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宇
中职学校学生入学时分数低,基础差,内心自卑,对学习失去兴趣。传统的“满堂灌”和“注入式”教学法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越来越低,造成“教师管得松,课堂秩序混乱;教师管得紧,课堂睡倒一片”的尴尬局面。经过探索与实践,我校提出“能动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在探究中发展,教师起引领导向评价作用,并逐步将这一模式付诸教育实践过程,构建了充满生命活力和灵活开放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问题意识及合作意识,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在具体教学中,要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课堂设计。以下是我对《电工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第一环节: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本环节要达到三个目的:(1)复习巩固上节知识;(2)为本节课作知识铺垫;(3)引入新课。在处理这一环节时,要紧紧围绕这三个目标,而且要善于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到本学科教学中,教师就要尽量通过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教学现象或复习某些知识,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需求。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是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可以达到的,但学生不做努力不能解决的,即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处于“若有所思”的状态,做到“学”、“疑”、“思”相结合,逐渐形成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学习《电容器》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出去旅游的时候,都喜欢拿照相机在景点留下美好的纪念,当光线不足时,需要用到什么呀?(答:闪光灯。)那么,闪光灯为什么会在瞬间释放出强光呢?这种能量从哪来?它的内部有什么奥妙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秘密:那是因为它里边有一种储存能量的元件——电容器。这样新课的引入就水到渠成了。当然,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灵活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形式。
第二环节:运用学案,引导学习过程。
该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学生运用教师下发的学案,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活动,共同检验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师在学案中要提出预习的目标、内容、重点难点和学法指导,学案的主要内容应是探究作业。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针对性”的探究作业。探究作业要紧扣教学大纲,联系现实生活。还应难度适中,从易到难,使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对探究作业产生兴趣,进而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难题可以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如独立解答、小组合作、教师协助等。例如学习《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时,该定律的内容(包括两种表述方法)学生可以自主看书解答,但如何理解其实质,学生独立完成有一定难度,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相关结论,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例如:为什么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会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这个问题教材上没有答案,由于学生的思路狭窄,通常答不上来,需要教师讲清:电流是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的,而电荷既不能在节点处停留,又不能消失,所以有多少电荷流入某个节点,就有多少电荷从该节点流出。这样分析学生就会觉得很简单,不仅顺理成章得出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深刻记忆该定律。
第三环节:学生展示,教师评价总结。
该环节主要完成两个任务。(1)检测学习效果,可以采取提问、上台做题、学生讲解等方法。通过检测,教师要对学生和小组课堂能动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评价与考核作为能动课堂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课堂教学的导向、激励功能。教师可以采取语言激励、分数激励、评优激励和贴星激励等多种方式,对每一位学生、每一个能动小组的学习活动进行褒奖。“能动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要放在能动课堂教学实施的根本目的上,即指向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包括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参与的广度、深度、合作程度和创新程度等,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能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合作学习,从而学有所得,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进而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敢于创新、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2)教师对本节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阐述。本学科中,涉及很多专业概念、定理定律、工作原理、国家规范等,有一定深度和难度,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教材上某些章节看不懂,根本不知道从哪儿入手进行讨论。所以,有时教师就不能单纯依靠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方式掌握新知识,在本环节一定要讲清概念,讲透定律,帮助学生辨清电路中每个物理量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定理和公式,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也就是说,无论哪一种课堂模式,都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情况等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节课上,这三个环节可以多次应用。具体做法是根据教材内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一节课的知识分成几个学习模块,每个模块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环节进行教学。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中职学生自控能力较弱,通过“放—收—再放—再收……”,也可以有效防止课堂收放失控,秩序混乱。
“能动课堂”把大量的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过去课堂上许多需要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可以由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思路方法,又分享别人的见解,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每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每节课后都有收获,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合作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可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