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是校园中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精神力量,集中反映学生共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构成学生富于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文学欣赏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和震撼了一代代青年学子,成为构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流样式,尤其是经典的民族文学欣赏指引着大学校园文化前进的方向。如何在民族文学的魅力中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情结与社会责任感,推动校园文化进而推动社会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是当下高校理应承载的教育内容。
关键词:文学; 欣赏; 大学校园文化;
作为社会文化大花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承载着陶冶和影响青年学者的精神责任。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大学校园的文化大厦、形成指引青年学子不断前进的文化力量,是大学教育应该直接面对的重要话题。在校园文化的多维向度中,文学魅力带给大学生的感染和震撼,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取代,尤其是优秀的民族文学作品,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已超越了文学本身,在促进民族文化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学子的言行举止。可以说这些蕴藏着人文精神的艺术形式,长期以来激励和引导了无数士人的价值判断、文化取向和精神建构,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笔历久不衰的精神财富。而同时,这些延续下来的精神内质事实上仍然是构建当下大学校园先进文化的主体。探讨文学欣赏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是解决如何在民族文学的魅力中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情结与社会责任感这一问题的必然需求,也是当下构建和谐校园、倡导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文学欣赏态度与观念:校园文化构建的方向
文学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其中心怀天下的强烈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自强不息的生命意识,以及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文追求是当下校园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日益市场化的大背景下,高校育人的方向和方式与校园文化的关系更加紧密。校园文化作为成人成才的主要环境之一,日益体现出其价值。以健康高尚的态度去欣赏接纳优秀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文化精髓,从而构建健康、理性、仁义的校园文化,培养优秀的社会人才,是高校教育改革关注的重要任务。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欣赏是一个动态的消费过程,其目的是实现文学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功能,但要提高文学欣赏的质量,使之达到最佳审美与社会效果,欣赏主体除应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文学修养和社会阅历等前提条件外,文学欣赏态度和观念则是无法回避的重要因素。比如文学欣赏过程中主体对欣赏处境、心境的调整;欣赏主体对欣赏客体的选择和阅读期待都影响着文学欣赏的效果。
文学欣赏以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为架构体例,并以此为依托,结合当下的社会历史要求,着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和独立人格观念,以构建校园精神家园。从文学欣赏的道德渗透情结,到文学的独立人格塑造魅力;从文学欣赏的审美功能,到文学的娱乐传播功能,都与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强调责任、创新、审美、娱乐等功能的文学欣赏,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活动内容,又优化了育人环境,使校园既成为学生的求学场所,又是陶冶情操、获取能力的乐园。因此,健康高尚、与时俱进的文学欣赏观念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人文要求,可以说,文学欣赏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校园文化的性质和走向,并应成为引导校园文化构建的主流方向。
二.文学欣赏课程:校园文化构建的平台
文学欣赏课程是培养当下青年学子人文情操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探讨和实践文学欣赏系列课程的开设和组合有利于加强校园文化基础平台的建设。
文学欣赏是通过对具体作品来体验和领悟文学美的互动过程。它通过接受者对文学作品的选择、感受、体验、回味及融入等环节,扩大接受者的文学视野,提升接受者的生活品位,进而营造美的文化空间,促进接受者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互动式文学欣赏理论认为,文学欣赏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即文学欣赏的高级阶段是接受者对作品意蕴的深入把握。实质上,是读者通过对作品的感悟,实现去除杂念、提升人格、趋向崇高的自我发展过程。由此可知,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作为大学生的消费品,更重要的是承载了对读者文化启蒙的价值。
目前,我国个别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中的文学教育课程设置,在大部分情况下,处于一种危险的“被边缘化”状态,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大学人文教育目的来说是极其不利。从构建校园的先进文化出发,应以“大学语文”课程为核心,开设相关的文学系列选修课,形成文学教育的系列课程(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西方文学、文学写作、文学名著选读、影视与文学欣赏等),并且要将这一系列课程的开设长期坚持下去。毕竟,通过文学欣赏来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养,是一个逐渐展开的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文学欣赏需要长期地、反复地启发熏陶,那些以“大学语文”等文学课程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而收获的“人类精神文化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形成”、“审美能力提高”等诸多巨大的文化精神收获,要远远大于某些具体的技能带给大学生的成长价值。
由此可知,从文学系列课程的设置,到文学欣赏的熏陶;从文学教学主体的定位,到文学学习客体的自主性超越,均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得力措施,也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文学欣赏对大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培养所起作用和所发生影响的不容忽视的主要渠道。
三.文学欣赏活动:校园文化构建的方式
文学欣赏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呈现形式,实践各种形式的文学教育活动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进而构建高品位的校园精神文化内涵。
从文学社团、读书会、文学讲座,到校园小品赛、戏剧表演、征联比赛、各类征文等,以校园为起点,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近生活,观察社会,体悟人生,使校园生活成为文学教育的坚实内容,使文学成为校园生活的工具和色彩,而它们又共同构成了校园绚丽多彩的文化活动,并进而为学生成长成熟提供坚实的土壤。
文学社团等文学活动作为现代高校文化中的一种主要样式,这种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社会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增强了学生之间的精神沟通,学业上的开拓;其中包含的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处理,顺应了教育发展的潮流,丰富了教育的多元性。所以,以文学社团为核心的各种形式的文学活动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简单的学生群体,而是越来越趋近校园文化中心,也不再是校园文化的附属品,而成为其建设的主力军。其自我教育的功能在校园文化中凸现出来,越来越成为学生自我教育、适应竞争社会、迎接未来挑战的重要载体。
21世纪的大学需要加强非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教育,以构建既和谐又独特的校园文化。应该说,包括文学欣赏在内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和风貌,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出一条符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让文学走进大学校园,使大学真正成为学生的书香乐园和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陈婉莹 夏中义:《大学人文讲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2]陈平原:《北大精神及其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
[3]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4]吴廷玉:《大学生人文修养》,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
王世银,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