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率领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创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理论,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对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理论创新;理论意义
中图分类号:D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4-0001-07
回溯我们党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近1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人们会发现具有突出特征的标志性符号: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创新型国家、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财产性收入”、学习型政党、廉政文化、“四个考验”、“四个危险”、和谐世界和文化强国,等等。这些符号客观地展现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引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创造。以上伟大创造是胡锦涛对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创建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所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理论与实践中,都有一系列的创新和突破,创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理论,构成科学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重大理论创新可以概括为以下十三个方面的重要思想观点①:
一是提出并陈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问题。2007年6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胡锦涛这一重要论述在当年党的十七大上得到强调,进一步明确了当代中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这个根本问题。胡锦涛在2011年的“7·1”讲话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样,概括为经过90年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还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这些重要论述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新的深刻内涵,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二是依时确定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原则。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哪些重要原则?胡锦涛早在2007年6月的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就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四个层面,明确提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重要论述。在2011年的“7·1”讲话中,他依据新的发展形势,又进一步概括为“五个坚定不移”的重要内容,即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对改革开放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项建设事业作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政方针和目标任务,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更加深刻,运用更加自觉。
三是提出和不断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新理念。胡锦涛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系统阐述并精辟地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还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标志性的理论新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对此,2007年党的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又不断探索推进了理论创新,使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全面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过程中,不断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在应对各种危机和考验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想不断深化和发展,这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理论最显著的新进展[1]。
四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体系。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97年黨的十五大,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强调较多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三个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2007年党的十七大,根据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创新性地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思想,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即将党的十六大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发展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建设,并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充实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格局。生态文明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文明新的认识和对社会文明理论的新贡献。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系的六大建设。
五是提出并不断完善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最早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命题。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将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胡锦涛在2011年的“7·1”讲话中,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概括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个坚定不移”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我们党还在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也有诸多新认识、新思想。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专题研究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提出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六是提出并不断完善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包括发展农村生产力,又包括完善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举措。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对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
七是提出并不断深化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胡锦涛在2005年6月首次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自主创新视为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进一步凸显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地位。2011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又强调指出,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最根本的是靠科学技术,最关键的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他还要求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着力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下大气力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不断攀登世界科学技术高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科技支撑[2]。这一新要求深化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思想。
八是提出并不断丰富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容。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九是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在坚持邓小平与江泽民所有制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认识。他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是我们党继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3]。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他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理论,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增强和巩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些新观点、新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推向了一个新境界。在2008年12月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他提出并陈述了所有制中各种要素相互流动的新论断。对此他强调,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同时,还必须积极探索能够极大解放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全社会发展积极性的体制机制,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劳动力流动起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让资本流动起来,在外资进入中国的同时,中国的投资也向外流动,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资金的本质属性得以体现;技术、信息等流动起来,坚实地提升科技实力;在多种所有制并存中,让各种要素之间也相互流动起来[4]。这是2007年党的十七大以来进一步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的一个显著标志。
十是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障公民“四权”既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对民主权利内涵的新拓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鲜明地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并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范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强调,要深入开展以“四个民主”(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村民自治实践。从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角度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
十一是提出并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战略理念和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把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作为中心环节,着力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原则要求,加大了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的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力度,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路。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做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部署,首次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和“让人民共享文化成果”等新论断和新思想。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文化上做出了重大的决定,从“文化强国、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软实力、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5]五个层面,在理论上做出了新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在政策上作出新突破(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十二是提出并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新理念。胡锦涛依据新世纪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在继承邓小平理论关于“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发展,是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6]等思想的基础上,于2005年适时提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同不同国家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2007年党的十七大将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和“和谐世界”理念写入报告中。2009年胡锦涛再次强调,中国将“继续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7]。这些思想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了重大作用。
十三是依时提出了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理念、新任务和新要求。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2005年胡锦涛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始终是我们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2007年党的十七大强调,执政党建设必须围绕党执政条件的新变化,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以贯彻和推进;执政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的执政任务,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核心价值。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用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全面推进党的作风建设。胡锦涛在2011年建党9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用“四个考验”(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考验)、“四个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集中概括和深刻指明了新形势下我们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强调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丰富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以上十三个方面的思想理论观点的创新,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主体框架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二、党的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的重大理论意义
