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
摘要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应用尤其受到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欢迎和追捧。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的大学生们,难以完全避免网络“不设防”情况下的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媒介接触动机进行分析,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新课题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大学生网络媒介接触的传者分析
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接触和利用网络媒介的心理动机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自我表达与自我价值实现。处于身心成长中的大学生,渴望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表达个体意见”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诉求。与此同时,他们也非常渴望能够释放其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烦恼,摆脱孤独压抑的脆弱情感,并感受自身给他人、社会带来的价值感和成就感。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通过对人的动机进行分析,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据此提出“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当人在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对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因此,从“需要层次理论”出发,不难看出大学生网络媒介接触的动机,即:个体期望在网络交往中通过自我表达来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也就是为了实现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个体需求。
第二,拓展人际圈子的交往手段。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必然处于社会生活的普遍联系之中。正如卡尔·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明确指出的那样,“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在新媒体为主导的网络社会情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不再局限于现实生活,它同样每天会在网络虚拟世界上不断发生。人们依托网络发表观点、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互诉衷肠,这一切正如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那样。身心发育成长的大学生们通过网络互动获取他人对自己的的评价和反馈,从而完成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并调整自己的社会环境适应行为;他们通过网上的互动交流,进一步彼此熟识,而发展成为网友甚至是现实生活中的好朋友。
第三,纯粹的娱乐消遣动机。当今大学生群体多以80后、90后的青年人为主,他们对外在事物保持足够的好奇心理,内心深处常怀童趣之心。网络媒介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了一种娱乐性的新奇体验。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有多种休闲娱乐的方式。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选择将上网来作为自己课外休憩的一种方式。与那些挥汗如雨的体育锻炼或人满为患的文艺活动相比,他们宁可选择在专属私密空间里享受在互联网上“冲浪”的乐趣。在利用网络打发闲暇的过程中,大学生群体不仅能够感受到创作写作带来的满足感,还能够体验网上广交朋友的乐趣,甚至能在将之作为打发寂寞和消遣无聊的“坏情绪”释放渠道。
第四,追逐时尚的从众心理。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青春期,对新鲜事物比较容易产生一种好奇。特别是当看到身边别的同学和朋友在使用网络,如利用QQ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登录校内网、开心网等SNS平台,甚至用手机进行3G上网发表微博时,很多大学生会心生羡慕之情而纷纷效仿,逐步成为大学校园生活中的新潮流、新风尚。这种群体的从众心理,看似仅仅是诱发一种简单的社会行为,实质却是为了实现某种“意义”。美国学者让·波德里亚曾经指出,现代社会的消费实际上已经超出实际需求的满足,变成了符号化的物品、符号化的服务中所蕴含的“意义”的消费。人们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主要不是为了它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寻找某种“感觉”,追求某种“意义”。②青年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交往中,也在追求着属于自己的某种个体感觉与存在意义。
2大学生网络媒介接触的受者分析
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网民在接受媒体信息时,至少具有以下几点心理动机:
首先,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人是社会动物,个人总要想方设法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但是由于人的生活范围和精力有限,个人不可能与所有信息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当代知识青年群体而言,互联网在其信息来源中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传统媒体,综合国内有关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互联网已经是大学生群体的第一信息来源渠道。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发布平台,广泛散播大量信息。不论是专业化的学术知识,还是娱乐性的花边新闻;不论是时事政治和公共事件,还是科技与经济方面的信息等等;在这里都能得到即时传播,信息的极大丰富性正是网络平台的重要特点。总之一句话,从网络世界中,没有你看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大学生通过浏览互联网,可以对周边信息保持间接的经验性接触,有些甚至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宝贵课外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量。
其次,自我认知与环境监测。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我们时刻处于信息数量激增的信息大爆炸环境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信息环境也随之日益变迁,人们只有及时了解、把握并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人类社会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这个“社会瞭望哨”,把握校园内外的信息环境。通过了解与自己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信息,可以作为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或是决策依据,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同时,在对大量社会信息的感知后,大学生个体还会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测,继而采取个人环境适应行为。
最后,日常上网本身的目的化。人们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总是容易养成这样或是那样的习惯,在媒介接触中也是如此。早在20世纪中期,美国学者B.R.贝雷尔森最早对印刷媒介的使用形态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有些人阅读报纸这样的印刷媒体,完全是出于一种生活习惯,特别是那些“读报瘾”很深的人甚至会翻出旧报纸来阅读,以弥补无报可读的缺憾。现代大学生经常上网获取资讯信息、玩游戏听歌看视频,进行课外的消遣娱乐,久而久之,他们甚至会把上网当作一种精神需要,就如同日常吃饭睡觉一般。这种状况使得,每天打开电脑连上网络或利用手机3G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性行为。
3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一群有活力、有朝气的群体。网络正悄无声息地走进大学生活,“润物无声”地改变着高校学子的生存方式。现在的网民群体中,大学生网民占了很大的比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传播信息,发展和传播青年文化一个重要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青年文化的影响力,也已成为大学生们易于接纳和竞相追逐的一种时尚。
大学生群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③处于身心成长时期的青年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成熟,同时由于涉世不深,社会经验较少,在思想上往往容易受到错误影响,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对网络舆情动态的辨别分析能力欠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16号文件)中明确强调指出,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④因此,针对网络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要对大学生群体加以正确引导,务必要把握主动,在网络平台上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战”。
4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4.1因势利导与倡导自律的有效结合
高校校园网络的迅速发展,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信息化能力,方便了他们的学习并丰富其业余生活。通过使用网络,可以使大学生获取多方面知识,也能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因此在这些积极作用方面,我们一定要因势利导,从而使得网络真正成为青年学生表达思想、沟通信息、交流学习的有效平台。与此同时更应当注意到,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偏活跃、自控力较差、辨别判断能力较弱、社会经验不足。面对良莠并存的网络舆情动态,个别青年大学生难免会因为辨别是非能力缺失、自我驾驭能力不足,从而在政治信仰、价值观念、道德认知和社会责任方面误入歧途,从而影响到高校校园的安全稳定。媒介技术或工具是中性的,它本身并不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善”或“社会恶”,归根到底,媒介工具是人的创造物,重要的是人如何使用它,利用它来传播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社会目的。⑤大学生网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我们要积极帮助他们对新媒介进行全面的了解与认知,引导他们树立网络使用行为的自觉自律,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动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网络使用行为。在保证大学生们充分享有新型媒介工具的快捷便利之时,大力倡导青年学生们重塑鼠标下的网络伦理道德。
4.2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加强舆论监管
针对网络“不设防”状况可能对大学生群体产生的负面和消极影响,作为高校等教育管理部门,特别是高校教育管理者们,绝不可视之为洪水猛兽,谈之色变,一味采取“取消校园网或禁止学生上网”的强硬“堵”的方式,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不合时宜更不符实际。当然更不能不闻不问、任其发展,从而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建议通过合理正确的校园网络建设,利用即时有效的网络监控手段,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以及监控和引导并重的策略,完全可以构建网络平台上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战线,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总之,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净化网络环境,从源头上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及时填补网络漏洞,增强防火墙功能,严密监控互联网入口,最大限度地剔除和限制网络平台上的色情、犯罪等不健康的内容和信息。如在校园网络使用申请时,可以考虑与学生证号或校园卡号等联系起来,进行后台登记。通过校园网帐号、IP记录、BBS实名制等监控手段,尽快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校园网络监控机制,努力创设一个健康有序的校园网络环境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注释
①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恩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②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③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④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⑤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