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继伟,池程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美术综合能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上,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作画、交流、评价、学习。让师生共享资料,促进学习交流,只有保证和谐的教学环境,巧妙地利用好美术课的40分钟,才能让美术课堂成为高效的美术教学课堂。
关键词:和谐;感受;理解;交流;高效
课堂教学时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课堂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作画、交流、评价、学习,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鉴赏力、创造力的前提。分分秒秒,非常珍贵。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让美术课堂教学成为高效美术课堂教学呢?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地尝试把时间还给学生,通过改变课堂环境,提前引导学生课前准备,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教学时间更高效。
一、转移课堂,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
美术与学生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许多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解放思想,从讲解中走出来,创设开放型的教学方案,转移课堂,让美术教学走向生活。如《泡泡飞飞》一课,教师要引导学生讲许多问题,一引一答或先讨论后汇报或利用课件或用实物投影等,看似热热闹闹,参与面广,但实际上学生还是亦步亦趋地被老师牵着走,学生无自主性可言,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课堂上的主动权还是在老师的手里。为了使学生自主性不受束缚,还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我在教学《泡泡飞飞》时,把学生带到操场上。我对学生说:“我们在操场上吹泡泡,同学们要仔细观察泡泡的各种动态,特别是泡泡的大小、分布,泡泡活动的姿态,并把其特点画下来。”到了那活生生的“课堂”上,学生观察得特别仔细,因为走出教室,学生的心情特别放松,个个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泡泡与泡泡之间的动态,泡泡与物体的包容关系,泡泡飞飞的主题逐渐清晰。10分钟观察后,同学们用画板当桌子,都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之中。看看同学们白纸上泡泡飞飞的画面渐渐清晰,我心里特别高兴。再看他们的画:栩栩如生,充满童趣。这节课我几乎没怎么讲,学生也没怎么说,只是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观察、体验、绘画的学习时间,有了时间的保证,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挥手画出了自己心中所要的画,这不仅仅是一幅画,这是他们情感的展现,也是他们参与创造的过程。把课堂搬到生活中去,搬到大自然中去,超越教室,超越空间,能充分发挥40分钟的教学效益,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提前引导,让学生有充分的预习时间
美术课中,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学生创作成功的前提。学生所带的工具、资料、知识、观察的程度,关系到学生的创作内容与形式。由于每周的美术课节数不多,不少学生没有按教师要求去收集、观察与课堂有关的内容和学具,致使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只处于聆听和旁观的位置,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我的做法是提前引导,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制作。前一节美术课后,我会把下一节课要上的内容,巧妙地串起来,有意识地让学生对下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准备。如上《运动着的人》这节泥塑课前,我拿出一个泥塑的运动着的人,引导学生:“谁有办法让这个人‘活起来,并且像生活中的人一样栩栩如生?置于某个场景中,你们设想一下应该带什么材料呢?同学们课后可以一起去研究一下。”再如上《运动着的人》这节课时,我发现95%的学生都做好了准备,他们把方案放在桌子上,准备好了橡皮泥、小雨伞、彩带、小羽毛球拍、小球等。师生讨论动态后,开始制作、装饰,等学生们基本完成后,我进一步引导:“运动着的人要有一个场面,该怎么办?”学生们分组讨论,筹划场景,选定场面,随后根据自己的作品,自由组合,把运动着的人置身于锻炼的场面、劳动场面、大街上……一组组富有生活气息的群雕场景出来了。课前提前引导,为学生在课堂上赢得了学习时间,激活了学生课外准备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创设环境,使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时间
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激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把收集的资料展示出来让师生共享,是促进学习交流的重要保证。教师从讲授者转化为“组织者”“引导者”,用有趣的话题让学生轻松进入意境,能使师生产生共鸣。如在《星座的联想》的教学中,我给同学讲关于星座的故事,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后,他们便会好奇地问:“星座为什么那么美?有哪些颜色?这么漂亮的星座是嫦娥姐姐画出来的吗?”有趣的故事,巧妙的诱导,使学生产生了兴趣。这时,我让学生去到多媒体中找答案,让学生亲自了解星座的知识,再组织互相交流。在师生的共同交流中,学生非常得意地把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呈现给大家与之分享,教师也和学生一样把自己收集到的优秀作品展示给大家。作品内容有挂在山上、空中、楼群中、大海上的星座……有的同学把星座联想成铠甲战士,有的同学把星座联想成电脑,有的同学画大家一起观看星座的情景等,让学生们开阔了视野。和谐的交流环境,充足的交流时间,创设了良好的交流气氛,提高了课堂效果。
四、打破常规,给学生足够的评价时间
美术课的评价非常重要。它有利于巩固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评价往往匆匆了事,成为一种课堂环节的形式,没有体现评价的实际价值。教学中,我打破常规,把评价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上,早完成的同学可以自由组合,进行互相评价,教师也可以作为一员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在相互启迪中,学生能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开放式的课堂,自由安排时间的课堂,给了学生足够的评价时间与机会,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真正参与到评价中去。这样,自己觉得画得欠佳的同学,能从评价交流中获得启发,可以继续作画、改画;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评价实际进行总结,补充学生评价的不足,发挥教师主导中的“点睛”作用。
总之,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要珍惜有限的课堂时间,坚持以生为本,给学生充裕的预习、学习、交流和评价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七台河市第九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