。大学生生理与心理仍处于发展状态,有研究表示男生更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女生更能踏实安心学习。在家庭结构、生源地方面并没有出现显著差异。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道德观总体呈良好状态,这与近年国家大力提倡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策有很大的关系,但仍有需要提高的不足之处。

3结论与启示

在查阅有关“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研究,及对本研究使用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基础上,总结出“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总体特点有以下几条: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价值观标准越来越个体化与现实化;价值抉择呈现矛盾趋势。这与张海娜老师《浅析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阚妮妮的《“90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以南京部分高校为例》等有关价值观特点的研究结论是相似的。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与社会发展的步伐相一致。但是不可否认,由于社会、传媒和家庭等的一些具有时代烙印的不良因素也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他们表现在理想与现实、思想与行为、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困惑也正是社会应该予以关注的重点。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往关于“90后”的调查中,对他们的形容大多是“叛逆”、“消极”、“缺乏独立”等,但是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校园里大部分“90后”并没有明显的叛逆、消极、独立性差等特点。作者认为,进入大学校园的这一批“90后”大学生已经渐渐走出了青春叛逆期,向成人过渡,而且经过大学的教育,在思想、行为上表现得更加成熟,对价值观的判断也越来越理性。

参考文献

[1]阚妮妮.“90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以南京部分高校为例[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0.

[2]王丽君.90后大学生价值观状况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2).

[3]秦俭.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4]郑士鹏,王永明.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J].教育研究,2009(3).

[5]孙连华,崔国军.加强和改进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1).

猜你喜欢
恋人学历价值观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公民与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 08:20:42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完美恋人 一汽·大众全新一代CC
车迷(2018年11期)2018-08-30 03:20:26
购婚房加上恋人名,结婚不成房产如何分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作为一个交谈者,一本书比一个朋友或一位恋人更加可靠
优雅(2016年5期)2016-05-06 20:05:14
知识无力感
东西南北(2015年9期)2015-09-10 07:22:44
恋人对香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