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家书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市公共图书馆必须把握机遇,抓好基层服务,及时下村指导规划建设,组建培训好村级图书管理员,把握农村读者信息,及时有效配送图书。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农家书屋”的社会效益,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延伸。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农家书屋;建设
创办“农家书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我市“文化强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家园。我市“农家书屋”是由政府倡异、地方参与、行政村管理的,建立在行政村文化中心的一个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从实施“农家书屋”创办成效看,有效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和外来务工的看书难、借书难、看报难、音像制品少的问题,满足新时期农民求知成才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初,上虞市拨出专项资金200万元,着力提升291个“农家书屋”的建设装备和新建70个“农家书屋”,确保全市村村达标,惠及全市农民群众,这是一项深受农村农民欢迎的文化惠民工程。
“农家书屋”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农村读者图书资料匮乏信息资源相对闭塞的状况,促进了农民学知识用知识的高潮,其对农村文化和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必将逐步显现。如何做好“农家书屋”的建设指导、服务将是市图书馆一项义不容辞的工作。笔者认为:市图书馆文献资源丰富,从业人员业务能力较强,协助农民办好书屋,使书屋真正成为农民的精神加油站,技术指导室,着力从业务层面上抓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 建立辅导员制度,抓实“农家书屋”的进程。目前,上
虞市“农家书屋”的数量己全普开,分布全市各地,市图书馆要组织专门力量,建立分片联镇包干书屋,统一思想认识,把 “农家书屋”的辅导工作当作市图书馆的份内事,“农家书屋”是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延伸,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的作用,包片联镇,采取电话咨询、QQ群联络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帮助解决“农家书屋”创建初期业务不精,管理不善等问题,及时采取灵活方式进行培训指导;另一方面,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资料,当好当地政府和市文广局的参谋,尽可能解决一些设施落后、资金不足等客观因素。我们上虞市现有“农家书屋”361家,市图书馆要建立21个乡镇辅导点。以乡镇文化站为主要力量,集中时间抓建设指导,确保每个“农家书屋”规划合理,配备符合群众意愿,在帮助和指导过程中相互交流切磋,把“农家书屋”办成名符其实的“农家”书屋,把农闲时的农民娱乐阵地棋牌桌转移到“农家书屋”,真正从农民的精神生活富裕起来。
第二,选配好管理人员,抓好书屋管理水平。“农家书屋”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新生事物,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又无专业的管理人员,再加位在上农村面对这些特殊(素质不高)群体,要使“农家书屋”运作良好,成效显著,可是一项难事。去年,我们走访一些新建书屋时发现:有些村管理员不专职,导致图书分类不清,图书阅览、借阅登记不规划,个别村书屋开放时间不长,图书短缺严重,诸如此类管理中尚许多不足需要抓紧完善提高。笔者认为:要提升“农家书屋”的管理水平,只有从管理员入手,一手抓“选配”,一手抓“培训”。当前正是“农家书屋”发展之机,市图书馆要抓紧深入镇村做好“农家书屋”管理员调研工作,及时做好参谋调整好管理人员,让一些大学生村官等懂电脑、热爱图书工作的同志充入进来。同时,市图书馆要组织馆内业务骨干准备图书资料的规范化管理培训资料,及时为全市“农家书屋”管理送培训、送服务经验。让书屋管理员成为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读者的编外队伍。
第三,把握农民读者信息,抓好“农家书屋”配备书籍。“农家书屋”的设立,其目的有三:一是改善农村知识结构,服务地方经济;二是提供农村政策信息 ,为农家生活提供便利;三是普及法律知识,服务和谐农村建设。但是,农村由于位置和环境的不同,人们对知识追求也有不同,因此,各地 “农家书屋”对配备书籍应该也有所不同。 以我们上虞市为例,南部以山区为主,近年来,借助“四季仙果”之旅,经济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为主,要积极提供各种果树种植、稼节、家禽养殖等技术类书籍为主,提供各种信息为观光农业提供智力支持;北部地区海涂资源丰富,以水产养殖业为多,北部地区私营业主居多,反映在图书资料需求上,同是农业科技图书,北部读者喜欢养殖类则以水产品为主,重视深加工等技术。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认真调研,把握读者信息,及时征求书屋管理人和村级干部意见,在文化部门“送书下乡”工程捐赠图书做了适当调剂,以避免部分图书资料因闲置造成的浪费。同时,市图书馆可借鉴省馆设立“图书流动站”的服务模式,为各“农家书屋”定期配送能够满足当地读者需要的图书,市图书馆要根据各书屋管理人和联络负责人的调查统计,分别制定配送图书目录,具体到每家书屋,各具特色。真正实现走出馆区,服务“三农”。
公共图书馆走出馆区,走出城区,扩大服务范围,更加有效地发挥公共图书馆服务全社会,成为新形势下公共图书馆加强读者服务工作的一大亮点。我们要立足本馆实际,从“文化强市”的要求和读者需要出发,不断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效能,扩大“免费开放”的内涵,让公共图书馆在新农村小康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夏琼(1972.10 -),女,浙江上虞人,大学本科,助理馆员,上虞市图书馆副馆长,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