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领悟:不应忽略的写作能力

2012-04-29 17:46:58张燕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33期
关键词:领悟技巧读书

季羡林先生在《我的老师们》一文中叙述了关于自己师从德国教授瓦尔德施米特学习梵文的经历。老先生借用了德国十九世纪伟大东方语言学家埃瓦尔德(Ewald)说过一句话:“教语言比如教游泳,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把他往水里一推,不是学会游泳,就是淹死,后者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季先生说,瓦尔德施米特教授采用的就是这种教学法,而且“这个方法是十分成功的”。这个鲜活的例子,生动地说明了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能力:“自我领悟”能力。

梁晓声认为,“写作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怀”。情怀是什么?情怀就是对生活、对人生思考后留于心底的那一点积淀,也就是对生活和人生的领悟。

作文是一种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广泛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而有所感悟,再有所创造,如此即能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有学生在自己的“写后感”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写作状态:“好的想法往往没有好的笔来写,可用来选择的词总是那么几个。我知道写好作文要善于联想善于借鉴,可是我的脑海中一片空白。我就如掉了尾巴的壁虎自己也不知道尾巴在哪里般地冥思苦想……”

学生的叙述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写作困境,这个“壁虎的尾巴”是什么?即“自我领悟”能力。我们常说“博观”才能“约取”,“厚积”才能“薄发”,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的积累少,而是我们的“领悟力”不够。

中学生虽说只有十七八岁,但也是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的。在这一过程中,有多少令人感动的故事,有多少引发我们思考的事件,有多少经历对我们产生了影响,又有多少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起了作用,或者引发了我们长期的思考?

读文章、看事情都是一样的。读完后,你对文章、对事情会有自己的体验,但这只是基础,你思考过吗?有困惑吗?有没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收获或启示,这才是最重要的!学习是成长中的一部分,知识的积累有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很多感觉必须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会真正的内化,从而深深地融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

这让我想起严文井先生《谈读书》中的一段话:“当我明白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

严文井先生的话无形中正好把阅读分成了两个阶段:积累与领悟。丰富的积累是基础,“分辨好坏”就看个人的悟性了,如此才有可能由“量”的积累转化为“质”的提升。当然,老先生的这句话还给了我们另外的启示,那就是在阅读的初始阶段是不应该在“质”的问题上纠结的,应该给阅读者足够的自由,让他们放松地去“阅”,自由地去“读”,快乐地去体验。但能否有“质的提升”,还要看我们的悟性。否则,“量的积累”达到了,认识力、理解力仍然难以提升。

当然,我们必须提醒学生语言的学习和运用绝不可一蹴而就,功利化的阅读和积累注定是一无所获的。因为语言注重的是体味、是领悟,是春风化雨般的熏陶,只有通过不间断的阅读和感悟,才能让心灵变得丰富起来,才能进行思想的磨砺和情感的熏陶。

“知识的累积是必要的,但知识的累积不是简单的叠加或知识的量变,而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或质变。”从这一角度来讲,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应是在润物细无声般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渐悟—内化—外化”。积累只是其初始阶段,至关重要的是“悟”。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有较强的思维能力的人,他脑海中的知识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一棵“知识树”。这棵树是一幅极严密、极有序的知识网络图,领悟能力强的人能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迅速找到相应的“同化点”,迅速地整理自己的思维,让它自成体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使得这棵新的知识树,同时发生了质变和量变,而且更为严密、有序。换而言之,“一门学科的一个个具体的知识如同一片片树叶,学科的思维方式如同树枝,学科的思想如同树根和主干,我们可能是从树叶开始认识一棵树,但是不能仅仅限于收集树叶,应该通过树根、树干、树枝将一片片树叶连接起来,并且自由地生长”。

教学中,学生比较普遍的困惑是:“老师我很喜欢读书,自认为读了不少书,可为什么写文章还是那么单调乏味?我的写作水平、语文能力还是远远不如别人?”这就是个人领悟能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的典型反应。读书,不能只关注到“言语本身的物质存在”,而应该在读书的过程中,理解、领悟语言文字的表现力与魅力,如此才能怡情养性,增长见识。

知识的积累有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物质的存在”必须通过理性的感悟和思考才会真正内化,从而深深地融入自己的心灵,成为思想的一部分,个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而对于写作而言,领悟能力强了,思维能力便也提升了,固有的知识与思想才能自由链接,记忆才会如流水般源源不断地输出,思想才能够流畅地表达。而这种能力是无人能替代的,它与指导者是否高明毫无关系。

古语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作文而言,“博学”谈的是积累,“审问、慎思、明辨”强调的是思考,是领悟,“笃行”谈的是践行。“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

鲁迅先生曾说过:“文章怎样做,我说不出,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此语中的“多看和练习”强调的即是“积累和笃行”,而这其中的核心仍是“悟”,看得多,练得多,方能有所悟,有所得。

在实际的学习或教学中,有时候我们特别关注老师的“精心指导”,殊不知其实际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在于老师精到的提示指点,也不在于老师精心细致的批改和讲评。事实证明,所有的提示指点,都只是教师自己的思维呈现,是教师的个人展示,而精心周到的批改和讲评更多只在于呈现问题、告知结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只是一种知识或技巧的“告知”,对于学生的思维所起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

语文课堂经常会出现一种尴尬,布置作文题以后,学生问老师怎么写,老师辛辛苦苦讲了半天写作的技巧:怎样提取观点、怎样举例、怎样论述、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讲完了,学生拿起笔来还是不会写。这就充分的说明,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切技巧的指导都是无效的。而所谓的技巧,只有在反反复复的练习中,靠自己去领悟。

这何尝不就是季羡林先生的“游泳理论”?就写作而言,首先得自己融入知识的海洋;其次,在水中如何摆布身体的各个部分,得靠自己去领悟,自己去反反复复地练习揣摩,教练也许能适时地点拨一下,但是永远无法替代。关于此,从季老描述的自己的学习经历中可以得到印证,他说:“……第一二两堂,念一念字母。从第三堂起,就读练习,语法要自己去钻。我最初非常不习惯,准备一堂课,往往要用一天的时间。但是,一个学期四十多堂课,就读完了德国梵文学家施腾茨勒(Stenzler)的教科书,学习了全部异常复杂的梵文文法,还念了大量的从梵文原典中选出来的练习。可见这个方法是十分成功的。”

借宁鸿彬先生的话来总结一下,“自我领悟”就是“文章要自己读懂,疑问要自己提,问题要由自己分析解决,知识要自己发现获取,规律要自己去概括”。

(张燕,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211102)

猜你喜欢
领悟技巧读书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11-26 07:00:56
多么痛的领悟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 02:48:46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6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