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探索的历史背景、过程与实践意义

2012-04-29 00:44:03朱新玲
桂海论丛 2012年4期
关键词:实践意义历史背景

摘 要: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近10年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在开拓性的探索中创立科学发展观,又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科学发展观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又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探索;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D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4-0008-07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了三大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其中,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新的理论概括,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解决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理论武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探索的历史时代背景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创立,都和理论创立者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就此而言,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大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

第一,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根据。这一历史依据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对我们党四代领导人对发展探索活动的历史相延。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早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等重要论著中,就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观点,开始叩击了科学发展观之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重大决策,并与此相应地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20、21世纪之交,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等先后制定并实施了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拓展了党的发展观,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由此可说,科学发展是我们党四代领导人的艰辛探索的集体结晶,是其对发展探索的实践相延。二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世界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从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史来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的经济增长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其发展观也经历了由单一的经济增长——综合发展——全面发展观的历史过程。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中,把追求物质增长和效益最大化作为发展的目标,却忽视了人的发展,导致人的严重异化。所以,在20世纪后半期人类发展观取得了重大成果的同时,人们逐渐地认识到,经济增长不是发展的惟一内容,发展应当是各种社会因素的综合发展;一些有识之士还提出来了全面发展观,认为发展是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深化是对新中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来的大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也不可否认,我们在发展中同样还存在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其最主要的是发展不够全面、不够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如城乡差距不断拉大(1985年、1991年、2002年、2010年的差距分别为1.86倍、2.40倍、3.09倍、3.23倍)、区域差距在总体上仍在不断扩大(1993年、2001年、2010年、东、中、西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 ∶ 0.66 ∶ 0.54、1 ∶ 0.61 ∶ 0.46、1 ∶ 0.63 ∶ 0.44)①。与此同时,这些问题不仅还具体体现在就业压力大,粗放型增长方式,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而且由于过多地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又付出了很大代价,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环境严重污染、生态进一步恶化。这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迫切要求发展观的转变和发展战略的调整。

第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洋溢着时代精神。列宁指出:只有“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1]就此而言,我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是在特定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国内背景下进行的,作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这种伟大实践的最新理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在特定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国内背景下形成、发展和丰富的。一方面,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发展邓小平关于时代问题的基本战略思想,科学判断时代条件的发展变化,创造性地提出了顺应历史潮流、应对时代问题、引领时代前进的关于时代问题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深刻变革论、和谐世界论、共同发展论、共担责任论和积极参与论五个方面内容。其中,深刻变革论全面把握当今世界历史性变革的脉动,科学判断时代发展特征和趋势,提出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要正确把握人类发展方向这个现实大课题:“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另一方面,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呼唤科学发展。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也应看到,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资源消耗过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3])、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特别是2003年初的“非典”,充分暴露了我们在发展中的严重问题。对此,胡锦涛在当年提出并阐述了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观点;与此同时,不仅世界局面动荡,不稳定因素也在不断增加,而且我国还经历了国内种种严重自然灾害和国内外的突发事件,尤其是2002年的特大洪灾,2003年的非典疫情,2008年初南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和“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正是在应对各种危机和考验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想不断深化和发展,这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时代要求。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有着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实践成果为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步骤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在1987年明确阐述了“三步走”战略:“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4]经过我们党的第二、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10年的奋斗,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之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国于1995年提前5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随后又于1997年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均GDP接近800美元,已逐步迈入小康生活,初步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带领全国人民经过10年的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了新进展。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迈上了11万亿元的新台阶,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5]1;2007年党的十七大的召开,标志着我们的党和国家已经攀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站到了一个崭新的起点,即经济基础更加雄厚,发展思路更加科学,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社会关系更加和谐,这个高起点为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我们党和国家拥有了驾驭发展的基本经验、有了更加远大的发展目标;发展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397983亿元(比1978年的3645.2亿元增加了近110倍,按不变价格计算增幅2069.4%);201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6万亿美元(比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了近150倍);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11年我国人均GDP突破3万元(比1978年的381元增加了80倍,按不变价格计算增幅1471.6%),小康程度超过8成[6]。由此可见,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这是因为一系列的社会发展问题,比如教育发展、环境治理、科学技术进步、生态改善、社会公共事益的建设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过去由于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我们不得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增加供给,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上,对于其他方面很难顾及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有了明显增长,我们就有条件和能力解决过去想办而没有能力办成的事情。这就是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实力为根据的。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探索的历史过程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有一个发展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也有一个历史过程。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近10年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创立了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形成体系,和继续丰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就此而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发展大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12个方面。这两个阶段12个方面,展示着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个阶段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和确立阶段(2002—2007年)。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上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个阶段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7]:

