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课堂与社会资源 促学生健康成长

2012-04-29 06:42冯红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钱币博物馆课堂

冯红

由于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信息量的成倍增长以及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使得现行使用的教科书已无法承载这些新事物的内容,教师在教授知识时不可能把各个领域中的新信息、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都是有局限的资源,所以要超越教材、教师、课堂,要走出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才能培养出具有时代特色、符合于21世纪人才需求的学生。

综合学习课是我校课程改革的大胆举措,而社会大课堂是对综合学习课程的丰富、是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一个补充和延伸,是学生接触社会的一个实践平台。

■去博物馆学习

每个学期学生要到一个博物馆参观。这不仅是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各种类型的博物馆亲身感受不同的体验,收获不同的文化内涵。

参观前,学生要收集所参观博物馆的相关资料,参观中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参观后学生会把自身的体验和感受记录下来。丰富的知识学习使学生认知有了快速提升,学生把这些感受结合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科技博物馆里,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了静电的原理;在首都博物馆,学生知道了北京的传统文化;在参观长城博物馆之前,学生体验了人字形铁路的妙处,因此再看博物馆中的介绍时,学生的感受大不相同了;花卉大观园是学生最为喜欢的博物馆之一,因为在那里学生们可以亲自栽种花卉植物;航天博物馆的参观更使学生认识了各种机型。学生在学校6年的学习中能参观到12个博物馆,获得的体验将丰富他们的知识。

■扩展学科教学

如何把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资源相融合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经过几年的探索,我校形成了课内学习有形的内容、课外感受无形的知识的教学思路。例如:六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詹天佑》一课,在课堂上学生朗读体会文中词语的魅力、段落的结构;在去往八达岭长城的路上,学生亲身体验到了人字形铁路妙处,从而感受到了詹天佑的伟大。而数学教师利用这一社会资源与教学中正方体以及多元立体几何知识相融合,选择万里长城作为数学课堂的实践平台,通过对每一块砖体积的计算,来实现巩固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拓展学生大数量估算的能力,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学生在此次活动中通过数据测量、实物观察、具体计算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同时拓展了大数量估算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空间想象力。他们在随笔当中写道:“我细心观察了各种砖型的大小,并用数学的方法研究了它们的体积,真是收获不小!修筑长城原来这样艰难啊!我们更要保护好这样的文化遗产。”“那些拱形门的设计十分巧妙,说明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已经对弧线、圆有研究并应用于生活实践了。”

■延伸综合学习

综合学习课是针对一个主题的多角度、多层面、多思维的学习。例如,四年级《钱币》这一课程内容,学生从钱币的历史、钱币的图案、钱币的构造、各国的钱币、各种类型的钱币等方面进行了学习,而钱币出现是为了交换,而这种交换的形式体验需要学生亲自参与,不能只说不做。于是,学生就来到了“职业体验”社会大课堂中,亲自用钱币体验购买物品的过程和钱币的存储和整理,对钱币这一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掌握。

总之,社会大课堂丰富了学生生活体验,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提升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锻炼胆略,学会与人交往的艺术,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了综合实践的能力与素养。□

猜你喜欢
钱币博物馆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钱币翻倍
美在课堂花开
博物馆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组合钱币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