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浅薄”之路

2012-04-29 00:44孙众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思维课堂教学

孙众

栏目寄语:新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新与旧的碰撞、前卫与传统的冲突引发了强烈的社会舆论,而身为教育者则需用更为理性、通透的眼光去审视现象的背后。本栏目将聚合你我他的观点,每期邀请几位嘉宾,对教育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展开评论式的探讨,以开阔读者的思路,共同促进教育大发展。

话题引导: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曾经的幻想一个个成为了现实,技术引领着一场场革命,带领人们跨入崭新的时代,如今的它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甚至成为现实生活的“快餐”。它的发展也打破了原有课堂的“宁静”,带着它的快节奏,促使着教育进行一番改革。

但相比其他领域,技术的教育之旅又何其坎坷?十余年间,因技术造成的每一处细微的教育变化都会引来争议纷纷,由此引发的新问题不断浮现。然而,即便如此,人们的反思却总是赶不上教育接受技术的速度和魄力。那么,在前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回望和深思吗?在扔掉书本或黑板前我们需要思考片刻吗?真正的技术火光不会因一场甘露而熄灭,反而在经受重重洗礼后更加炉火纯青。

本栏目将与广大教师朋友们持续探讨有关技术与教育的话题,本期嘉宾也将对目前信息技术教师所关注的课程走向问题、争议较大的iPad进课堂,以及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希望大家都能正视技术对教育的负面影响,并找到有效的解决之路。

审视教育与技术:热问题的冷思考

主持人:看到的,没看到的

此前,在组织老师们探讨义务教育新课标时,一句“没看到啊!”引发了他们对信息技术课走向的遐想,“给边缘化了吧”、“嗯,成为工具型学科了”、“就是为其他学科服务的”......问:“那你们看到了什么呢?”答:“iPad进课堂”,“教育云服务”,“数字化校园”......语罢,谈话戛然而止,人们陷入了沉思,面对新技术不断融入学生生活与学习的现状,信息技术课该何去何从?

移动时代来了,微课程、微学习俯仰皆是;云计算来了,课堂搬到云端去;Apps来了,应用程序和娱乐工具闪回到学生随身携带的手机中。技术爆发式迭新的时代早已来临,面对数字原住民们超强的技术敏感性与适应力,明天的信息技术课,到底该怎么教?

2010年,原《哈佛商业评论》执行主编Nicholas Carr出版了重量级作品《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浅薄,就是他对于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思维的总结:碎片化、并行式、非线性。然而Carr没说出的是,这种浅薄与黑格尔时代传统工业化所尊崇的“深刻”思维绝非是一贬一褒、非此即彼的对立两极,他隐瞒了信息化思维中“浅薄”的另一半面孔——创意、自由、个性化。而这种特征,是在连变脸艺术都快而不及的技术更新速度下,信息技术课程应该遵循的根本。由“创意、自由、个性化”所代表的“浅薄”,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顺应人类大脑、思维、行为演化方向的必经之路。

● 从全球视角看:给学生开辟出富有创意和自由的发展空间

若论当今世界最热的偶像级人物,无人出Lady Gaga之右。她有超过半个亿的网络“粉丝”,商业价值达到1.1亿。国际教育技术专家赵勇教授幽默而极具深意地写道:“如果Lady Gaga出生在中国城镇,那么她永远不可能成为全球巨星。父母和老师定要苦口婆心地教育她,肉是用来吃的,而不能穿在身上,掌握一门实用技能才能养家糊口,相夫教子。”的确,在中国今日教育中,考试成绩比创意和自由精神更能带来闪亮的金字招牌,让学生完成一页页的习题远比组织一项有创意的学习活动更为稳妥。即使当今社会,我们尊乔布斯为创意帮帮主,欣赏周杰伦与方文山别具一格的曲风和文采,为春晚美轮美奂的舞美创意而激动不已,但越是在社会上备受称赞和推崇的艺术、科技、人文创意,越是在今天的课堂教学环境下难觅踪迹。尽管韩寒创意十足、独立思考、关注社会,自尊地生存,他却被视为成功的另类,传统教育的叛逆者;而学校教育下生产的高考状元们戴着红花的照片挂在中小城市的名校门口,成为路过的父母们为年幼子女立下的身边榜样。可笑的是,五或十年之后,这些状元们就淹没在招聘会求职的茫茫人海中。