一是胡锦涛在2003年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也应看到,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资源消耗过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特别是2003年初的“非典”,充分暴露了我们在发展中的严重问题。对此,胡锦涛在当年7月提出“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10月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并要求要贯彻“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做到“五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是胡锦涛在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和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不仅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而且还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无疑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党的建设认识的深化和拓展。

三是胡锦涛在2005年相继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和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他在当年6月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路;10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2006年初,胡锦涛又相继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任务作了系统论述和工作部署。

四是胡锦涛在2006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迫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作出清晰的界定。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胡锦涛在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适时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概括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五是胡锦涛2007年在中央党校发表了“6·25重要讲话”。“6·25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坚定不移”:解放思想,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

六是胡锦涛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上阐述并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胡锦涛在十七大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进一步回答了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怎么走的问题;科学阐释了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并作了界定,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与此同时,理论创新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亮点。其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信息化”、“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财产性收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廉政文化”等是十七大首次提出或纳入报告中的新概念、新论断。

第二个阶段是2007年以来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对此,胡锦涛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党的十七大以来的5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又不断探索推进了理论创新,使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一探索和丰富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胡锦涛在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在农村工作层面上创新了党的理论。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其新亮点概括起来就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创新”,并与此相适应提出了三大新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同时还强调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要深入开展以“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村民自治实践,全面完善村民自治机制。

二是胡锦涛在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在党的建设层面上创新了党的理论。这个层面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诸多新命题、新观点;用四大考验(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对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做出了全新概括;第一次从执政党建设的角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的基本经验;明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出用四个“大兴”之风(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推进全党的作风建设。

三是胡锦涛在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在发展层面上创新了党的理论。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理念,强调发展的平衡性、公平性和全面性。同时,他还从实现“内生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保障发展”、“共享发展”、“和平发展”等方面对“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作了系统部署。

四是胡锦涛在2011年7月建党90周年的重要讲话上,从多方面创新了党的理论[8]。“四个选择”的历史结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既是对历史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深刻昭示;中国共产党“两个不愧为”的历史结论: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昭示我们:要不断增进对党的领导的信赖,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实现民族复兴、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两个必由之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四个考验”(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考验)、“四个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既是对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又集中概括和深刻指明了新形势下我们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一论述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赢得广大青年衷心拥戴的先进政党。

五是胡锦涛在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从文化层面创新了党的理论。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是文化建设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又是文化发展实践上的一个重大创新:确定了文化发展的双重任务(公益性、经营性),将文化产品从单一的意识形态属性中解放出来[9]。

六是胡锦涛和我们党在十七大以来不断推动着科学发展观的丰富深化。党的十七大以来,胡锦涛和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进程并没有停顿,而是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也推动着科学发展观的不断丰富和深化:在全面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过程中,不断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进一步明确了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及党的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积累了党的建设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的新鲜经验;在应对各种危机和考验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想不断深化和发展,这是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理论最显著的新进展。

三、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探索的实践意义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科学发展观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又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重大的指导意义。所以,科学发展观一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就发挥了巨大的统领作用和推进力量,其实践意义是十分重大的②。

第一,科学发展观为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取得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即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所概括的“十个结合”。科学发展观正是在丰富和发展这些宝贵经验基础上,结合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所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而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即科学发展观科学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造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同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同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联系起来,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联系起来,对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回答,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靠谁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对以上三大方面的回答,极大地深化和丰富了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重要时期,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键在于把以人为本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即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

赋予一个理论体系以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归根结底是由历史进程的实践来决定的。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着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地发展起来。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就此而言,科学发展观的意义不仅在于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而且还在于为加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是凝聚和团结最广大人民的思想武器,是我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民族振兴的根本思想保证,从而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二,科学发展观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深刻地指出,“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如果离开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基础,“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生产力的发展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物质前提。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强调以人为本是核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物质前提;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要求,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把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方法。总起来讲,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对科学发展的目的和条件的精辟阐释。这些要求和方法既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精髓,又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出了卓越贡献,对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更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

