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对外投资战略促经济转型的经验借鉴

2012-04-29 20:01王宾
人民论坛 2012年32期
关键词:对外投资经济转型走出去

王宾

【摘要】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失衡亟待创新性思路破解。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诸多好处,既可以促成经济结构调整,也可以避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这是解决经济结构失衡的有效切入点。韩国和印度等国家的经验为我国实行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重要借鉴,我国要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关有利政策,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

【关键词】对外投资 经济转型 “走出去”战略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今后五年我们要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以企业“走出去”为主要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抓手之一。

对外投资是解决经济结构失衡的切入点

经济结构失衡使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储蓄—消费之间是否匹配和协调是经济结构平衡与否的关键所在。

长期以来,中国的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持续保持超常增长的态势,但消费占GDP的比重却逐年下降。在消费乏力的背景下,投资的高增长成为维持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保证,但由此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快扩张亟需新的需求来消化。

因此,一方面,中国不断依赖更大规模的投资来创造新的需求,从而导致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不断强化。另一方面,由于需要国际市场来稀释过度扩张的生产能力,中国的出口快速增长。从2001年到201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

然而,长期依靠高投资和高出口来缓解储蓄—消费失衡会引发更多的结构性失衡,所导致的风险隐患也日渐突出。首先,高投资不仅对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提出严峻考验,而且由于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习惯的培养和消费空间的延展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投资需求的持续扩张会进一步拉大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剪刀差”,境内产能不能被消费需求吸纳的部分越来越大,在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部分新兴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其次,出口虽然是借助外需释放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但未来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制约。一是对外需的过度依赖会削弱本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二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加大了外汇储备管理和国内货币政策制定的难度;三是在全球经济不平衡逐渐加剧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顺差国,在国际经贸关系中面对的矛盾日益尖锐,争端愈加频繁。

从外部环境的角度看,后危机时代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由于欧美发达国家深受危机所迫,对其企业的预估价值相对偏低,这样“走出去”的企业对相关企业的收购成本也会有所降低。对“走出去”的企业更加有利的是,这些国家会放宽国外企业对当地企业的融资、收购或合并的管理制度,使“走出去”的企业能够在一个管制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中得到发展 。

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后危机时代,发展中国家将进入经济增长的“快车道”,从而对改善其公路、铁路、机场、码头以及水利、电力、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从韩国经验看对外投资对促进经济转型的积极影响

韩国对外投资的积极效应表现为:产能转移+贸易替代+提升国际竞争力。从1981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韩国对外投资累计流量达到2742亿美元,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2010年底,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增至8311亿美元。韩国大规模对外投资对促进本国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以下作用:

第一,通过扩大对外投资将过剩产业向海外转移,推进国内的产业升级换代。上世纪80年代前期,韩国制造业的海外生产比率(海外企业销售额与国内企业销售额的比率)仅为3%左右,90年代初提高到8%左右,而2002年达到17.7%,其中电气机械业达到26.5%、运输机械业则高达47.6%。从不同时期韩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重点产业领域看,对外投资额排在前三位的产业在1969年~1973年间是纺织、化学和铁及非铁金属,1978年~1984年间是铁及非铁金属、化学和电气机械,1986年~1989年间是电气机械、运输机械和化学。在生产相对应时期,上述制造业行业中的大多数已经在其产业发展阶段步入成熟期,因此企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生产过剩的问题,而且企业间的竞争性质也会由良性转为过度。通过“走出去”战略,将这些产业向海外输送转移,将极大地缓解企业生产过剩问题,并帮助这些产业优化其生产模式,进行产业升级。

第二,其功效等同于贸易替代,也就是对外投资将出口贸易转化成就地产销,从而规避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据统计,在海外韩资企业中,产品就地销售的占64%,销往第三国的占21%,返销韩国的仅占15%。这表明,通过对外直接投资,韩国以国际化生产代替了单纯的出口,产生了85%的贸易替代效应。这种迂回策略一方面巩固扩大了海外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又减少了贸易摩擦,缓和了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收支不平衡矛盾。

第三,通过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对外投资和加快走向国际化,韩国企业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分工和配置资源,不仅突破了韩国本土地域狭小、资源有限的瓶颈,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多种经营成本,进一步增强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对外投资在规避贸易壁垒、拓展海外市场、获取经济资源、争取技术来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对外投资亟需国家战略支持

鉴于企业“走出去”对于经济转型的特殊意义,中国应科学规划,统筹协调这一战略。

首先,应注重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制定企业“走出去”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对外投资的总体规模、投资区域、行业选择、投资方式、投资主体、融资战略、最小进入规模及可享受的优惠政策等,对企业“走出去”提供战略指引。

国家还应通过倾斜政策引导企业重点向以下地区投资:资源丰富地区、人均收入虽然较高但并未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尚未开发且仍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如非洲)、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已经和将要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及周边国家。

其次,应完善政策法规和基础设施,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多配套支持。一是完善与“走出去”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一切“走出去”企业一视同仁,尽量减少相关的审批程序。依据现实需求制定“对外投资法”,完善和补充对外投资的法律体系,打破我国企业在全球进行经营活动时无法可依的现状,使“走出去”的企业的所有者能够依法进行多元调控,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的壁垒,尤其要加大对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国企应站在股东和投资人管理的立场对其对外投资进行管理,对审批程序要尽量简化,使审批得以高效地完成;企业对外投资后要对其进行强制性的监管,设置相关责任人问责制度。

二是相关的国家部门要对“走出去”的企业予以指导,对其提供相关的信息支持;对“走出去”的企业重点进行投资的国家和地区,政府相关部门要与之进行长期有效的交流,并以此运用各种途径为我国企业在国际上争取应得的利益;在双方签署投资协定或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以及自由贸易一体化协定时,要改变以往加强对外资进行吸收的侧重点,转而加强维护“走出去”企业的权益;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外投资的信息服务,使之形成一定的体系,并完善与之相关信息的数据库,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有效的咨询信息;对“走出去”的企业投资国建立风险预警,提高我国在外员工和企业对风险的防御能力,及时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和外交保护,在中国企业受到保护主义侵害的时候,应该及时出面进行协调,从而保护好其利益;其次应该拥有监督跟踪的体制,能够对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所遭遇的突发事件及时掌握并给出应急方案。

三是完善对外投资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对并购换汇和企业“走出去”的限制条件等方面的管制适当放宽;建立利用外汇储备支持“走出去”的转换渠道,开拓外汇储备管理和使用的新思路、新方式,考虑把外汇储备借给国内的金融机构,除金融机构购汇外,还可运用委托贷款、储备注资、定向债、货币互存或外储借款等多种方式委托投资,拓宽“走出去”企业的融资渠道;给予银行并购贷款、搭桥贷款等外汇支持;建立和完善对外投资的信用担保、保险等风险保障制度与措施;建立各种海外投资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和鼓励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建立银企金融需求对接机制,使“走出去”企业能及时通过该机制发布金融需求;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中的作用,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以化解企业“走出去”的汇率风险等。

当前形势既要求中资银行机构全面参与境外需求主体的结算、清算、信贷融资、投资并购、资本运作、资产保值、现金管理和日常经营,还要求其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引导企业到符合国家对外经贸政策的境外地区发展,引导投资流向效益更高、潜力更大、结构更合理的产业和领域。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对外投资经济转型走出去
当前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探究
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产生的原因与对策探究
迈过海外风险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企业对外投资与跨国经营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