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走出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

2012-04-29 04:00:38董慧
考试周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课外读书阅读教学

董慧

学语文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可以让人的视野开阔,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得到提高。读书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领悟的过程。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满堂灌”、“填鸭式”的讲解仍大行其道,学生甚至连课文都没有读上一遍,教师便开始了或口若悬河或慢条斯理的大讲特讲。没有读戏剧讲戏剧知识,没有读小说讲小说理论,其结果只能是如听天书,不知其味。课外时间学生也是整天挣扎在题海当中,几乎没有时间读课外书,中学生读完《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文学名著的寥寥无几。

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却走入了“重讲解,轻阅读;重课堂,轻课外,禁锢了学生的知识视野”的误区。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呢?

一、加强阅读积累和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得,改变重讲解、轻阅读的现象。

1.注重阅读积累。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多出自古今中外的名家之手,我们要把教材作为载体,引导学生用心去品读、理解、感悟、鉴赏、背诵这些名篇佳作。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勾画,边读边品味,边读边揣摩,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探讨。从而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实践活动理解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同时,通过课内阅读活动积累丰富而精妙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教师还要善于设疑,让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毛泽东同志说:“语言这个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这里所说的“苦功夫”就是指多读多写的语文实践。不熟读、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不进行相当数量的练笔,要想学会灵活运用语言是不可能的。《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新教材,几乎每一课课后的作业都有这样的要求: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一抄。这样的作业,其实就是要求学生积累文中的佳词妙句和精彩片段。因此,教师除了着眼于引导学生阅读,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把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的用得好的词、写得好的句子抄写下来,并把描写得最精彩的段落背下来,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去获取“艺术精品”和“营养食粮”,去品尝优秀作品潜在的美感。这样,学生在写的时候就不仅能够“下笔如有神”,而且真正达到郭沫若先生所说的“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

2.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基础,同时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一般来讲,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分为自主型阅读和指导型阅读,自主型阅读是完全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进行的,指导型阅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通常情况下,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阅读的目的、任务,提出要求,推荐一些书目,学生则根据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对有价值的材料要及时做笔记,并对摘录的笔记进行整理,去粗取精,保留有用的信息资源。(1)读思结合,熟读精思。苏轼有“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之训。可见熟读精思是阅读的有效方法。(2)文道结合,互渗互透。朱永新说:“在学校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图书,教师是用来指导读书的凭借和依据。”图书是供人阅读的资料信息,而学生就是读教师指导的书,读自己爱读的书。文道结合应该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上理解和把握,切合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读书是对心灵的丰富,是对思想的启迪。不论是目的性阅读还是随意浏览,都能获得潜移默化的效果,在学习生活之余获得更多的欢乐、信心和力量。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要达到语言文字的训练目的,又要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这两者在阅读过程中是自然结合的。文道结合不是一味地深挖文章的思想感情,而要把思想教育寓于阅读训练的过程中。

二、注意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改变重课堂,轻课外的现象。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兴趣是前提。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上要求讲解的内容,应沟通课内外的联系,尽量引导学生延伸阅读。比如教《宝玉挨打》一课时,我结合语文课本后的名著导读,给他们介绍《红楼梦》中的有关故事情节和复杂的人物关系,这就把同学们带入了另外一片全新的天地,激起了他们阅读《红楼梦》这部名著的兴趣。在上每一课时,教师都应认真地准备拓展材料,充分地抓好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这一教学环节,如此,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定会得到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提高。另外,还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促读活动,如: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同时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鼓励他们多读好书,把好书读好。此外,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他们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无尽的读书乐趣。

三、拓宽阅读渠道,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苏霍姆林斯基有关阅读的论述:“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即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因此,教师应当仔细地研究学生的这种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内心中由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学习起来就越容易。

1.以文导读。让学生把阅读变成讲故事,故事的情节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节会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进而自发地投入美妙的故事中。

2.以读带读。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认为最有阅读价值的书籍,在班上交流传看。不同风格、种类的书籍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阅读范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走出相对狭窄的阅读空间,投入阅读的大课堂中。

3.探讨诱读。在探讨阅读时,组织学生谈谈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或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或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4.以观激读。有些学生阅读欲望比较强,可以利用空闲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感受书的世界之广博与丰富。鼓励学生大胆走进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条不紊地进行筛选阅读。

猜你喜欢
课外读书阅读教学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 02:48:46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转动小脑瓜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