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斌
[摘要] 目的 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将笔者诊治的5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行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30例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组内固定断裂、松动、肱骨头坏死以及肩关节活动受限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治疗组Neer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固定牢靠,对骨膜伤害小,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加压钢板;传统钢板;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 R68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2-0148-02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发生于肱骨外科颈及以上部位的骨折,好发于伴有骨质疏松症的中老年人,约占人群全身骨折发生率的5%左右[1]。肱骨近端骨折涉及的解剖关系较为复杂,如果治疗不当会使骨折愈合延迟,影响患者肩关节功能。本院对3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LCP内固定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到本院就治的5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且均无手术禁忌证。对照组24例,男16例,女8例;38~78岁,平均(51.8±5.8)岁;骨折部位:左侧17例,右侧7例;Neer分型:Ⅰ型6例,Ⅱ型12例,Ⅲ型4例,Ⅳ型2例。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6~76岁,平均(48.9±6.2)岁;骨折部位:左侧21例,右侧9例;Neer分型:Ⅰ型9例,Ⅱ型14例,Ⅲ型5例,Ⅳ型2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 > 0.05),可比性明显。
1.2治疗方法
本院对治疗组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常规臂丛或颈丛麻醉,取半卧位,将患侧肩膀稍微垫高;选取三角肌、胸大肌间沟作为手术入路,作一5 cm左右的纵行切口,在骨折部位的浅面肌肉下做一个通道;将胸大肌及三角肌钝性分离,将头静脉轻轻往外侧牵拉,将骨折端充分显露出来;保护好重要血管及神经,将关节囊复位,采用克氏钉对复位骨折进行临时固定并采取措施维持患者骨折肢体的长度及力线;对于关节因骨折而缺损的患者,采用自体或者异体髂骨植骨修复;取规格适宜的钢板,从切口沿着骨线向肱骨远端钝性插入钢板,在大结节下5 mm及结节间沟后方10 mm左右处固定。将钢板远端部位的皮肤切开,使钢板远端显露出来,采用克氏针将钢板的远端及近端进行临时固定;行C臂X线机透视,证实钢板适宜,骨折复位良好后,采用专用引导器钻孔,先采用3~4枚锁定螺钉将钢板近端固定,再固定钢板远端,活动肩关节以检查固定是否可靠、冲洗术野,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检查无出血后将切口缝合[2]。术后颈腕带固定,术后3 d开始腕、肘关节功能锻练,术后两周肩关节摆动锻练,术后3周肩关节上举锻练。
本院对对照组行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麻醉、手术切口选取、复位、植骨操作、术后操作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相同。确定骨折复位良好,将普通钢板置于大结节下5 mm及结节间沟后方10 mm左右处,采用普通螺丝钉进行固定,固定后轻微活动肩关节确定固定是否牢靠。
1.3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Neer骨折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Neer评分表包括4个内容:解剖复位10分、关节功能30分、活动度25分、疼痛35分,总分100分。①优:总分≥90分;②良:总分为80~89分;③可:总分为70~79分;④差,总分<70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软件包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住院时间、愈合平均时间用 (x±s)表示,采用t检验;内固定不良事件发生率、Neer评分优良率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情况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7.4±3.8)d、(20.2±4.1)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t = 2.5979,P < 0.05。治疗组骨折均为Ⅰ期愈合,愈合平均时间为(4.2±0.4)个月;对照组2例骨折愈合延迟,其余愈合平均时间为(5.1±0.6)个月,两组骨折愈合平均时间比较,t = 6.5930,P < 0.01。
2.2内固定情况
对照组3例于术后4个月出现螺丝钉脱落、松动,1例于术后6个月出现肱骨头坏死,1例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内固定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83%;治疗组无1例发生内固定不良事件,两组内固定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χ2=4.6313,P < 0.05。
2.3 Neer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组Neer功能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Neer功能评分比较见表1。
3讨论
肱骨近端主要由肱骨头、大小结节、解剖颈以及外科颈组成。外科颈在大小结节及解剖颈下的2.5 cm左右处,是肱骨近端的移行部,骨质较薄,管径较细,是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3]。传统钢板内固定术是肱骨近端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传统钢板内固定容易损伤外侧支及其吻合支血管,造成肱骨头供血循环障碍,使骨折愈合延迟及肱骨头缺血坏死。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中,钢板主要根据患者肱骨近端的解剖形状进行设计,在固定时不需要进行预弯,减轻钢板对骨面的压迫;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通过螺丝钉与钢板组成牢靠的固定支架结构,允许在骨骼与接骨板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减少对骨折部位软组织的剥离,使骨膜血运系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降低肱骨头坏死发生率[4]。同时,钢板下沟槽可以减少超过一半的接触面积,有效降低骨面和骨膜的血运损伤,有利于骨痂的形成。此外,锁定加压钢板的结合孔为长椭圆形,钢板一侧为带内螺纹的锁定螺钉孔,结合孔与锁定螺钉孔的外螺纹紧密嵌合而形成一个固定支架;而钢板另一侧则为动力加压孔,可以在这一侧的孔使用标准螺丝钉,通过其在螺丝钉孔内的偏心滑动,达到骨折块间的动力加压固定。这样的钢板能够充分满足锁定与加压的要求,增强内固定的牢固性[5]。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采用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且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断裂、松动、滑脱、肱骨头坏死以及肩关节活动受限,Neer评分优良率高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
综上所述,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固定牢靠,对骨膜伤害小,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庹登军. 锁定钢板治疗16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142.
[2]张斌.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61-62.
[3]张凤才,江长海,赵靖宇,等.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9例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2011,17(25):111-112.
[4]郭隆森. 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 当代医学,2010,16(33):99-100.
[5]郭丹,周海斌,董启榕. 影响肱骨近端骨折愈合的有关因素[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8):646-648.
(收稿日期:201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