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们党和国家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胡锦涛总书记率领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以上十三个方面的重大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创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理论,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境界,对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这一重大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层面②:
一是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新的理论概括。在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吸取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发展的实践经验,概括战胜“非典”疫情的重要启示,以不断解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面临的实际问题,创立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思想得到了展开和贯彻落实。这一新发展观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就此而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新的理论概括,凝聚着几代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勇气和智慧。
其次,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新贡献。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有过论述,但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个重要范畴,提出“以人为本”和“统筹兼顾”,并把它们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体系,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实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认识飞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这一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两大层面: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宗旨,科学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回答了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强调在统筹发展布局中发展,在统一发展进程中发展,在创新发展模式中发展,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把党的领导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强调发展依靠人民,创造性地回答了“依靠谁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的理论。由此可说,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为谁发展”、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及“靠谁发展”等发展的基本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实现了“执政为民”和“民主执政”的统一,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更加丰富完善;科学发展观从目标指向、思想内涵和制度机制上丰富和发展了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要求广大党员和干部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并保持廉洁,丰富和发展了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还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理论武器。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整体推进、深化攻坚的关键时期。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指导指针,是解决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理论武器。
由此可说,科学发展观不仅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而且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和发展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
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化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内容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形成的,它以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丰富了这个发展的理论:明确提出实现社会和谐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目标论;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战略论;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关系,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任务论;突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发展全面性的思想;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本质的理论;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精神,着眼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动力论;强调注意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强调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于发展的协调性的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突出了提高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丰富和发展了执政党建设的理论。由此可说,以上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是从社会层面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认识上的深化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的理想社会。
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化和拓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深化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拓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内容更加有机地联系起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的整个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内在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实现科学发展中促进社会和谐,在社会和谐中促进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整个过程。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在防止和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弊端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意义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避免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为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开辟新的途径,积累新的经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的整个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党着力提高六种本领,即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这六种本领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穿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整个过程,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建设,特别是与领导干部的能力建设的密切关系,找到了党的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结合点。
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支柱的认识达到新的思想理论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是单一体现在物质财富的增长上,还体现在要生成自己的内在精神、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此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精神的生命之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的认识更加完整和深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一系列内涵明确、联系紧密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思想、价值理想、价值精神和价值观念构成的整体。在这一核心价值体系中,不但包含思想道德的内容,还包含了与其相关的许多其他的内容。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了认识和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准和取向。我国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带来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奠定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深化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追求。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聚人心、整合力量、引导人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自觉地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全体人民的追求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系统,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指导社会主义健康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它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就此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迷失方向。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应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旋律,构筑起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人们的价值选择、价值认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相一致、相协调,最大限度地形成共识,凝聚人心,激发活力。
注释:
①这十三个方面的重要思想观点主要是根据以下六篇文章综合整理而成的:韩振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十大新发展》,载于《北京日报》2007年10月15日第017版;韩振峰、陈尧《围绕时代主题 推进理论创新——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发展概要》,载于《辽宁日报》2007年10月15日第009版;杨天英《论胡锦涛对党的治国理论的重大创新》,载于《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第67-70页;孙海军、郑克清《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载于《探索》2010年第5期第10-13页;章传家、公方彬等《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重大理论观点解读》,载于《解放军报》2011年7月12日第07版;何成学《中国共产党在文化上的重大决定—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简读》,载于《桂海论丛》2012年第2期第6-11页。
②这三大层面的重大理论意义参考了以下五篇文章的研究成果:
罗文东《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载于《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1-5页;苏立言《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载于《党建》2007年第9期第7-9页;姜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载于《求是》2006年第22期第19-21页;戴学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载于《沈阳干部学刊》2007年第2期第10-13页;木拉提·巴海《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载于《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6-9页。
参考文献:
[1]张 宁.胡锦涛与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的新进展[J].党的文献,2011(4):82.
[2]鞠 鹏.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3/15/c_121189927.htm.
[3]李君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性决策[N].中国青年报,2003-10-29.
[4]孟 扬.时评:从单一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活力30年[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12/19/content_10526090.htm.
[5]何成学.中国共产党在文化上的重大决定——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简读[J].桂海论丛,2012(2):7.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8.
[7]胡锦涛.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N].人民日报,2009-01-01.
责任编辑 陆 莹
On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Significance 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e Chengxue
(Party School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Committee of C.P.C.Nanning Guangxi530021)
Abstract: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2002, the fourth generation of Chinese leadership represented by Hu Jintao has taken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atives” as the guidance to promot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and created the though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other important theories during these ten years. All these achievements have enriche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anded new space for Marxism localization in China, which are the newes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Marxism localization in China that has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become the guidance for socialism develop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a new stage of the new era.
Key Words:Since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u Jintao, theoretical innovation, theoretical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