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根
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深厚的文化哲学底蕴,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文化哲学底蕴的内在根据。在文化哲学视域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进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文化张力的显性化过程,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文化哲学的渗透与追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具有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學的深厚底蕴,它集中体现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点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价值目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文化哲学底蕴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4-0020-06
一、引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1]。文化自觉在文化哲学看来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人的本质确证和人的本真存在状态,对一个民族而言是一种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的多元文化相依相斥、相生相克、相吸相长的和谐共振状态。文化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是指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2]。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认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作为文化人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个体存在与类存在、主体化存在与对象化存在、历时性存在与现时性存在、本土化存在与全球化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存在。哲学作为研究人、自然界和社会最一般的学问,必然源于且止于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文化,哲学就其本性而言是文化哲学。文化哲学既不是哲学在文化领域的运用,也不是哲学下属的一个子学科,而是一种相对以往理性哲学而言的新的哲学形态,是以文化本体论、文化认识论、文化历史论作为元哲学研究范式的新的哲学理解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从文化视域研究人、自然界和社会最一般规律的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追问人类终极关怀的人学哲学。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教授认为:“文化哲学的理论定位最主要体现在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作为重要的哲学理解范式,二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解释模式。”[3]哲学发展到文化哲学是哲学回归哲学本真的表现,是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必然。就这个意义说来,至少是一切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都要且都会打上文化哲学的烙印,都具有或多或少的文化哲学底蕴。正如黑龙江大学丁立群教授所说: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完整的世界观的形成,构成一切思想和观念之隐隐的地平线……成为当代各种哲学形态所蕴含的潜流和底蕴”[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论是作为我们党的理论发展过程,还是作为我们党不断发展的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必然越来越凸显文化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其文化哲学底蕴也将越来越丰厚。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哲学底蕴,是学习贯彻我们党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重要思想,解读、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必然和应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否具有文化哲学底蕴首先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否具有文化哲学底蕴。这个问题目前在学术理论界虽然还未达到完全共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哲学底蕴。2009年在黑龙江大学举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暨全国第九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它是国内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规格最高的一次专题论坛,哲学社科界1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此次论坛。“与会者主要从3个层面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的内在关联: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深刻的文化哲学内蕴;二是文化哲学范式研究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效途径;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哲学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5]此次论坛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厚文化哲学底蕴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专家的共识。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深厚文化哲学底蕴本质地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具有文化哲学底蕴。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程伴随着文化哲学的渗透与追问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程的研究,有许多不同的进路,常见路数是史论结合法,按历史逻辑,分阶段研究。笔者从文化哲学视域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程中的文化哲学问题。在文化哲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解方式中,理论进程实质是文化张力或矛盾运动的过程,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和问题都可归结为文化问题,都是文化张力的展开和表现。文化张力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表现得更集中、更普遍、更鲜明。正如上海财经大学倪稼民先生所言:“文化张力问题,是一个与全球化紧密相联并伴随全球化始终的问题。”[6]在文化哲学视域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程实质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现当代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张力显性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当代革命建设具体实际的固有文化张力在不同领域、不同时空的展开和表现。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这些矛盾,并保持其适度张力,是认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合法性、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续科学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路径很多,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已经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基础、实践基础、历史及时代背景等许多不同角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笔者拟从文化哲学视角,运用矛盾论原理,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张力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程何以必然伴随着文化哲学的渗透与追问。限于篇幅,只作略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域矛盾。马克思主义创立时面临的实际是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中国现代、当代的实际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现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创立时的资本主义实际与中国近现代的实际,毫无疑问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它们的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们的差异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我们现在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从思想理论和具体实践上创造条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域矛盾的统一。依文化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看来,马克思主义创立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实际也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也好,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最大、最一般、最本质的实际,那就是人作为文化人本应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个体存在与类存在、主体化存在和对象化存在、历时性存在与现时性存在、本土化存在与全球化存在的统一。然而事实上却不统一,人的存在普遍呈现异化状态。人的异化状态并没有因为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自然消失,而且还广泛深刻地存在,有时有的地方还较严重。