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娜娜
近年来,我们不止一次地发现,有的学生把歌词(例如“一万个伤心的理由”“原来你也在这里”)稍加改动就抄进自己的作文,有的则只是把“阅读短文”的开头和结尾稍做包装就当成了自己的“佳作”,有的因为凑不够字数,竟然把几首流行歌曲的歌词都背写在作文中,以此加长篇幅,有的为了出彩,强引“名句”哗众取宠,大多是驴唇不对马嘴。如此根本写不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作文质量不高,其原因在于学生阅读量太少,语言积累不够;学生实践机会少;不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平时自由习作与考场作文脱节。其实,提高作文水平是有法可循的,我就此谈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让学生能够写
人应该热爱生活,投入生活,体验生活。只有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有心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材料来源问题,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好文章来。身边小事,学生往往都熟悉,只要认真观察就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来。事实证明,学生的许多优秀作文,都是细心观察的结果。为了获得真切、生动、有意味的直接材料,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累来自生活的写作素材。
1.引导学生从小处着眼
引导学生平时观察事物,保持对生活美的敏感性,让学生发现天天有事可写,根本不必为缺少素材而担忧。如同学用过水后忘记关上水龙头这样的小事情,就指导学生写以《从一滴水所想到的》为题的文章。我经常引导写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美来。春天来了,观察春景;冬天到了,打雪仗,赏雪景。将对事物的观察深化为内心情感上的体验,善于捕捉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情感的波动。平时为妈妈洗洗脚;双休日上街买买菜……都可以把见闻感受写下来,养成随手记写的习惯。因为学生亲眼见、亲耳闻,切身体验,一般都能够做到言之有物,吐之有情。所以,我一直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不论一句话、几句话、一段话,只要是自己的真实体验就行。这样,学生自己也感觉身边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
2.引导学生养成“悟”的习惯
当然,观察决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它是一种还需融进作者自我内心体验及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每时每刻,许多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哪些能作为写作素材,哪些不能做为写作素材,就需要悟性。一般来说,凡能激发美感,使人奋发向上的东西,就能吸引同学们注意,就更容易写入文章。如一块砖头,晴天它是一块绊脚石,而雨中它是一块垫脚石,从中我们可以悟出许多哲理。反之,若平时不注意感悟,只是几招花拳绣腿,百字后就感觉黔驴技穷,脑子里一片空白,当然就写不出感人的文章来了。
二、读写结合,适当点拨,让学生学习写
自由写作就是不由教师出题目、给材料、设需要,而是学生自由进行的作文训练,又称“放胆文”。常见的形式有,自由拟题作文、日记、周记、随笔、课外练笔、编报活动等。但自由写作不是漫无目的、放任自流,这类作文是顺应生活与工作需要而产生的,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通过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定向摘抄和随兴采集文字材料。学过一篇课文,我们往往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读读、背背、抄抄,在读中学写,因势利导,达到自由作文的目的。同时,教给学生积累间接材料的方法,如摘抄的归类和格式,专题积累的分类,卡片的使用等。我们还采用了感情朗读、课本剧表演、仿写、改写、续写、复述、写读后感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灵活教学,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写
“文质兼美”是衡量文章的标准,文思如涌,笔下生花,是作文教学的愿望,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方面是这样做的:
1.以改促写
作文批改的方式,一般有教师批改、学生批改、师生共改。我常用的是学生批改。学生批改有两种形式:一是两人互改:二是小组批改。小组批改是这样安排的:三人为一小组,好中差学生搭配,指定一位责任心强的任组长,每组发三本作文,要求每个学生对每篇作文拿出修改意见,经过大家讨论,把意见综合后,写上评语,再签上三位批改者的姓名。“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既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又增加了批改的信度,因此这种批改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另外,开展朗诵比赛,背诵比赛,演讲比赛。通过以改促写,以读助写,把自由写作与考场作文联系起来。
2.结合时节安排学生阅读实践活动
三月学雷锋月,给学生推荐雷锋日记;三八妇女节,让学生替妈妈做家务;清明节之际,读一读杜牧的诗《清明》;七月一日是党的生日,给学生推荐李大钊;春天来了,读朱自清的《春》;夏天到了,读《荷塘月色》,秋天来了,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冬天来临,看峻青的《第一场雪》。
求知可得乐,审美乐无穷,语文教学兼及二者,我们绝不能让它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最后,我把心得归结为十六个字:自由练笔,放胆作文,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轻松写出好作文吧!
(责任编辑 李 翔)