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燕
教师平时的业务准备、思想准备和精心备课,最后总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上。教师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干预学生的学习,进而决定学习的结果。然而,很多教师都把课堂教学的有没有效果归因于学生,埋怨学生没有认真听课,没有认真做笔记,没有大量做练习巩固,却没有认识到自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生物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是很多的,本文主要探讨以下对策。
一、重视教学情境创设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育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高度发挥有效作用。”
例如,在《花的结构》这一节中,尽管很多学生对花这一植物并不陌生,但对其结构却不太了解,他们对花的认识大多数局限于花瓣的颜色种类,为了引起同学对花的结构的探讨的兴趣,在讲授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先放一段《茉莉花》的音乐,随着“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美妙音乐的响起,同学们会在脑海中想象茉莉花的美丽。这时,教师再拿出一盆茉莉花呈现出大家面前。顿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个个都想看清楚花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这样,在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愉快的课堂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轻松地掌握了重、难点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应该重视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在中学生物课堂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为了体现生物学的特性,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式:
1.以游戏、故事创设情境。
2.以游戏表演创设情境。
3.以音乐创设情境。
4.以角色创设情境。
5.以多感官参与创设情境。
6.再现生活,巧设导语创设情境。
同时,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意以下几点:(1)情境的有效性。(2)情境的真实性。(3)情境的适度性。(4)情境的问题性。
二、提高教师课堂提问水平
教师提出问题,启迪学生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也是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一条重要纽带。“问”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风趣地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问得巧妙,可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使学生直入“佳境”。我们来看看以下两个课堂实例。
1.讲述生态平衡时,可先问:为什么古代武松打虎成为英雄,而现在打虎将受到法律制裁?虽然这个问题看上去和所教的问题无关,但是这样的设问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用学生都知道的知识去引起学生对未知知识的兴趣,这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种子的萌发与水分有关系吗?”是一个封闭性的问题,它只包含“水分”与“种子能否萌发”两个变量;而教师可以提出“种子萌发的环境和条件是什么?”这个问题则要开放一些,就会变“牵着学生走”为“跟着学生走”。因为根据学过的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学生就会联想到非生物因素包括水分、温度、空气、光照、土壤条件等多个变量,继而提出:“种子为什么会萌发?”这个问题包含无数变量,学生思考的空间就变大了。
三、引导学生如何提问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摒弃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面向全体学生,创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发挥每个人的特点,提高科学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素质。在学生读完课本中相关的知识后,适时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例如:在“食品保鲜的原理”活动中,首先为学生准备一些保鲜食品,如:水果罐头、袋装牛奶、火腿肠、咸菜、瓜子等。这些食品涉及日常生活中采用的各种各样的食品保鲜防腐方法。这样学生就有了感性的认识,就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如:“水分含量的多少会影响食品的保鲜吗?”“与空气接触易引起食物腐败吗?”“温度的高低对食品的保鲜有什么影响?”等等。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更加关注的是什么,引起他们探索的好奇变量是什么。(学生更想探讨影响食品保鲜的水分或是空气或是温度等。)可以根据学生的取向对问题作探究,变“牵着学生走”为“跟着学生走”,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有效知识充分被学生吸收,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教学中的“问”是一门艺术,广大教师都应积极探索这门艺术,使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有效利用多媒体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界千姿万态、变化莫测的生物世界。中学生,特别是城市里的中学生,和自然界的接触很少。因此,在课堂上很难让学生对一些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运用电教媒体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录像等影视技术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现美妙的海洋世界、森林风貌、人体结构等。
生物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知识性强、范围广、空间大、具有系统性、进化过程纷繁复杂等。再加上初中学生掌握的知识少、阅历浅、综合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差等,这就给学生理解和把握生物学知识带来了困难。
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多媒体在生物课堂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
1.利用多媒体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易于突破重点难点。
例如:在“排泄”一节的教学中,这个生理过程看不见、摸不着,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单纯以讲解来传授,虽然也能强调出重点,但既不真实又缺乏动感。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展示一副挂图,让学生先了解有关与尿形成的器官有哪些,熟悉器官之后,再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光标把各个结构强化,巩固肾单位的结构,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和流经肾小管之后形成的肾静脉分别用红色和蓝色强化,以标志血液的变化;然后以慢慢移动的小箭头标志血管内血液流向和肾单位内液体流向,使学生形象地感受血浆中的成分形成原尿、原尿形成尿的过程。通过展示“尿的形成”课件,直观形象地把尿的形成过程及各种成分的变化等都显示出来,教师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大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高了。
2.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大课堂有效教学的容量。
“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就像我们今天面临的人口、环境、粮食、资源等世界性问题,无不与生物学有关,因此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更多书本以外的生物学知识。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初中生,生物是他们特别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可以从一个小小的问题联系到很多的知识,如: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一节中,可以把人、植物、动物的关系很好地联系起来,在初步了解他们的相互关系之后,学生感到很好奇,进一步进行观察、讨论。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有效吸收了重要的原理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生物学课堂有效教学与教学情景、教师教学提问水平、有效利用多媒体等几个因素有很大关系。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只有结合生物学科与学生的特点,把教学的目标指向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才能更好地确定课堂的教学目标,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在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使得自身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学生才能有效地吸收知识,才能使得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