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创立时的资本主义实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作为一种人的已然存在状态,都还处在异化状态发展阶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两种实际的内在同一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张力在实际域能够统一的内在根据。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域矛盾。文化哲学的基本问题域是:人是什么、人应该怎样存在、人存在现状怎样。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是:如何消灭私有制、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7]48“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7]265而中国近现代的问题域是: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8]以此相适应,中国近现代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中国革命、怎样进行中国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科学回答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很显然,文化哲学问题域、马克思主义问题域和中国近现代问题域是矛盾的,但同时又是统一的。首先,文化哲学问题域与马克思主义问题域、中国近现代问题域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理解方式、思维方式规定,后者则是前者的具体表现和展开。马克思主义问题域和中国近现代问题域的哲学理解方式和历史解释模式都是文化哲学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方式,没有文化哲学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方式,便没有马克思主义问题域和中国近现代问题域的已然提出和解答。其次,马克思主义问题域与中国近现代问题域是一般问题域和特殊问题域的关系,中国近现代问题域是马克思主义问题域在中国近现代的具体表现和展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国家的繁荣富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和共同富裕,是全人类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解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和当代的问题的解决是马克思主义全部问题解决的一个生动表现或阶段性胜利。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域矛盾。马克思主义是在西方文化母体中生长起来的,从思维方式到理论渊源、表达方式都带有西方的民族文化特征;而中国现当代社会及其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母体中生长起来的,从思维方式到理论渊源、表达方式都带有东方的民族文化特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必然遇到东西方民族文化矛盾。但在文化哲学视域中,东西方文化的矛盾是东西方文化固有的内在张力,是东西方文化存在并得以传承的依据,同时也是东西方文化相通相融、相补相交的根据。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根植在两种不同文化土壤、积淀着两种不同民族文化心态、反映两种不同民族历史与民族风格的异质文化,它们的差异和矛盾与生俱来,是其存在并得以传承的根基。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能够相通相融、相补相交。第一,文化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人的本质确证存在,先天就具有人文关怀情结和深刻的人文精神,反映人类生存和发展共同需要,文化的这种共同特质,并不因为文化的民族性和个性而消解,反而因其得以展开和实现。第二,民族文化的相通相融性随着世界交往的拓展和深化而日益凸显,民族文化越来越具有世界和人类普遍意义。正如马克思早在150多年前描绘的那样: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地方性、民族性日益为世界性、全球性所取代,“物质的世界如此,精神的世界也如此”,后者主要表现为各民族精神产品成为人类公共财产基础上一种“世界文学”[9]。东西方文化的特殊性、异质性与普遍性、同质性的对立统一具体表现在东西方文化的全部发展史中,随便翻开东西方文化篇章任何一页,都能触摸到东西方文化的对立统一律,即便在绝对封闭的时代也不例外。东西方文化思想相通相融、相补相交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在西方文化母体中生长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与在中国传统文化母体中孕育出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化及其在其指导下的革命与建设实际必然具有相通相融性。比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活的灵魂,它们集中体现了东西方文化思想相通相融、相补相交的本质属性,同时也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当代具体实际的相通相融性。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域矛盾。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时代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列宁主义创立的时代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是列宁主义设想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时代。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处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指导中国当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然会遇到革命战争与和平发展的时代矛盾,这是不言而喻的,也是举世公认的。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面,问题的另一面是革命战争时代与和平发展时代还有相统一的一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域问题是历时性与现时性的问题,这个问题理论界已研究多年并达到许多共识。笔者尝试着从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视野中探索这个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现当代革命与建设而言,革命战争时代与和平发展时代的矛盾实质是国际环境的变迁问题。马克思主义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在世界多个或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国际环境主题是国际无产阶级、国际社会主义的大团结与大协作,而中国革命是在帝国主义统治薄弱环节首先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长期共存,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有联合、有合作,但矛盾和斗争是绝对的,这就决定了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然遇到国际无产阶级、国际社会主义大团结、大协作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长期共存的国际环境矛盾。从文化哲学看来,这一矛盾意味着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国际环境、外在条件变了,但共产主义这一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前途和最终目标没有变,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代人的已然存在状态变了,但人作为文化人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个体存在与类存在、主体化存在与对象化存在、历时性存在与现时性存在、本土化存在与全球化存在有机统一这一人的必然存在状态和应然存在状态没有变,这就决定了中国现当代进行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性质、前途和目标没有变,但道路和模式必须改变和创新。事实也正如此。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关系域矛盾。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是科学设想的一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而中国要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实社会主义,用一般社会主义科学设想指导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实社会主义实践必然会遇到理论与现实的矛盾。诸如: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矛盾,马克思主义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而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的,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然遇到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与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的矛盾。还有社会主义建设的环境、条件等均与马克思主义设想的社会主义有很大差别。但是,公有制、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一致的,关注民生、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永续发展是一致的。如果否定人作为文化人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个体存在与类存在、主体化存在与对象化存在、历时性存在与现时性存在、本土化存在与全球化存在对立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之基本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设想的社会主义与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便失去了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实际上也无法认识二者的统一性。