看到这里,作为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从业者的你也许会表示无奈,但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看两个数据。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推进十周年之际,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机构曾联合中国教育网开展了一项网络调查。其中74%的教师认同“合作、自主、探究”的新课改理念,但对课改的总体评价表示“很满意”的仅为3.3%,“满意”的为21.3%。下面提问回答开始:请问,您认同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吗?——“认同”。好,那您对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满意吗?——“不”。然后呢?接下来您问的是:那么,我们该做什么,该怎么教,才能使信息技术课堂让自己满意?——“让创意回到课堂上吧。”

● 从课程视角看:以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的培养为主

重读十年前的课程标准可以发现,“信息素养”依然能起到引导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方向作用。IT知识、能力只是信息素养的一部分,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遵守信息的伦理道德、与他人进行良好的远程沟通与合作等也属于信息素养的范畴,那么这些内容在我们课堂上有怎样的比例?美国小学的计算机课中,教师不去讲很多技术功能与操作,反倒是拿出多个课时让学生去了解、讨论如何警惕网络陌生人,如何在网络上保护个人隐私,如何尊重知识产权等。至于学生对于某种具体技术的学习或者展示,永远都是“我真为你骄傲(I am proud of you)”,不做统一要求,甚至不去考核或检查。在教师眼里,今天不学会这项技术没什么,但是懂得信息技术的负面作用,先保护好自己和家人,才可能在明天学习更多的技术。再来看看国内的研究生们,经历了多年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后,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写电子邮件时,不写主题,没有称谓和落款,甚至不写正文,用一串QQ号码注册的邮箱,加入莫名其妙的昵称,添加了一个从标题中看不出任何主旨的附件就发出了一封封求职信、调剂申请信、投稿信。还有,与人进行网络交流这一课,会编出几万条程序的研究生们,你们及格了吗?而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还能把眼光只放在日新月异的软件功能更新上,唯恐教得不多不全吗?

我们再来看这样一个案例:李冬梅老师在给初二学生上课。她的学生正在画出学校的建筑平面图,教学区的每间教室都是一个节点,校园里的每一条小路都是一个路径,学生们讨论如何用这种抽象化的图表来标识家里或者学校建筑中所有可能的逃生路线,然后再创造出一种算法规则来计算出最安全、最快捷的逃生路线。这是由美国科学基金会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与工程部主任、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 Wing)教授提出的计算思维(简称CT)在中小学课堂上的实际应用案例之一。根据周教授的观点,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的行为,它选择合适的方式去陈述一个问题,对一个问题的相关方面建模并用最有效的办法实现问题求解。周以真还特别强调:计算思维是“人的,不是计算机的思维;计算思维是人类求解问题的一条途径,但决非试图使人类像计算机那样的思考”。技术更新越来越快,技术功能越来越强大,教师自己还来不及学习的时候,如何去教学生?但是当我们反复品读计算思维理论时,是否可以触摸到开启困惑之门的钥匙?不要被具体而繁多的技术所牵制,别把信息技术课上成“向计算机学习”的操作课。试着在课程里体现计算思维,一种创意性、高效的问题解决思维,能帮助我们走出“软件越聪明,人类越愚蠢”、“软件越丰富,课堂越困惑”的迷宫。

● 从课堂的视角看:技术为载体,课堂教学中落实个性化学习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最解渴的就是实践性智慧。创意、自由、个性化,我都认同,但该怎么体现在自己的课堂里?北大附中李冬梅无愧是信息技术学科特级教师,她的课堂教学就是对于以上问题的最佳回答。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理念究竟该如何理解、课堂教学该如何实施的深入浅出的学术文章,她还在自己的博客空间里共享了大量自己上课的教学设计方案、学生作品、评价等优秀资源。技术的飞速更新不是困扰她的问题,她早已把学生领到了创意、自由、个性化发展的彼岸。我曾听过两节李老师的随堂课,最让我惊讶的不是她的学生们高超的信息技术能力,而是这些高中的学生们,在高考制度下生存的学生们,整班整班地爱着李老师的信息技术课。他们在课堂上发言不算踊跃,因为他们正在埋头创造自己的创意作品,他们在下课铃声响起后也不愿离去,只想改得好些再好些,而中午吃饭的时间,也要赶紧跑过来,把自己的作品一遍遍地完善。李老师的信息技术课中,某种具体的技术只是切入点,只是一个话题,或者完成方式,创意、自由与个性才是作品的灵魂。

语文教育界曾大声疾呼,语文教师不要“教”教材,而应用教材来教。信息技术学科,也应该借鉴“老大哥”学科的经验。技术的变化是不变的主题,而在信息技术课堂,千万不能去教技术,而应该以技术为载体,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思维,用信息技术教育创造一条创意、自由而充满个性化的人才成长“浅薄”之路。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思维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