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凤芝
青铜器的产生是古代中国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留存至今的青铜器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河北大学博物馆收藏有许多铜器,这里介绍其中的两件青铜剑。
一件是春秋中晚期的镂空圆首扁茎一字形格短剑,长27厘米,宽4.7厘米,重183.3克,有残。剑身修长,从格到前锋渐收,前端的尖锋锐利,剑身的中央有一条突起的棱脊,剑把为镂空方格纹扁茎,使用时需夹以木片,并缠绕上绳子,圆首镂空,一字形剑格。通体光素无纹饰。
另一件是战国早期的圆首圆茎剑,长44.4厘米,宽4.6厘米,重420克,1954年购自北京琉璃厂,保存完好。剑身狭长,两从保持平行,到前锋处尖削,中脊呈直线状隆起,圆首,锥形圆茎从首到格渐收,使用时一般也要缠绕上绳子,圆首和剑身间有一字形的格。通体光素无纹饰。
剑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管子·地数》云:“
青铜剑是我国古代战争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兵器,主要由剑身与剑茎两部分组成,在西周早期已经开始流行,其变化特点是剑体越来越长。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是青铜剑最盛行的时代,汉代铁剑流行后,青铜剑逐渐衰落。
————————
[1]《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第1355页。
[2]王宁:《评析本白话三礼》,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第151页。
〔责任编辑:许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