如前所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的同时,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例如,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资源消耗过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等问题。历史经验教训告诫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时候都要坚持统筹兼顾,不能搞“单打一”,不能搞片面性、绝对化。我们只有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顺利应对和解决发展道路上面临的这些问题和挑战。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根本点就是要立足我国国情,把统筹兼顾与重点突破更好地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中心与全面、重点与非重点、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努力实现发展的均衡和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集中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和一般方法。所以,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努力掌握并运用好发展规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不断提高认识、把握、遵循和运用发展规律的本领,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变为自觉运用客观规律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第三,科学发展观具有广泛的世界性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向世人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最突出的世界现实意义就在于:一是自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政权相继垮台以来,社会主义处于低谷时期,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即为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为一切向往社会主义的国家和人民树立了榜样。二是中国之所以能够在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实现了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顺乎时代进步潮流、符合当今中国国情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具有极大的优越性的社会制度。三是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落后树立了积极的示范效应。如何使广大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落后,走上富裕的道路,是当今人类社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国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相对滞后的发展中国家,30年改革开放使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为世人惊叹的奇迹,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就此而言,无论在改革理论和政策还是改革思路和方法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正在逐步显示出来。对此,邓小平曾指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科学发展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全球可持续发展这一主流发展意识出发,提出变革中国的发展模式,转变中国的发展思路,调整中国的发展战略,以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又更加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而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

注释:

①这两组数据是我们根据以下5篇文章综合整理而成的:朱庆芳《农村实现小康要攻克的难点》,载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1期,第19-21页;唐蓝星、何成学《论正确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载于《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1期,第107-111页;李实《把握城镇内部收入差距拉大的新动向》,载于《浙江日报》2011年4月11日第14版;王红茹、朱杉《我国成世界城乡收入差距最大国家之一 今年城乡收入差距会缩小吗?》,载于《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第37期,第70页;孙久文、夏文清《区域差距与亟待解决的问题》,载于《改革》2011年第6期,第48-53页。

②这三大层面的重大实践意义参考了以下6篇文章的研究成果:李文娟《试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与实践意义》,载于《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第53-54页;杨春长、张明仓《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载于《人民日报》2006年7月19日;魏清华《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载于《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第94-96页;杨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载于《张掖日报》2008年1月8日;吴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意义》,载于《北青网》2009年9月4日;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人均GDP突破3万元 小康程度超过8成》,载于《光明网》2012年1月17日。

参考文献:

[1]列 宁.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43.

[2]张晓彤.胡锦涛时代观的中国主张[J].瞭望,2011(47):32.

[3]何成学.论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成就与发展中的问题[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6):5.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1.

[5]赵 承,刘 铮.2003:中国“经济数字”的新跳跃[J].学习参考,2004(1):1.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人均GDP突破3万元 小康程度超过8成[EB/OL].http://economy.gmw.cn/2012-01/17/content_3401142.htm.

[7]何成学,朱新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J].市场论坛,2010(3):98-102.

[8]章传家,公方彬,等.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重大理论观点解读[N].解放军报,2011-07-12.

[9]何成学.中国共产党在文化上的重大决定——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简读[J].桂海论丛,2012(2):6-11.

责任编辑 何成学

On the Historical Progress and Practical Meaning of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Zhu Xinling

(Guangxi Water Design Institute Nanning Guangxi 530021)

Abstract: 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2002,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with Hu Jintao as the General Secretary has made pioneering exploration on socialism theor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se ten years and had its profound historical reason and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he though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reated during this pioneering exploration has gone through a historical process. The though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was created in the great practice in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vided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great practic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meaning.

Key Words: 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u Jintao,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historical background, historical process, practical meaning

猜你喜欢
实践意义历史背景
新时代云南乡村绿色发展:历史背景·机遇条件·路径选择
创造(2020年6期)2020-11-20 05:58:36
张圆满:《祭侄文稿》——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精神文化产物
艺术品鉴(2019年10期)2019-11-25 07:09:44
浅析拉萨关帝庙修建的历史背景
噶尔丹的圣树:今日祭奠崇拜的历史背景(英文)
卫拉特研究(2017年0期)2017-12-07 00:35:16
形体礼仪课对大学生自我素质提升的实践意义
浅谈游戏与幼儿教育
人民代表会议的历史背景
团体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烛武退兵逞辩舌 弱国终究无外交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