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深厚文化哲学底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文化哲学底蕴最能体现和实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哲学底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哲学底蕴必须也必然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这是由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性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集中表现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底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虽然目前少有问津,但理论进路可以有许多,从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价值目标等角度都可解读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哲学思想。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内容上解读,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价值目标等都源于内容,都是从内容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体现于党和国家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文献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的重要著作和讲话中。出于研究目的和篇幅上的考虑,笔者不从微观上研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个案所蕴含的文化哲学底蕴,只从宏观层次研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之基本精神所蕴含的文化哲学底蕴。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在基本精神上都是一致的。都是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这是他们的基本点。”[10]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的基本精神,是精髓和活的灵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而且最经常、最集中、最深刻,同时也最本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思想底蕴。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8]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精辟概括,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理论品质,既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领域,也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过程。实事求是是一个中国传统命题,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包含的实事求是原则为依据,对该命题进行了科学改造,形成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使实事求是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实践三者结合的基础上被赋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这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1]。所谓实际本质就是“改造世界的实践”,是“人的现实生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本质就是坚持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统一。改造世界的过程实质就是人作为文化人把客观世界对象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客观世界把人对象化的过程。因为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一方面把客观世界对象化,亦即“人化”,使其满足人的需要;另一方面被客观世界对象化,亦即“化人”,人们在把客观世界对象化的过程中,实事求是地遵循客观世界的规律,使自己的主观世界符合客观世界,从而被客观世界对象化。而这恰恰是主体化存在与对象化存在对立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之基本思想。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群众立场、群众观点在实践中、工作中的根本要求和表现,指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领导方法和工作路线。群众立场、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既是人民群众实践主体地位、历史主体地位和无产阶级及其人民大众立场这一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之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在我们党的领导方法、作风和工作路线、作风上的展开和表现,也是人作为文化人的个体存在与类存在有机统一这一文化哲学之基本观点在我们党的领导方法、作风和工作路线、作风上的展开和表现。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外援,学习借鉴外国一切先进的东西。独立自主是在世界开放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化与世界化矛盾的科学原则,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体现了人作为文化人之全球化存在与本土化存在对立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之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点之文化哲学内涵在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表现得更为深刻和突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12]。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这段重要讲话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到新世纪新阶段后所呈现出的一系列阶段性的新特征与新要求,发展方式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发展目标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人的终极关怀,发展方法体现了人作为文化人的个体存在与类存在、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主体化存在和对象化存在、历时性存在与现时性存在、本土化存在与全球化存在对立统一这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之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方法体现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基本立场体现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这一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之基本立场,科学发展观也因此内含着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深厚思想底蕴。没有对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到新世纪新阶段后所呈现出的一系列阶段性的新特征与新要求进行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渗透与追问,便没有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哲学研究还是个新课题,本文只是论纲式地探讨了其中两个基本问题,就教于学术界同仁,以期引起学术界关注。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青年报,2011-07-02(01).
[2]李顺德.什么是文化[N].光明日报,2012-03-26.
[3]衣俊卿.论文化哲学的理论定位[J].求是学刊,2006(4):8.
[4]丁立群.文化整体性与文化哲学[N].光明日报,2009-04-21(011).
[5]刘振怡.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进展——第九届“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综述[N].光明日报,2009-09-01(011).
[6]倪稼民.文化张力:在全球化进程中凸现[J].理论探索,2004(5):2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10]柳礼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11]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01).
[1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N].人民日报,2007-10-25.
责任编辑 任浩明
On Theory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s of Marxism in China from Cultural Philosophy Perspective
Zhang Jingen
(Guangxi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Nanning Guangxi 530022)
Abstract: Marxism theory has profound cultural philosophy foundation which is the inner basis of Marxism in China. From cultural philosophy perspective, the process of theory development of Marxism in China is the one that represents the inner culture tension and makes it visualized which embodies cultural philosophy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Meanwhile, the theory achievements of Marxism in China has profound cultural philosophy basis of Marxism that represent three fundamental points and value goal, which are seeking truth from fact, the mass line and maintaining independent, and striving for communism, which are included in Mao Zedong thoughts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Marxism,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istorical process of Marxism in China, theory achievements of Marxism in China, cultural philosophy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